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云苓膏:巴利藏经 中部 正见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13:12
认识《正见经》
----《正见经》导读(释见豪)
比库们!
犹如黎明曙光是日出的前兆和迹象,
正见是善法的先驱与前导。
圣典的结集
佛陀时代没有文字的书写记录,所以佛陀说法时,弟子们以背诵方式忆持佛陀的教法。记忆的方式可能造成对教法的忘失、不完整,或理解的不同,以致于在传诵上产 生了差异。佛陀涅槃后第一次结集的教法,由弟子诵出,经与会大众的审核、认定与编辑而成。除了佛陀所说以外,诸弟子所说而经佛陀印可的也都在结集之内。
经典结集依教法的长短、内容及摄受对象,分为长、中、杂与增一等四种尼柯耶。根据觉音《长部注》,第一次集结后,四种尼柯耶分别由阿难(Ananda)《长部》)、沙利子(Sariputta,舍利弗《中部》)、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大迦叶《相应部》)、阿奴卢塔(Anuruddha,阿那律《增支部》)等传承的弟子们继续传诵、弘通。
佛陀涅槃后,弟子们因为对教理或戒律的解说不同,而分裂成许多部派。上座部所属的铜鍱部传承了一套最完整的巴利三藏圣典。约于西元前一世纪,锡兰开始以文字 记录巴利三藏。南传佛教自认巴利三藏是最纯正,最接近佛陀原始教义的圣典。巴利经律论三藏中的经藏,包括《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与 《小部》等五部。相较于巴利经藏五部,汉译的「四阿含」并非专由一个部派所传,相传《长阿含》经乃法藏部所传,《中阿含》与《杂阿含》是说一切有部所传, 而《增一阿含》则是大众部支派所传。
经藏依据经文篇幅的长短辑成,其中,不长不短的经典为《中部》。《中部》内容主要论述四圣谛、缘起等基本教义,阐发无常、无我等宇宙真理,述说各种修持方法及其与涅槃解脱道的关系,为论究法义的经典汇编。
正见经
《正见经》即是南传《中部》一五二部经典中的第九部经Sammaditthi Sutta,巴利语Sammaditthi意指「正确的见解」。此部经是尊者沙利子(Sariputta,舍利弗)与比库们法义问答的经典,菩提比库(Bhikkhu Bodhi)更指出:整部《正见经》可说是沙利子为马胜比库所说法身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所作的注释。
《正见经》有什么特色?
一般常见的经典多是佛陀以一个主题对四众弟子的开示,《正见经》与此类经典有何不同呢?
圣典体裁
次第集成佛陀教法的过程中,弟子依佛陀说法的体裁与内容分有九种方式,称之为「九分教」。九分教包括修多罗、祇夜、记说、伽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尔后佛法开展,九分教因分类的不足又增加了因缘、譬喻与论议三类,形成十二分教。
九分教中,方广在铜鍱部的传承别称为「毘陀罗」(Vedalla)。《大毘婆沙论》说经典中广说种种甚深法义的形式,名为方广。方广与毘陀罗皆是法义的详细 或分别解说的广说,不同的是前者着重广分别,后者则采用广问答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之间,问者领解了对方的意见、欢喜赞叹,然后再提出问题、请求解答,形成 一特殊的体裁。
《正见经》即是属于这类法义问答的经典,它不是采取大众在座旁听,由两比库共论的阿毗达磨论的论式,而是佛或比库(比库尼),与四众弟子间以请益方式进行自由的问答。
