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江夏树黑历史:春天最美瞬间:又到泡桐开花时(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09:15
 
金陵晚报记者 金海亮 张燕
【金陵晚报报道】 “很少见到哪棵树开起花来如此热烈——泡桐开花时整个树冠都缀满了花。”
本报“寻找春天最美瞬间”进行到现在,推荐油菜花、桃花、二月兰的市民一拨接一拨,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市民向本报推荐泡桐花,这个推荐引来的反对声音也不少,认为泡桐花入选“南京最美瞬间”有些勉强,可推荐者却一再坚持,一定要记者去看看。
“你们到街上看看,它们虽然不成规模,但却散落在任何一个不经意的院内或街角,每一树,难道不是春天最亲切的风景?”
于是,按照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走遍南京的街头巷尾,多半是在老民宅附近,都能看到它开花的样子,没见到树就先闻着了花香,熟悉的味道将回忆引到了小时候。
钓鱼台:泡桐花中的城南记忆
骑车经过钓鱼台,进了巷子,现代繁华开始远离这片老城南。
住家面对面地紧紧拥着细长的巷子,每家的门都是敞开的,人们门里门外地忙着。有在门口用力地拍着被子的,有蹲着搓衣服的,一位卖煤球的推着辆三轮叫卖着穿巷而过。就在一派老城的喧嚣忙碌中,泡桐开满花的枝桠静静地
斜插着伸出了老房。幽幽的花香从树间轻泻下来,老宅的陈旧多了一份温馨的味道。
百米的巷子,花开的最盛的要属钓鱼台小学的七棵泡桐了。操场上,树下面,中午放学的孩子们嬉笑着捡拾掉地的泡桐花,掐掉花萼,从花茎根部挤出晶莹的花露,舔一舔,“真甜啊!”孩子们总结出来,花茎根部软的露更多。
远远地站着看着,发黄的记忆清晰起来。
小时候,住的地方很像北京的四合院,院子中间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树身要两个孩子手拉着手才能合抱过来,树冠的影子把院子盖了个严实。
到了开花的季节,每天地上都铺满了花。在充满花香的树下跳皮筋,甚至是把小凳子搬到树下读书写字也是一件快乐的事。直到后来,院子里加盖房子,锯掉了泡桐,还为此暗暗伤心了好久。大人们可能不知道,一棵再朴实不过的泡桐树在孩子的童年里充当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亲历感言:城南韵味,在花开花落间蔓延
推荐指数:
荷花塘:旧宅房顶桐花开
门西集中的旧时民宅在南京别处真的不多见。走进荷花塘,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时代,白墙黑瓦,班驳的墙体露出了黑灰色的石砖。透过门洞望去,红色的雕花窗已失去了往日的富丽,厅堂过道的石板间也已是一片绿意。几道门洞后,一位老人在最深处静坐着。
经过一户人家门口,一位老人家戴着老花镜在择菜,他的脚下,粉紫的泡桐花落了一地。抬头望去,数棵泡桐被包围在老宅中,树干已扎根在了不同人家的庭院里,枝干从房顶伸展开来,带着密密开的花。她像是穿着花裙的调皮邻家女孩,爬上树笑着看风景,却不想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亲历感言:最后的风景
推荐指数:
环湖路:湖水涟漪花如云
从太平门经过,湖边绿色的杨柳中夹杂着一串串淡紫色。车一调头,径直上了环湖路。在湖边草坪上,走几步就有一棵泡桐,虽然相隔不近,但展开的一树树花冠片片相连。抬头望去,一串串淡紫色的喇叭花,宝塔般地排列着,热烈奔放,无拘无束,宛若一片紫色绚烂云霞。
可能是前几天的一场大雨,草坪上散落了一地喇叭花,花瓣也许没有汁液的滋润,淡紫色已经褪去,变成乳白色。在暖暖的阳光中,泡桐树下围坐了一群踏春人,或打牌,或闲谈,好不自在。
沿着外围的环湖路一直往玄武门方向走,沿途不断有紫色的泡桐掩藏在绿树青草间。一阵清风袭来,淡紫色的花串随风摇曳,透出的阵阵香气,好像在轻轻告诉来往的人们,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过这里啦。
亲历感言:如此绚丽,难得
推荐指数:
台城:城墙上也有花开花落
顺着鸡鸣寺的小路一直走,很快就到了解放门,城墙上,已没有了当年威武军队的驻守,剩下的只有斑驳的砖石和杂草丛生,但依然能看出它所经历的历史沧桑。
惊喜地发现,在城墙中间的砖石里竟然长了一棵泡桐。满树淡紫的桐花,壮观如一位驻守城门的战士,婉约得如同从明朝溜出来的一段历史。这个惊喜发现让人有点跳跃,一路奔下去发现,一直到太平门,每相隔遥遥一段距离,就有一棵泡桐威武地伫立在城墙上。
一阵风吹过,泡桐花,安静地飘落。
兰考再念“泡桐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俊才 穆易/兰考报道
昔日风沙迷眼,今朝泡桐成林。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赴兰考采访发现,泡桐加工已经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唱泡桐戏,念泡桐经,成为兰考特色经济的一大亮点。
