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txt:我省自主创新工作“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37:42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下午好!根据安排,下面就全省自主创新工作“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展望发布如下。
    一、“十一五”自主创新回顾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安徽“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和一面旗帜,成为安徽加速崛起、全面转型的强大引擎。
    一是产业成果实现大跨越。“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预计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5500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合肥高新区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建铜陵、马鞍山、淮南(筹)、池州4家省级高新区。全省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1323家,均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我省技术市场已连续7年“进大于出”,有效带动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成效显著,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节能减排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二是科技成果实现大跨越。全超导托卡马克、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一批研究成果,已转化并实现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近1500个,获资金支持为“十五”时期的5.6倍。“十一五”全省科技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自主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指标进入全国10名左右。
    三是人才成果实现大跨越。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科技平台673个,其中国家级42个。截至2010年底,我省共有2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新建“115”产业创新团队27个。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新增高端人才2万多名,占全省70%以上。
    四是改革成果实现大跨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全省70%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企业或由企业承担。产学研结合稳步推进,全省组建了20多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金融加速融合,建立了向金融机构推介科技项目机制。省部会商、省局会商、省院会商、省市会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省有关部门制定了22个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并得到较好落实。
    五是国家层面占位实现大跨越。国务院同意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并成立了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了部际协调小组会议,同意试验区比照中关村示范区,开展一系列政策试点。在试验区建设带动下,我省成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由2005年全国第19和18位,上升至第7和12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由2005年的全国第28位上升至第10位。
    上述进展和成效,为“十二五”全省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践和探索中,我省自主创新方向和重点已明确,下一步主要是抓落实、抓深化、抓提升。
    二、“十二五”自主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
    “十二五”期间,全省自主创新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主抓手,坚持“高端引领、产业提升、机制创新、开放融合、辐射带动、支撑转型”,力争取得一批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高端引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抢占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在一些重点领域,适度超前部署,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坚持产业提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协调互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强化“三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金融结合、股权激励、自主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率先突破。
    坚持开放融合。打造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服务平台,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辐射带动。加快推进合芜蚌试验区建设,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带动、创新体制机制示范带动、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共享带动,在全省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局面。
    坚持支撑转型。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实现“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有力支撑。
    再经过五年努力,到2015年,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科技总体实力处于中部前列。“十二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型。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力争攻克一批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通过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完善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加强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培育市场环境,创新商业模式;适度超前部署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引领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实施5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具有牵动性、集成性、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
    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优势产业信息化;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优势产业低碳化;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
    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以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为统领,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集成、示范和推广,显著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农村民生、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科技问题,加强公益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普通百姓。
    二是以合芜蚌试验区为龙头,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龙头、以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重点、辐射带动皖北和皖南地区、全面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的自主创新空间布局。
    坚持产业导向,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路路通”工程为抓手,建立产业研发平台、要素交易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园区。
    加快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壮大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专利、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力争在股权激励、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军民融合等方面率先突破,为自主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十二五”自主创新工作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作为。
    谢谢大家!

我省自主创新工作“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展望 展望中国汽车十二五 合资自主对弈中转型 展望科技十二五 展望“十二五” 重庆国土房管工作更上层楼 专访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自主创新“十二五” 基本养老金连续6年提高(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基本养老金连续6年提高(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社会--人民网 未来十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出发,向着共同的目标(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水利“十一五”成果“十二五”展望——城市滨水建设 江苏省统计局:回眸“十一五”辉煌成就 展望“十二五”发展路径 “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思路 中国石油“十二五”前景展望(下) 中国石油“十二五”前景展望(上) 中国石油“十二五”前景展望(中) 中国石油“十二五”前景展望(上) 中国石油“十二五”前景展望(中) “十二五”规划后 工程机械规划展望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 贾康:“十二五”:中国税制改革展望 十二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机械行业2010年大事记和2011年展望:十二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政策驱动 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十一五”国土资源改革总结和“十二五”国土资源改革设想 市煤炭工业局“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