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尚发展历史:严斌 短暂一生献“三农”(身边的感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12:48
严斌 短暂一生献“三农”(身边的感动)
田豆豆 甘绍群 赵三志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4日   06 版)

【阅读提示】
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最基层的“三农”事业;他是银行的经理,经手的资金数以亿计,身后却两袖清风。他叫严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梅县支行的一名普通基层信贷员。
2011年1月10日上午8时,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殡仪馆,哀乐低回、朔风含悲……年仅34岁的严斌(上图。资料照片),就此与亲友永诀。
大学生当“严兵”,黑脸守粮仓
严斌,1977年出生在湖北鄂州市葛店乡大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9年7月,严斌从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多家金融机构抢着要。可严斌早已暗下决心,要为改变“三农”的落后面貌做点事。他选择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后来被分配到黄梅县,成了进入黄梅县支行的第一个大学生。
严斌的第一个工作是做管库信贷员。“管库”,管的就是国家的粮库。国家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最初就是为了加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遏制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
黄梅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大河粮管所是黄梅县“三大粮仓”之一。2000年11月,严斌来到大河粮管所核查粮食库存。经过细致核查、计算,他发现该粮管所利用标准包“做手脚”,70公斤标准包稻谷,只有60公斤,挤占挪用收购资金50多万元。于是,他严格按相关政策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第二天上午,大河粮管所经理找到严斌:“你是新来的不知情!眼下粮改,企业经费紧张,你就通融一下。”严斌耐心地解释说:“你们用虚假库存的方式,挤占挪用收购资金,我是新来的,可打墙不能坏了头一板,更应该按政策和制度办事,请你们支持和理解!”最终,他执着地将企业挤占挪用的50多万元收购资金如数收回。
因为严守政策阀门,严斌也被业内人士起了个“严兵”的雅号。
“老粮棉”拓展新业务,金融支农献高招
2004年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始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两大新业务。“农发行的业务拓展,有助于扭转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支农功能不断弱化的趋势,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严斌曾说。当别的“老粮棉”还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晒太阳时,他却兴奋地积极钻研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
严斌很快有了个“金点子”。他向黄梅县委、县政府领导建议:建设黄梅农产品加工园,让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园的资金从哪来?可以按照“政府立项、企业承贷、财政直补企业、企业还本付息”的运作模式,向农发行申请低风险财政垫付性贷款8000万元。他的建议得到黄梅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2007年6月,这个贷款项目获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批准的信息传到县里,县委书记、县长兴奋地给严斌发来手机短信:“你是黄梅县经济发展的功臣!”
亿万资金手中过,旧房欠款才还清
说起银行经理,想必不是富人也该是个“中产”。可走进严斌的家,斑驳的墙皮、上世纪90年代的旧家具,让人无法将他和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在一起。严斌的妻子陈燕说,买这房子时欠下的4万元债务还是前年刚刚还清的。
其实,严斌掌握着一笔就上千万、上亿元的贷款审核“大权”,他不是没有机会搞点“灰色收入”,可面对企业给的“红包”,每次他都婉言谢绝。在严斌的年度目标考核表中,他这样写道:“作为信贷员要想廉洁自律,就要从严要求自己,对粮棉企业做到不吃、拿、卡、要,并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解决实际问题!”
“对工作,他就像个拼命三郎,一干事,就不顾自己的身体!”妻子陈燕说。其实早在2005年1月,严斌就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当护士的妻子和同事多次劝他住院治疗,每次他都微笑着说:“这段时间太忙,等忙完再说吧!”
国庆假期是粮棉收购的高峰期。2010年,为赶在国庆节前夕将收购资金按时、足额投放到粮棉油购销企业,严斌瞒着领导和亲人,强忍着病痛的折磨,承担着5个粮棉油购销企业、6个项目的收购资金和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
9月26日,严斌在从武汉返回黄梅的路上,感到肝部像针扎一样的疼痛,全身无力,倒在车上,昏昏迷迷睡着了。30日,直到他将1.9亿元收购贷款全部投放到全县粮棉油购销企业,他才拖着虚弱的病体回到家。10月4日,他被亲人催促着走进医院做检查,这一查便被医生确诊为“肝癌晚期”。
2011年1月7日,严斌在医院安静地走完了34岁的生命旅程。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8岁的女儿,从此失去父亲的宠爱。但他对“三农”的一片赤子之心,像一粒种子,仍在大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