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盛国民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目前,泡桐已经成为兰考县农业一大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之一。“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已达60万亩,活林木蓄积量达8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0.4%,兰考全县形成了林在田间、粮在路旁、农林结合、林茂粮丰的独特农业格局。” 盛国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兰考,龙头企业的兴起辐射带动了周边板材加工业的兴起,形成了以三环木业、鑫福林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311家板材加工企业为“龙身”,以4000多户板材加工个体户为“龙尾”的产业化格局。仅闫楼乡大李西村,板材加工企业就达86家,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达32家,用工3000多人。板材加工企业生产的贴面板、高档家具远销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兰考县委宣传部部长李继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县现有农桐间作46万亩,农田林网36万亩,经济林1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0.16%,2004年顺利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标准。”
“栽桐引凤”。兰考的泡桐规模初成,就被外地客商看好,纷纷到兰考考察,签订供销合同,美国、日本、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定货商纷至沓来。
盛国民介绍说:“从泡桐种植到泡桐开发,兰考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路子,泡桐开发已经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全县最大的企业和纳税大户,都是泡桐开发企业。”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兰考林产业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林工贸一体化的道路,并形成了以桐木板材加工和民族乐器加工两大优势产业。兰考现有桐木加工企业100多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户,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板材企业有22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年加工量近10万立方米,年产值近10亿元。
经国家林业部门考察认定,兰考县在泡桐种植和开发方面全国首屈一指。兰考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作家具、模型、工艺品、乐器等产品的上乘材料。经北京乐器研究所对全国十几个地区桐木板材的研究鉴定,确定兰考泡桐为全国制作古筝、琵琶面板等乐器的最佳材料。兰考生产的古筝、琵琶更是受到美国、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商人的欢迎。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和上海牡丹乐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打出国门,远销新加坡、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板材加工和乐器生产两大主导产业每年创外汇1000余万美元。
盛国民说,兰考因地制宜,加大农产品开发力度,使泡桐这一资源优势升华为产业优势,这无疑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崭新思路。从“焦桐”到“焦林”,不仅是数量的大扩张,更是内容上的大丰富、开发价值上的大提升,它展示着兰考泡桐及其林业的发展方向。该县确立了“种植泡桐—开发泡桐—种植泡桐”的发展思路,确保兰考大地上常年拥有800万株以上的泡桐,并强力拓宽泡桐的开发领域。
兰考县固阳镇一位老汉算了一笔账:一棵普通的成材泡桐,如果做起房盖屋的木料,按时价计算,不过三四百元;而把它加工成古筝、琵琶以及出口日本的榻榻米等高档用品,就可以卖到上万元之多。他感慨说:“泡桐可是越来越金贵了。”
据三环木业公司总经理王其命介绍,兰考地处黄河故道,风沙水患连绵,1960年代初,县委书记焦裕禄根据兰考的地理环境倡导栽种泡桐,自那时起,泡桐的种植得到推广,为了怀念这位带领兰考人民治沙种树的县委书记,当地人亲切地称这种泡桐为“焦桐”。
《中国经济周刊》 (2005年 第十二期)
河南兰考泡桐近年伐多栽少 农民改种速生杨
http://news.QQ.com  2008年03月10日07:23   大河网

兰考的乐器生产企业正面临着“材”的考验
■商报记者 陈松 文/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兰考百姓利用泡桐资源搞起了民族乐器,占据全国三成市场,年产值2亿元。
然而,10年多伐少栽,兰考泡桐资源紧张起来,价格3年涨了近一倍。尽管兰考人去年栽下20万株泡桐,今年又栽20万株,但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泡桐生长期较长,兰考民族乐器业至少面临10年瓶颈期。