《中部》里与《正见经》同属于毘陀罗论究法义问答的经典还有《有明大经》、《有明小经》与《满月大经》。此四部经属于毘陀罗体裁的句型依序分别如下:
「善哉!尊者!」彼等比库信受尊者沙利子之所说,随喜之,后更问曰。「善哉!尊者!」尊者大拘稀罗对尊者沙利子所说大喜、随喜。对尊者沙利子更问曰。「善哉!圣尼!」居士毘舍佉对法授比库尼之所说生欢喜、随喜,更向法授比库尼问曰。「善哉!世尊!」彼比库对世尊所说,欢喜、随喜,向世尊更问曰。
这种论议不是因为自身的无知或疑惑,而是藉由讨论而使法义得到充分的阐明。因此,参与者自身是要有修证的,如《增支部》说:「当来之世有诸比库,不修身、不 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却谈最上法之论、智解之论,限于黑法而不觉。诸比库!如是法污则律污,律污则法污。」(《汉译南传》 Vol.19,p.128)
巴利经藏中毘陀罗法义问答的方式,成为后来阿毗达磨论典的根源。
沙利子(Sariputta,舍利弗)说《正见经》
《正见经》是由比库们提问而沙利子回答的经典。沙利子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佛陀于《不断经》(《中部第111经》)中赞叹沙利子的种种智慧及其证果的 修行经验,肯定他能次第修习九次第定,于戒、定、慧、解脱得自在与究竟。佛陀说:「假如有人是真正的弟子,因我的教诲而生、因法而生、由法所成,传承佛 法、而非传承世俗利益,那个人肯定就是沙利子。在我之后,沙利子将正确地转无上法轮,就如我所做的一般。」
因此,沙利子是「逐佛转法轮将」,也被称为「第二师(尊)」。佛陀亦肯定沙利子的教化:「若彼方有沙利子住者,于彼方我〔释尊〕则无事……我声闻〔弟子〕,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 教授、辩说满足……钱财者从世人求,法财者从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求。」(《大正藏》卷2 页177)
沙利子说法特色
佛陀于《谛分别经》(《中部》141经)略说四圣谛后,由沙利子为比库们广说、开演四圣谛法。沙利子以正见来引导、启发比库们熟练四圣谛法,使之得以成就观力,奠立修行的基础。所以经中,佛陀以生母来譬喻沙利子。
除此之外,《象迹喻大经》(《中部28经》)也记载沙利子对四圣谛的广分别,其分别教义条理严密,接近阿毗达磨论究、答问的风格。沙利子与阿毗达磨论的兴起有极深的关系。
《正见经》有什么重要呢?
佛法入门经典
沙利子以证悟的智慧解释深广的四圣谛教义,他所留传下来的《正见经》,被后代南传比库们视为佛陀教义入门经典。《正见经》如其经名,其主题就是正见,藉由经中对正见的分析,带领读者进入佛法的核心。
正见的重要性
正念的修习一向被视为佛陀教法的珍宝,但仍不足以有力地强调正念的修习;唯有以正见为依据和引导,正念才能成为有效的解脱方法。为了证实正见的重要性,佛陀将正见置于八正道之首,且以「黎明曙光是日出的前兆和迹象」譬喻正见是善法的先驱与前导。
正见的类别及内容
正见有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就是建立善恶、因果、业报与凡圣的观念,也称之为自业正见,我们由此了解自己得承受自己的善恶行为。除此认知外,还要了解善不善业的分别、善不善业的主要内容、以及善不善业的根源。
