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康桥郡最新动态:图形给我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44:51
http://www.sina.com.cn 2003/12/28 16:55  精华听课网
作者:张炎
荣获1962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朗道,曾画过四个几何图形:第一个是等边三角形(△
),第二个是菱形(◇),第三个是两个顶角相对的三角形( ),第四个是倒三角形(▽
)。朗道解释说:“第一个表示人知识扎实,头脑敏锐,他们都能做出杰出贡献,如牛顿、爱因斯坦。第二个表示头脑敏锐但基础知识欠缺,能够做出一定贡献,朗道自己就属于这类人。第三个表示缺乏敏锐的头脑,但这种缺陷为扎实的知识基础所弥补,大部分科学家属这类。而第四个,则表示头脑迟钝,知识面又狭窄,这类人通常一事无成。”
我认为朗道的观点形象而集中地反映了“学”与“思”的关系。
“学”是指接受前人的经验的积蓄和前人认识的成绩;“思”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而有所发挥,有所发明。前者偏于接受,而后者偏于创造。
以“学”与“思”的关系来解释朗道的观点,则可分出四类人,即“好学精思”的人,“思而不学”的人,“学而不思”的人,“不思不学”的人。“好学精思”与“不思不学”之人可不必细说,他们的事业是截然相反的,而且真正能够“好学精思”或“不思不学”的毕竟是个数,而大部分的人则归属“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之列。
“学而不思”的人大都只是努力地去吸收,记忆各种知识,但却不肯运用“脑髓”去思考。举一个最粗浅的例子,许多中学生讨厌代数、三角,以为里面堆满了枯燥的公式,难以记忆。但如果能够深入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公式的产生与应用总是相互关联着的,只要加以提炼就能由点及面,举一反三。这正说明,假如不思而学,那学到的东西就很难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都还给老师了。
“思而不学”的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过分信任自己,于是想得太多,学得太少,这样自然就会流于胡思乱想中。记得高尔基小说中曾提到一个好几年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从三角学里证明上帝之存在的人,这或许算得上是“思而不学”的人的典范了吧。现在的人固然不至于如此荒诞,但没有切实地、系统地去接受前人经验,而徒逞一己的才气的人,仍不在少数。
当然,两种人中也有才华出众,成绩斐然者,那是因为他们的缺陷只是相对较弱,即属于“学而少思”,“思而少学”之列,并且他们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由此可知,“思”与“学”是不可须臾分离的。因为一切的知识不是单靠个人的经验与认识、一己的心智的动用就可以获得的,但同时前人的知识的总和,却又未必能呆板地应用于此时此地。所以,我们既需要孜孜为学的精神,以前人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又该有缜密的头脑,以辨别这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并发展这些知识。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如要免于此二者,则须“好学精思”,至少是“多学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