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孩子自己打拼——答一位朋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52:54
放手让孩子自己打拼——答一位朋友问

2011-02-12 09:52:06

浏览 772 次 | 评论 3 条

 

子颖:你好!

 你的心思我能够理解,但三年前的我和现在的你面临的情形可能还是不太一样。

 奥子去新加坡的那一年,她的十几个学姐和学长在大学入学申请中一个考上耶鲁,二个康奈尔,六个普林斯顿,而且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所以我们当时对孩子的定位毫无疑问的是拿全额奖学金上美国常青藤大学。然而,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和中国大量自费留学生的增长(中国的有钱人太多了),到美国读本科拿奖学金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是我们没有料想到了。

 其次,以前SM1奖学金的孩子,拿不到美国的奖学金,也基本可以拿到新加坡的奖学金,女孩子在新加坡呆满三年可以顺利申请永久居住证,男孩子因为不想服兵役,所以不愿意申请,然而,去年的申请永久居住证的孩子们没听说有拿到的,为此申请新加坡的奖学金也有了一些障碍。这更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事情。

 一个SM1奖学金的深圳孩子今年西北大学面试后在她的博文说;"美国大学的录取完全就是凭运气,这点我已经看透了。尽管不得不说一些优秀的学生还是进入了好的大学,可是身边已经有了太多荒谬的例子,让我不得不质疑我录取的几率”有的同学全A+SAT满分,却不被常青藤大学垂青,而有同学SAT1900,成绩也不是很拔尖却被录取了。其实,凭我们孩子的实力,收到几份大学的录取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但获得美国的奖学金或新加坡奖学金机构的奖学金越来越不容易。以前学姐学长即使拿不到美国的奖学金,拿着几份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足以换来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但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对于拿奖学金去美国的事儿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工薪阶层的孩子,有奖学金去哪儿都行,没奖学金哪儿也去不了,所以心态一定要很平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奥子最初的理想是到美国学医,在宾夕法比亚大学的研究机构一边做研究一边做临床诊断,正因为如此,她在中学选择了生物,在初级学院数理化同修兼修生物。同时每年假期去支教、去教会的福利机构做义工,因为国外的医生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但美国的医学院不仅难考取、而且学费昂贵没有奖学金。但是。我觉得孩子有梦想,不管现实不现实总是件好事,现在学的任何东西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派上用场,更何况以后还有很多机会重新作出选择。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帮他们做什么人生规划,人生能规划吗?我认为不能!人连自己终结日都不能预知,怎么可能规划自己的一生?再说人生充满变数,一切皆未知,计划跟不上变化,要根据变化修改计划,规划往往就成为一纸空文。所谓的人生规划,无疑就是瞎扯蛋,最终搞得自己蛋疼,而结局是曲未尽人已散。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使自己和孩子变得淡定。

 三年了,奥子不是当年的奥子了,奥子的妈妈也不是当初的奥子妈妈了。奥子已经能够认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我们在某些方面也达成了共识,也暂且不去定位以后的人生,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学医,学生物化学----甚至是学音乐、学小提琴-----,在国外很多人是本科开始音乐专业学习或者修科学音乐美术双学位的,所以我也任由她大把大把的时候花在弦乐队上,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有的孩子可以埋头苦读不问天下事儿,但有的孩子生活中需要音乐艺术以及别的东西,以后的职业也不一定完全取决于专业,做个科学家、医生、研究院、作家、音乐人、导游、地理杂志摄影记者、开花店书店------一切都不是不可能,只要活得开心,过得快乐!他们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一代,是有自己想法的一代人。

 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孩子,我觉得这是奥子去新加坡三年我最大的收获。我知道今天给你说的一切,一点也不能缓解你对儿子未来的担心和牵挂,因为人总是要经历过后才能体会。虽然,我们也算有点文化,但以后慢慢会发现,几年后在他们面前我们几乎近似文盲,在观念上更加落后,虽然他们在国内也能上一流的大学,但到了新加坡,他们的见识和综合素质还是大不一样的。放手吧,做个电话里的好妈妈,享受他的喜悦,倾听他的抱怨,容忍他的短暂叛逆,陪他喜陪他怒陪他哀陪他乐,打拼和选择的重任让孩子们自己去承担吧。

 

1上一篇 << 绚烂华丽的佛罗伦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