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中国人的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10:36
想必大家多有这样的记忆,曾经不是那么富有,过年也蛮简单的。但是,遇到过年总能高高兴兴的。现在富有了,物资丰富了,过年却不那么喜悦,反而会觉得过年没必要,甚至觉得要应酬,很是麻烦。这种情况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幸福需要在改变。        曾经我们渴望温饱,吃好睡好穿好,那是一种目标,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是奢望。还好中国农业迅速发展,养活了自己。接着我们发现当有了温饱,人们开始追求小家电,彩电、自行车、摩托车……70s、80s要是有一台彩电那真的是值得羡慕的一件事,我还记得,当时家里算是村里比较早有摩托车,很多人多另眼相看。        然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试问一下,现在,一个家庭把大部分积蓄花在哪里?我想是房子、教育。房子对一些人也许不是那么需要,而只要有家庭,就会有教育。尽管我们国家在教育投入很多,众目共睹。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课改,但我们不讨论这个。我们讨论正题——幸福。父母给子女投入那么多,想要什么?子女有出路,就是子女有职业、有工作,能有尊严的养活自己。       我们发现现在我们国家发了很多钱都在搞医改,然而我们也事实的发现,这些福利微乎其微的落实到老百姓,特别是可伶的工人和农民。大部分钱,在复杂的程序中慢慢的减少,到了医院,医院也会通过一些手段把病人的福利赚过来。除此,我们还发现现在农村福利正在积极发展。但我有话要说,生活在农村的我,发现当在聊天时,一些老人要是说到福利方面,他们“今年政府发了几百块”(具体数字不记得),刚好可以买点什么或是过年可以办点什么。切实百姓得到了好处,他们记在心里。然而,当他们要是谈到子女、孙辈时。有工作的,他们会很谦虚、笑着地说:“我儿子/孙子(女儿/孙女)读完书后在哪里工作,一个月能寄多少回来,刚好可以过生活。”而要是自己的子女、孙辈虽然读了大学却没有工作,他们却只能长叹……       我们看到父辈们对子女失业的失望,我们清楚他们为自己的子女的付出。试想,培养一个本科生至少要16年,他们发了多少时间,多少心血。他们把自己年当力壮的年华大部分花费在子女身上,16年之后换来的能是一场空,除了失望,叹息,我想他们不会他们想到“幸福”二字,至少在他们子女生活还不能完全独立期间,他们会这么想的。      所以,想要让每个百姓幸福,说容易并不容易,当也不复杂。目前,大部分老百姓最急切的是子女的就业。现在,社会中的青年大部是80s‘后,这一代人对国家的教育付出最多了——教育模式改革的实验者、他们交最多的学费(他们读小学时,那时的上大学不用钱,还有补贴,那时的大学生包分配;当他们读大学时,他们交着最贵的学费,而上小学已经不用交钱了,他们工作已经谈不上分配,要是能找到工作已经是幸福了)然而,我们应该给他们点什么,是失望吗?他们的父母等的是什么,是出路。给个“饭碗”就足够了,“幸福”也许就那么简单。官二代也好,富二代也好,解决好就业问题,中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