然而,自业正见仍无法导向解脱,尚需具足了知四圣谛的出世间正见。出世间的四圣谛正见有两个发展的阶段,一是随顺真理的正见(Saccanulomika- sammaditthi谛随顺见),这是与四圣谛相应的智慧,相信并接受四圣谛教法的原则,为概念性的正见。一是洞察真理的正见 (Saccapativedha-sammaditthi谛通达见),这是以直接的经验洞察四圣谛教法所产生的智慧,属经验的正见。八正道始于概念性的理 解四圣谛,而当洞澈四圣谛时,即证得了涅槃,所以,四圣谛的正见是解脱道的始点,也是终点。假如将概念的正见譬喻为手,手经由概念而掌握真理,那么经验的 正见就如眼睛般,智慧眼能直接看透被贪瞋痴三毒所隐藏的真理本质。
《正见经》中正见的解说
《正见经》中沙利子以知善不善根、知食、知四圣谛、知十二支缘起、知漏等十六项目及知其集、灭、道,来解释有关概念正见所理解、经验知见所洞澈的缘起法则。每一个项目都以简要与详细两 种方式加以说明,所以说《正见经》是所有巴利五尼柯耶中,唯一各以32种情况解释四圣谛与阿拉汉境界的一部经典。
《正见经》的内容架构
《正见经》是属于法义问答的毘陀罗体裁,因此经里每一问答,必有领解赞叹的定型句。了解毘陀罗的体裁形式之后,就可以清楚《正见经》的内容架构。
首先,沙利子提出要具足何种正见,才能对法产生不坏净信且悟入正法。沙利子自问自答后,比库们欢喜、赞叹之外,再问沙利子是否还有其他获得正见的方法,如此共问了十五次。
沙利子解说的十六个方法可以「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的获得来了解。知「善不善」、知「食」属于世间正见的解释;「四圣谛」、「十二支缘起」与「漏」则是出世间正见的说明。下图说明本经的架构。
序分
起信
以信、闻、时、主、处、众成就起信
礼仪
相互问候



十六次提问
一个圣弟子要具备什么正见,才能对法生起不坏信,且能证入正法




知善不善(根)
可获得世间正见
知食
知苦(知四谛)
可获得出世间正见
知缘起:老死至无明
知漏
解释
解释什么是知善不善、食、四谛、十二缘起支,以及漏
功德
知善不善、食、四谛、十二缘起支,以及漏所能成就的功德
十五次赞叹
比库对尊者沙利子的开示感到欢喜、随喜,进一步再问获得正见的方法
结论
以第十六次的赞叹作为本经的结尾
《正见经》的内容摘要
依上文对《正见经》的架构有一认识后,本文将以表格方式摘要《正见经》的主要内容,俾使读者对此部经内容有一整体概念。
本经主旨是在探讨拥有什么样的正见,可以使圣弟子对法具足正信(得四不坏信)而证悟涅槃。经文接着详细分析获得正见的方法。
经文以问答的方式逐一深入,探索获得正见的方法。经中所提的十六个方法可分为:善/不善(根)、食、苦(四谛)、缘起(十二支和漏)等四类,对于每一个方法加以详细分析,先解释它是什么,再探讨它是如何生起的,什么情况可以消灭它,用什么方法来消灭。
《正见经》一开始先建立对世间善恶、业报的正见了解,再更进一步切入四谛、缘起的出世间正见。掌握「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缘起法则所建立的正见,即是在 正观因缘法上更深刻体悟一切法的因缘有与因缘灭,生是老死的根源,生灭则老死灭,依此追溯即可了解缘起缘灭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到息苦的下手处。
正见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的真相,即是对四圣谛的苦谛当知当解,集谛当知当断,灭谛当知当证,道谛当知当修。而《正见经》中食、苦、缘起与漏的断灭之道,即是以正见为前导的八正道。由此可知,观察生命的实相与解脱生命的方法以正见为始,亦以正见为终,此为本经主要的主旨。
《正见经》里善不善(根)、食、四谛、十二支缘起与漏彼此有关系吗?