【溯源】
泡桐成兰考名片
在兰考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兰考三大宝,花生、泡桐和大枣”。
说起泡桐,就不能不提焦裕禄,因为兰考还有这么一句话:“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
兰考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多次在此决口泛滥,风沙、盐碱、内涝严重,当地人称为“三害”。
兰考县城关乡朱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善民回忆说,焦裕禄书记来了之后,总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下乡,爱和年长的、经验丰富的村民攀谈,总结出了“扎针(种泡桐)贴膏药(翻淤泥铺沙丘)”治理沙丘的办法。
受土质等条件影响,兰考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1992年,原轻工业部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兰考泡桐为国内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面板的最佳材料,遂把兰考确定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3月4日,记者赶到固阳镇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时,工人们正在将50台古筝装车。“这些是新加坡的客户预订的,下午就要走了。”公司总经理代胜民说。
在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制作古筝和琵琶等乐器。代胜民指着一台古筝说,古筝的音质好坏关键是看面板,用兰考泡桐木制成的面板纹路匀称,共鸣度高,透音性能好,音色绝佳。
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曾对外宣称:焦裕禄和泡桐都是兰考的名片。眼下,全国以桐木为原材料制造的民族乐器,有90%来自兰考泡桐。
【传奇】
一位农民带动兰考乐器业
“说起乐器产业如何兴盛起来的,我们得感谢一个人:代士永。”兰考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张坤峰说。
上世纪70年代,兰考人并不知道泡桐能做乐器,后来,泡桐被制作成烧火用的风箱,这些风箱在鼓风的时候,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
上海乐器厂的一位技师来到兰考,听到这种声音之后便说兰考的泡桐很适合作乐器材料。这个消息在业内迅速传开,上海、扬州等大民族乐器厂纷纷来兰考进货。随着进货的人越来越多,代士永就自己创办了一个小型的泡桐板加工厂。
生意越做越大,代士永萌发了办乐器厂的想法。1988年,代士永聘请张连根为技师。后来,又聘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为技术顾问,开始生产乐器。1993年,代士永和台商投资两千多万元创办了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年产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20多个品种的乐器上万件,成为兰考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
在代士永的带动下,兰考的民族乐器企业发展到32家,31家企业集中在固阳镇,年产乐器7万件,年产值2亿元。
如今,代士永已经去世,他的儿子代胜民接手了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问题】
兰考乐器业面临缺“材”
就这样,20年来,兰考泡桐作为民族乐器的上佳材料在业界遐迩闻名,生产出的乐器产品屡屡获奖。但这一优势将因泡桐资源渐渐“萎缩”跟不上市场的巨大需求而慢慢消失。
“泡桐存材量少,而需求量却连年攀升,价格自然要高,三年前,一立方米好点的泡桐才卖700元左右,现在都能卖到一千三四了。”代胜民说,更大的问题是,现在要找好木材,出再高的价也找不到了。
其实,埋下“祸根”的就是兰考泡桐的巨大需求量。“拿我们厂来说,一年的泡桐需求量大概是300多立方米,本地三十多个乐器厂加起来应是5000立方米左右,而这还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被外地企业收购走了。”代胜民说。
于是兰考泡桐数量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大面积砍伐。张坤峰说,兰考县2006年农桐间作面积虽达46万亩,但目前成材的泡桐量已明显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争,把有限的资源采取各种办法从其他行业争取过来。”代胜民说,现在各乐器生产厂家门口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公告:高价大量收购桐木,以质论价。
“而这样又导致另一种情况出现,都是我们厂家在相互飙价,价钱自然是越抬越高。”这种情况有些恶性循环的味道,兰考乐器制造产业群正在进行着一场求“材”大战。
【探因】
泡桐为何越种越少
是什么导致了泡桐种得越来越少呢?
