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简历模板:游天台山国清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25:57
        天台山蜿蜒于东海之滨,以其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这就是"天台山文化"。与古都文化和其他名山文化不同,她以宗教文化为主体,于唐宋达到高潮,并对日本和朝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她由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组成,前二者为宗教文化,后者带有强烈的宗法性和民俗性,可以称为以儒学为核心的宗族文化。一千七百年来,"两宗"文化互相渗透,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对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哲学、史学,地学、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也许你知道灵隐寺,却没听说过国清寺,其实国清寺在宗教上的地位是远远高于灵隐的,国清寺是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在日本、韩国都设有分院。国清寺后院的中日祖师碑亭和中韩祖师堂即是见证。
  
  国清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占地7万多平方米,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是隋炀帝杨广根据当时著名的智者大师描绘的一张草图修建而成。寺庙依山傍水,四周五峰环抱,左右双涧萦流,极其清幽。
  
  在国清景区门前,未见国清寺,只见隋塔,这巍巍古塔是国清寺的标志之一,塔身黄褐色,高近60米,砖壁上的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这座塔的建造别致,顶上没有塔头,因此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之前游人可以进塔参观,为保护千年遗迹,如今塔已封闭。关于隋塔缺头,还有个观音借漏锅煮饭和搬不走的塔头的传说,现在国清寺还保存着“漏砂锅”,而金地岭上有个塔头寺。隋塔旁边,国清寺外,还有七座佛塔,这七座佛寺如同是国清寺的护寺使者。
  
  转过七佛塔,走过丰干桥,到国清寺山门前。在国清寺山门外面可看到天台八景之一的“双涧回澜”,这是发源于天台北山的北涧和发源于灵芝峰黄泥山岗的西涧的水汇合于丰干桥畔,向东流入赭溪。北涧之水清澈,西涧之水浑黄,据说多雨时节,一清一黄,交相激荡,非常壮观。看这奇景也是要看运气的,天晴看不得,雨少也看不到。
  
  国清寺的寺门是与众不同的,转过大大的照壁,见一朝东敞开的小门,这就是国清寺正门。进山门转个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
  
  国清寺有国宝,在步入的第一殿阁门神殿前,迎面就是一对惟妙惟肖的石狮子。此对石狮,原来是中国故宫博物院所有,后放置于国清寺内。石狮子乍一看,完全相同,但细看之下,方能发现其微妙之处。一狮手下轻抚小狮,充溢母爱,为母狮。另一狮手握滚球,运筹帷幄于一身,为公狮。
  
  过弥勒殿,就是大雄宝殿,一眼便被宝殿外两个宝鼎吸引了。两鼎皆为紫铜锻造,做工极其精细。上面蟠龙飞凤,花开富贵,十分大气。宝鼎原本也为故宫所有,后为了加强中日文化交流,在1957年日本宗教代表团付天台交流佛法之时,放置国清寺中,一直至今。
  
  绕行至大雄宝殿右侧,一株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隋梅香溢四方。该梅相传是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法师手值。穿过一圆型洞,苍老遒劲、冠盖丈余的古梅,便展现在眼前。 传说此梅极有灵性,文革期间已经枯死,文革结束后,隋梅从枯死的树干中抽枝重生。
  
  国清寺内,还有一块王羲之真迹“鹅”字碑。碑立于三圣殿左侧。相传王羲之跟随灵墟山中的向白云先生学书,每日观察水中嬉戏白鹅。一日王羲之见一白鹅振翅,笔随心动,大书一“鹅”字。该“鹅”字,每笔均见鹅头,如同一只只活灵活现的鹅,在水中引吭高歌。现存“鹅”字碑的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而左半边,是天台山人曹抡选补写的。但两边浑然一体,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
  
  
  除了国清寺的宝物,寺院的景色清幽,隐入深山,走在寺中,确实有世外桃源的感觉。偶有僧人的经声传来,此时,真正可以做到清心养性,沉淀心灵,修禅悟道,洗涤尘埃。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如果不是佛教节日,或者遇上外来的僧人做佛事,国清寺内游人香客不是很多,这里更显清幽,而且,这里的游人和香客是完全随着自己的意愿的,游人自行参观,香客安静拜佛进香,一点不会受到干扰,不会有假冒僧人的骗子来骗香火和捐善。
  
  在国清寺,除了静心修心,感悟这座千年寺庙的佛境禅意和清幽之境,一定要去品一品寺院的素斋,这也是国清寺修心的一部分哦。国清寺的斋饭2元/人,进国清寺门后可以看到购买饭券,最好在10点前购买,10点半斋堂开饭。这里的素斋材料都是寺院的僧人自己种的菜,山里的笋、菇、青菜,味道极其鲜美。凭饭券可以随意取食,吃饱为止,但是切记不可浪费,吃完以后自己清洗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