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电教馆劳动路:珍品白灵菇 致富新途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45:51
2008年01月09日07:34[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津报网-天津日报

白灵菇是食用菌中的珍品。近年来,随着人工培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种植白灵菇成为许多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大港区中塘镇就有一家农户种植白灵菇远近闻名。
这家农户的顶梁柱叫张桂生,他住在十九顷村。六年前,张桂生有幸结识了北京农科院的专家,听说了白灵菇。于是,他起程先后到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进行市场调研。在考察中,他看到的确像专家所讲的,在大城市中白灵菇很受消费者欢迎。
白灵菇原产自小兴安岭最高峰汤旺河,发源地在原始大森林中,人工培育白灵菇适宜在10℃至-4℃的温度间生长。
受低温刺激,白灵菇才能出菇。通过人工调温,在大港地区种植白灵菇是可行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人工培育白灵菇冬季产量要比夏季高。随着产业链的延伸,白灵菇还可以做成罐头长期保存。最难得的是,白灵菇的收购有专业渠道,市场销售不成问题。通过考察,张桂生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大市场、好项目,值得把握。
他们介绍说白灵菇市场前景好,而且考察回来后,张桂生开始积极筹划种植白灵菇的相关事宜。他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继续努力,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寻求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了抢抓机遇,早日开工,他开始硬着头皮向亲戚朋友们东拼西借,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他主动邀请北京农科院的专家光临大港指导实践。就这样,经过紧张的筹备,2001年张桂生的白灵菇种植大棚终于建成了。
张桂生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盖起了12个大棚,棚内配备了金属框架和空调等设施。他还高薪聘请北京农科院的专家到十九顷,请专家们手把手地教授白灵菇种植技术。张桂生及其家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悉心揣摩。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磨练,张桂生及其家人每天起早贪黑,从茫然不知所措到能够运用自如,能够熟练地操作制种、作试管、接菌、装袋等各项技术,终于掌握了白灵菇的培植技术。天道酬勤,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白灵菇为张桂生全家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张桂生一家因为种白灵菇出了名,在区、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张桂生得到了市农委针对设施农业发展发放的扶持补贴资金。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怀帮助下,在村民们的有力支持下,张桂生信心倍增。他开始大胆筹划扩大再生产,扩大规模,拉伸产业链条,修建厂房,做白灵菇罐头深加工,同时吸纳一部分残疾人进厂就业,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为社会减轻一部分负担。但是,一切美好的憧憬都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阻力主要来自资金、土地两个方面。为了生存,他们不能再等下去了。作抉择的那段日子让张桂生一家终生难记。张桂生的儿子依稀记得当时父亲整天不吃不喝,一筹莫展,全家人都跟着不开心。2005年张桂生毅然决定放弃白灵菇,改行做别的生意去了。他说当时的心情很不好,眼看着这个前景好、又掌握了生产技术的项目不得不被扔掉,心中实在难以割舍。曾经轰轰烈烈、风光无限的白灵菇种植大棚一下子无人问津了,几尽荒废。一直跟随张桂生多年的一位亲戚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白灵菇,在众人的置疑下他执着地接管了张桂生的白灵菇种植大棚。虽然大棚从12个锐减到4个,但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些大棚至今仍然是中塘镇唯一一处种植白灵菇的地方,它已经在大港区农民自主创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塘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镇里已经规划建设磨菇种植基地,最初的设想就是以十九顷的白灵菇种植地为中心,,逐步扩大、辅射周边区域。区、镇各农口部门一直为十九顷的白灵菇扩大再生产项目作积极的努力,曾多次向市农委等有关部门申请项目支持。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运作中。我们相信张桂生听到这些话一定会感觉欣慰。
十二月中旬寒气逼人,笔者冒着浓雾走进位于中塘镇葛万公路旁的白灵菇种植地。看守大棚的人守在一座没有暖气、冷得像冰窖一样的平房里,他们的执着精神让人非常感动。走进大棚内,像超市里的货架一样,一排排的金属架排列整齐,架上摆满白灵菇菌袋。刚刚出菇的白灵菇雪白一片,犹如高山顶上傲视霜雪的花朵,清鲜纯净,悠远沉寂。眼前的景象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张桂生说过的话:冬季的白灵菇特别漂亮。只有经历了严寒、经历了磨难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原本生长在大森林中的生物所绽放出的超凡脱俗的气质与美丽。
图为白灵菇大棚内一角。
记者 孙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