节目单制作:解放军报记者江宛柳:忠实履行军事记者的职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44:34
解放军报记者江宛柳:忠实履行军事记者的职责http://news.QQ.com  2008年11月07日15:32   新华网   

  

 

  解放军报记者江宛柳 刘君摄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作为军事记者队伍中的一员,今天我在这里最想说的是,我们这一代军事记者是幸运的,虽然我们没有像前辈那样跟着声走,抵达战场前沿,但我们赶上了风起云涌的新军事变革,赶上了复杂多样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两个同样严峻艰巨的战场,让我们经受了考验,也赢得了光荣。

  新军事变革虽然听不到枪声,但却是思想观念激烈交锋的前沿。这些年,我一直把关注新军事变革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努力发挥新闻的优势,为艰难跋涉中的新军事变革鼓与呼。

  1996年,互联网在我国刚刚起步,我军内部互联网建设还是空白。我偶然发现,海军政工研究室的同志在钻研军队政治工作计算机联网。我感到,他们正在做着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不仅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改革,而且适应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1998年2月26日,海军政工网成功联网,我在现场发了消息《我军建成第一个政工互联网》。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第一粒火种,自此向全军燎原。10年来,我一直密切关注、跟踪报道,先后写了《网上政工离我们有多远》、《网上政工该往哪里走》、《政工网触动了我们什么》等一批调查报告。今天,全军政工网已经从总部联到所有的基层部队,给我军政治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

  2004年,清华大学首届国防生班51名学员毕业了。这是我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重大战略举措的第一步,是国防生制度首批试点院校的最初成果。人才建设,兴军之本,我怀着极大的热情追踪报道,写了通讯《火样的年华,火样的激情》。但激情过后,接踵而至的是军营生活带给学员们的痛苦、矛盾、彷徨。他们该怎样闯过艰难破茧羽化?我们的军队能否保护好他们从军报国的热情,并让这美丽理想高高飞翔?为找到答案,我到部队调研,了解部队怎样认识、引导、帮助这些大学生干部战胜痛苦与挫折;怎样制定政策措施,开拓他们在军营成长之路。我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并陪同他们到国防生所在的作战部队走访交流。2007年,在清华大学首届国防生毕业3周年之际,军报以整版篇幅刊发了我写的调查报告《艰难而自信的成长》,该文被许多大学网站转贴,被总政干部部收入全军国防生教材《中国国防生》一书。

  如果说在新军事变革的前沿,军事记者应该是一个能够以鸟瞰全局的宏观视野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瞭望者;那么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前沿,军事记者就应当是一名冲锋在前的无畏战士。

  2003年北京决战非典,作为军报驻总后记者站站长,我是第一个到达军队抗击非典定点医院采访的记者。我第一个进入302医院患非典刚刚病愈的姜素椿老教授家采访,第一个进入309医院收治重症非典患者的病区采访,第一个到达小汤山医院建设工地并在一线坚守全程,发回了重要的独家新闻和大量现场报道,经受了特殊的生死考验。

  今年汶川大地震,军报在第一时间组织记者奔赴灾区。我主动请缨赶赴抗震救灾一线,5月14日上午到达重灾区北川。我在北川奔波了9天,每天冒着大小余震的险情爬上各处废墟。我的两膝患有骨关节炎,连续奔波致使两腿肿胀剧痛,但为了多抓新闻,把部队官兵的舍生忘死、灾区群众的勇敢坚强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我不顾一切地坚持在前线采访。5月15日,我跟着某红军师装甲团官兵,冲过一幢随时可能倒下的残楼,冲进曲山小学抢险现场,目击了抢救"芭蕾女孩"李月的全过程,当天配图发回现场特写《黑洞里的手术》。9月6日,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我又看到了被生命之光照耀着的李月,再次热泪难抑。仅仅相隔100多天,我见证了一个少女生命的两极,见证了中国人民无疆的大爱。

  唐家山堰塞湖告急之时,我最先跟随武警水电部队排险指挥组乘直升机到达唐家山。我与坝上官兵一起,在山石乱滚、湖水漫涨的险情下,在几近断水断粮的艰难中,共同坚守了两昼夜。山上没有信号,我只有借用指挥组唯一的海事手机,一句一句喊着把《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准备就绪》的消息传回报社。5月26日早上,飞机终于来了,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大战正式打响。我往报社发回了记者独家亲历《唐家山,跟随先遣队两昼夜》。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战友们,在抗震救灾报道的日子里,是几十名一线记者互相帮助、共克时艰,是前后方记者编辑团结协作,才圆满完成了这一不同寻常的任务。今天,我所获得的这份荣誉,应该属于解放军报这个战斗的集体,因为我们一起抵近前沿,无愧于军事记者的崇高使命和职责。(全文)(中国记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