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怎么死的甄嬛传:中江空心挂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40:50
民间记忆:中江空心挂面

一直以为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总有他独特的记忆,让人们去记忆,让人去寻梦。
可能就是一条街、一个小巷,或许就是一道菜、一种饮食习惯。成都的宽巷子、窄巷子,还有担担面、赖汤元;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还有梁实秋豆汁儿、莲子糕、老豆腐、华天护国寺小吃,这些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人文记忆。深居凯水之滨的小城,中江,也有独特的记忆,宁国寺、旧县署西园、荷花池、大观园、盐市旧街、老城墙,这些东西早已找不到一丝痕迹了,只是在故纸堆里能够找到。寻着保留至今的饮食习惯,寻着平和淡然的空心挂面,我们还可以找寻得到中江浓厚的历史记忆与乡土情怀。
空心挂面,空心,似乎很喜欢空心这个词。以前旅居外地的时候,去买中江挂面,发现外表虽然酷似却并不是空心,一看并不是中江的原产。有一句俗话,“川剧的腔,川菜的汤。”川菜虽是以麻辣著称,而川菜的真正精髓,并不是那些桌面上风风火火的麻辣菜品,而是川菜的汤。一切的世间繁华与热闹,都会汇归到平实淡定,在饮食方面也是这样的。其实空心挂面,只能是清淡平和之味,有川菜里汤味的散淡,细心者可得其神韵。曾经尝试过以红油辣椒的方式来做空心挂面,这样一来就破坏了空心挂面的韵味。民国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盛。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 空心挂面多以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清淡平和为主。清朝道光年间,中江空心挂面的制作与名声,达到全盛时期。清代诗人王朗山在《玉尺山人诗抄》中写道:“中烧酒江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 洁、白、净、干、细又被称为空心挂面之五绝,面入沸水,水需宽豁,所成之汤,也是鲜味入心,令人回味忆想。
藉空心挂面,可以追溯到中江的历史掌故与风云人物。以前中江大北街的孟家祠,就是纪念乾隆皇帝重臣孟邵孟翰林的一个祠堂,后来在城市建设中彻底破坏。中江空心挂面之“空心”的由来,就是因为孟邵先生孟鹭洲的因缘。孟邵谦逊以鲁钝自居,自名其室“磨杵山房”,自号“蝶叟”,雅好蝴蝶,悠悠然,颇有庄周梦蝶之意,不知庄周为蝶,还是蝶为庄周。孟邵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勤奋不息,醇谨志成,平和坦诚,正直清廉。晚年教书育人,讲学成都草堂书院、锦江书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成时,乾隆皇帝指定孟邵参与复核后刊刻,著有《蝶叟集》。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孟邵巡视治理台湾,径回北京,受到清廷的嘉奖和晋升。乾隆皇帝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席间,内侍献上孟邵先生家乡的特产风味,中江挂面。洁净润泽的玉碗,银丝层叠,清新可鉴。孟邵以“稻谷先锋”的中江挂面,来暗喻“道骨仙风”,深得乾隆皇帝之欢喜。当时孟邵进辞言:“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称道骨仙风。宫廷华府觅芳踪。玉碗增色,只为银丝种,一经巧手斡旋出。面中再无昆仲。至今盛名犹称颂。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 ”孔通之意谓与空相通,自此,中江的空心挂面,名噪京城。自北宋以来,中江挂面由民间走向宫廷,再由宫廷回归民间。大略都因空心挂面之平和淡然、清新爽口的内韵,保存在了人们的记忆与生活里。
细点中江的民间记忆,空心挂面有如此之历史由来,真的是可以鉴古知今,内化人心。记得《红楼梦》中曾说“世事洞明即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人的饮食习惯,用到一道菜、一种饮食,只要用心体察,其实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地方的人文内涵与精神。空心挂面以其浓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传达出一种中国文化的元素。孔夫子也非常讲究饮食,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空心挂面的平和淡然,清新爽口,其实也是暗合儒家之“和为贵”的人文内涵。
回归一个城市的记忆,回归小城中江的民间记忆,在空心挂面的历史渊源里,只是希望能唤醒这些记忆里的文化精神与乡土情怀。

2010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