如何理解《正见经》里善不善(根)、食、四圣谛、十二支缘起与漏等彼此的关系呢?根据坦尼沙罗比库(Thanissaro Bhikkhu)与菩提比库(Bodhi Bhikkhu)分别英译的《正见经》简介,我们可得到以下的了解:
善不善(根)与食
《正见经》里,沙利子先提出两个四圣谛结构的基础概念—善不善以及食的概念。善不善业牵涉到的是因果法则,即业果的关系,而业是决定一个人苦乐经验的特殊角色。不善业产生苦,善业带来乐,探究善和不善业的根源,终究将会追溯到心。
根的功能是从泥土中吸取滋养,那么善不善根的「根」象征意谓着,善不善行为的根要从什么地方吸取它们的养分呢?这间接说明了为何经文在善不善之后以滋养(包括精神与物质的食粮)为主题。食的概念意味是否熟练、善巧地运用滋养,如果心是被不善法滋养,它会因失去营养而被征服;如果是善法,它将因此而得到更多滋养的抚育。因此,沙利子尊者以食物的四重结构:食、食的来源、食灭和食灭的方法,将善不善(果)与滋养(因)的因果关系相结合。
四圣谛
将相同的架构(这是什么、它的来源、它的消除、消除的方法)应用到佛陀教法的核心—苦,而产生了四圣谛。沙利子以这种方法说明四圣谛是如何由善不善和食两个主题而来。此推理方式是:有x的产生,而什么导致了x的产生?追溯其原因是y。要终止x的产生,就必须要消除y,所以去除y就可以达到x的止灭。依据善不善与食的讨论,要止灭就是要去除食。由此可知,简单的缘生缘灭概念就是止息痛苦的方法。
缘起与漏
《正见经》的其余部分是以逆序的缘起分析(从老死问题开始回溯至无明),来详述四圣谛。这一段有两个特点,首先沙利子指出,了解此缘起模式任何两个相邻要素的关系,就提供了足够的洞察来弃舍不善法的执取与苦的止息。不须了解整个模式,因为整体意涵就在两两相邻要素的相互关系里。
第二点,沙利子继续追究被视为缘起模式终点(过去无明)的起源,这起源也就是「漏」,漏反过来又以无明为缘而生。这显示无明激发了更多的无明。但是,如沙利子尊者在整个讨论中所揭露,无明没有一直延续的必要,无明只是单纯地缺乏四圣谛的认知而已。
从善不善根和食的关系结构里可知,如实观四圣谛可以取代无明。正见以现象的本质、起源、止息和止息的方法来理解每一个现象,因此,若能掌握缘起法则即可清楚了解:任何一个实体并非单独发生,而是缘起网络的一部分。它可以因理解而终止,进而切断令其产生的原因。
《正见经》如何说明由预流果继续证得更高圣位的阶段?
《正见经》里,沙利子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所谓正见,一位圣弟子到底具足什么样的正见,他的见解才是正直,才能对法产生坚定的净信,且悟入正法?依《正见经》的解释,藉由十六项中任何一项的了知所获得的正见,可由出世间两方面的证悟来讨论。
最初的证悟
一是最初的证悟,由凡夫转变成入流(预流:预入圣道之流,成为圣者),这可从经文的定型句中:「这样就是圣弟子拥有正见,见解正直,对法具足证信,达到正法。」看出。了解善不善根,了解食、苦、十二支缘起、漏,及其集、灭、道,即是达到预流的圣者阶位。
趋入预流果的必备条件,称为四预流支。经典里记载有两类四预流支,一是四证净(亦称不坏净)。不因不信及诸恶戒所破坏,能得四不坏净(对于三宝的净信及戒律的受持),入圣者之位。这是以信仰为主的随信行者所证悟(见观)。另一个属于如实道、以正见为先的预流支,此四预流支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依理论而初步证悟(现观)的随法行者,理论性地理解四谛或缘起的道理。预入圣流要具备信与慧,以信为先或以慧为先,只是方便适应不同的根性,依这两类预流支修习,都可以成就最初证悟的入流圣者。
达至最高的圣位
第二个出世间正见的观点,显示在《正见经》里的定型句:「他就能完全舍断贪的随眠,除去瞋的随眠,根除『我是(这个)』的(我)见和(我)慢的随眠,断无明,生明,就在现世今生达到苦的边际。」这里,沙利子接着解释得到预流果的圣弟子要如何继续修持正见,以断掉其他的烦恼而证得更高的圣位。
若一个人能分辨什么是善不善根,什么是食、苦、十二支缘起、漏,及其集、灭、道,且能完全断除贪、瞋,根除我慢与无明烦恼等,即可止息痛苦,这就是阿拉汉果的究竟解脱。这说明了由概念性的世间正见转变成入流(初果)的直接证悟,而后到达佛法教义的最终目标,即是得到究竟苦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