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江夏树 雨宫天:梦想、寂寞和呐喊--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50:45
《<呐喊>自序》展现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的历程,我们如果能紧扣文中反复出现的“梦想”、“寂寞”和“呐喊”这三个关键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较方便地解读这篇序文。
一、梦想为国为民
文中鲁迅先生多次使用“梦”来比喻自己曾经有过的种种人生理想,其中“不能全忘的一部分”是《呐喊》的来由。那么,这“一部分”梦想的核心是什么呢?
是“逃异地,走异路,寻找别样的人们”的梦想吗?不是。这学洋务的梦想改变只是为了改变家庭的困顿,为了自己的前程,既是朦胧的,目标也算不高远。真正重要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学医救国之梦。“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这个梦开始,鲁迅的思想从为自己为家庭转变到了为国家为民族,个人理想融化到为国为民的社会理想中,为国为民从此成为鲁迅一生的崇高追求。然而学医之梦随着一次看时事片而结束,因为鲁迅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他决定用文艺疗治国民精神上的愚昧和麻木。形成了第二个梦想——精神救国之梦。形式虽然和学医救国之梦不同,但是为国为民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寂寞中断梦想
然而精神救国之梦随着《新生》的流产而中断,鲁迅由此陷入“寂寞的悲哀”之中,他感到自己“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份寂寞如同大毒蛇,缠住了他的灵魂。于是他用钞古碑来麻醉自己,驱除寂寞,使自己渐渐沉沦下去。表面上,鲁迅似乎要改变为国为民的梦想,但事实上这个梦想只是暂时隐藏起来,并没有消失。在这段看似消沉的时间里,鲁迅不断反思自己,冷静观察社会,深入思考现实,是梦转化为呐喊的能量积聚时期。
三、梦想成就呐喊
当他受到《新青年》的邀请,赞同金心异的看法,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那曾经中断然而从未舍弃的梦想终于复苏,并积极转变为现实的行动,最终爆发为《呐喊》。他要给“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助威,“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他更要为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这是他长期以来为国为民的梦想。于是,这一发不可收拾的文艺创作,成就了小说集《呐喊》;而贯穿一生的呐喊行动,更使鲁迅最终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中真正的精神界战士和伟大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