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战争波兰杀战俘:当信仰已成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07:16

当信仰已成往事

吴波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我国社会就基本完成了从理想旗帜高扬到物质主义盛行的重大转换,“一切向钱看”成为了相当多数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高理想。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谈理想信仰似乎很不合时宜。

    一部分知识分子从改革开放初期积极的参与和高涨的热情蜕变为对于现实政治的漠不关心,呈现出所谓“精神疲劳”的现象;一系列“恶搞”的文化现象背后无疑是理想的放逐和精神家园的荒芜;当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时,工具理性的大行其道就显得不足为怪了。

    应该承认,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理想信仰的弱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选择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化是,个体价值被视为至上的价值,社会理想被视为乌托邦,对金钱的崇拜成为人们现实的追求和信仰,货币成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文化价值的物化与量化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化。  

    承认这一趋势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对当前理想信仰弱化现象的认同或宽容。物质生活的充裕不能替代理想信仰所赋予人们精神家园的安慰。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性可以给人们带来繁荣的物质、文明的制度,却无法解决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认同。”“安身立命的问题不是仅仅凭理性就能够解决的,它还要有信仰。” 

    当下中国,在消解理想信仰的力量构成中,不仅有封建主义文化因素的侵扰,资本主义消极方面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地浸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当我们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承担的建构一种新的现代性的历史使命时,同时就应该承认这一过程并不必然性地伴随着理想信仰和道德的殉葬。这是社会主义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本质区别。并且,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理想信念都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条件下,更需要高扬起理想信念的旗帜,依托理想力量的牵引完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信仰不仅是理念和精神,更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且停下我们匆匆前行的脚步,向来时走过的路上张望吧!无论是某个个体还是一个民族,都迫切需要倾听这样的呼唤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