“大家都种速生杨了,杨树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利润更高。”张坤峰说。
固阳镇范场村村民孔令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棵泡桐需要长10年才能达到乐器厂的要求,也就是说树干直径在48厘米到52厘米之间,这样的树,也就只有半立方米左右,最多能够卖到700元。
如果种植一棵杨树呢?成材最多5年左右,因为杨树长得比较高,材积也大,一棵大些的树就能有一立方米左右,它的价格和现在的泡桐差不多,即使按照1000元计算,一棵树就是1000元。如果你是农民,你也知道种哪个更划算。
“还有个原因就是,泡桐上面散开较大,因此它的间距也较大,一般30米往上,才不会影响地里庄稼的阳光,而杨树则是向上长,就是10米一棵也没什么问题,这样一来,种杨树就更划算了。”张坤峰说。
现在,到农田可以随处看到大面积的杨林,而桐林几乎找不到。
作为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群的带头人和县人大代表的代胜民感言:“现在如何能把农民种泡桐树的积极性带动起来是一个问题。”
【影响】
面临至少“10年瓶颈”
好在兰考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将关系到兰考制乐业的生死存亡。
面临这种情况政府不能不管,兰考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张坤峰说,兰考正在筹集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补种栽种泡桐。
兰考县林业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共种植泡桐20万株。“这些全都是政府出资,买来树苗,由政府工作人员种在道路两旁和空闲地上的。”张坤峰说,“但是种植的数量还不足以弥补泡桐的需求量。”
记者在兰考县林业局采访时,张坤峰正在乡下栽树。等了好久,办公室才回来一位工作人员,他对记者说,现在林业局的工作人员都下乡栽种泡桐,根本没时间来办公室,他也是听说记者来采访,临时从乡下回来的。
该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县里又栽种泡桐20万株。即使栽种了这么多的泡桐,从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来看,兰考民族乐器产业这种资源危机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泡桐还需经过十余年的生长才能成可用之材。”代胜民说,兰考乐器制造业至少要经历10年瓶颈期。
【观点】
是灾难也是行业洗牌机会
“现在我们拿泡桐除了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购,有时候遇到资源阶段性紧张的时候,还不得不从‘行户’手里高价拿货。”代胜民说,这批人就是专门从事泡桐中介买卖的,很多泡桐都囤积在他们手里,价钱较高。
对于兰考这种现象,河南战略经济学会专家王金成认为,从本质上讲,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从兰考地方来讲,泡桐是当地的名片,政府不能不进行干预。
“我本人倒认为,这虽然是兰考乐器产业的一次灾难,也是一次行业洗牌的好机会。”王金成说,据他了解,兰考固阳镇的民族乐器企业固定资产在4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其余的是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在市场经济里,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的抗风险能力自然较弱,能够生存下来的,则是一些较有实力的企业和品牌制乐厂,有利于兰考乐器产业的长远发展。
王金成同时还说,但兰考地方也不能坐视不理,政府投资栽泡桐的做法就很好,另外,政府还应该积极支持企业度过这段瓶颈期,给他们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给予适当政策补贴,积极引导企业寻找新的替代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