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宇:民国风云人物——何应钦(组图) ====00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37:15

中文名: 何应钦 别名: 字敬之 籍贯: 贵州省兴义县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889年4月2日 去世年月: 1987年10月21日 所处时代: 近代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政党: 中国国民党 重要事件: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从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手中接过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签名盖章的降书。

 

何应钦(1889.4.2-1987.10.21),字敬之,贵州省兴义县人。早年毕业于贵州陆军小学堂和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1908年去日本入振武学校、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总长,第4战区司令长官,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衔。


何应钦 - 个人概述


同许多国民党高级军官一样,何应钦曾在黄埔军校
1908年去
日本入振武学校、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在沪军都督府任职。1913年再次赴日本先后入振武学校、宇都宫步兵第59联队、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回国后任黔军团长。1919年任第5混成旅旅长。1920年历任贵州步骑炮工兵学校校长、贵州省警务处处长、贵阳警备司令兼靖国联军第5混成旅旅长。1924年6月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1团团长。1925年率部参加东征陈炯明,棉湖之战中保护蒋介石脱险,此后深得蒋的信任,连升旅、师、军长,从此终生追随蒋介石。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任潮梅警备司令,由广东潮梅平定福建。后任东路军总指挥入浙。1927年宁汉分裂时在龙潭大败孙传芳,调任全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参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期间,先后任广州武汉行营主任等职,助蒋击败了反对势力。


塘沽协定签字会场
1928年10月兼任
浙江省主席、国民政府委员、训练总监部总监。1929年任国民政府海陆空军总参谋长。1930年3月起任军政部部长达14年之久。8月5日任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1931年兼任南昌行营主任、前敌总司令,指挥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均遭失败。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1933年3月兼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指挥长城抗战,失败后与侵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通称《何梅协定》,根据协定,中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禁止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活动。被认为是国民党中亲日派人士,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9月调集重兵勾结日军夹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5年4月被国民政府授予一级陆军上将衔,6-7月又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谈判,达成了卖国的“何梅协定”,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皖南事变是何应钦一手策划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时,力主武力解决,部署重兵准备进攻陕西,轰炸西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兼第4战区司令长官。1944年12月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重庆行辕主任。先后指导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通过军令部下达“黄河以南剿灭共军计划”,命令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组织实施对新四军的进攻。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抗日战争胜利后,极力推行蒋介石的内战政策。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代表国民政府任受降团团长。1946年8月出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团长。1948年5月接白崇禧任国防部部长。1949年3月李宗仁行代总统时任行政院院长,成为蒋介石李宗仁权力斗争的牺牲品。8月心灰意冷地去台湾省。


晚年的何应钦
1949年退逃台湾后本以为还能受到重用,为
蒋介石反攻大陆出谋划策。没想到在蒋介石清理门户的国民党改造运动中,被排挤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只得了个虚衔任蒋介石的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59年出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交流协会”会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82年出任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首任会长。从红得发紫的人物,到大权旁落赋闲在家的退休军官,走过了一段常人难以想像、也难以体会到的心路历程。晚年很少得病,到90岁仍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上去完全就像70岁的人。活了近百岁,算得上寿终正寝。

1987年10月21日因心脏衰竭在台北病故,享年98岁。著有《八年抗日之经过》、《中国与世界前途》等。[1]


何应钦 - 主要战役
早年何应钦与孙中山
护法之战。
两次随蒋介石
东征,取得棉湖、惠州诸役大捷。
1926年参加
北伐,任东路军总指挥,获松口大捷。
宁汉分裂后,取得龙潭大捷尽歼
孙传芳来犯之敌。
1931年兼任
南昌行营主任、前敌总司令,指挥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江西中央苏区。
何应钦 - 如此受降
何应钦接受日本投降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
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此隆重举行。9时9分在219名国民党陆海空军将校、51名国民政府文职官员、47名盟国代表以及88名中外记者的注视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从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手中接过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签名盖章的降书。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已经深深铭刻在了饱受日军蹂躏的国人心中。
日本军人一向以降为耻,而
冈村宁次此时却感到“轻松”。冈村宁次当天日记写道:“8月10日以来,虽不断受不愉快心情折磨,但其后因‘对华处理纲要’业已确定,并决心亲自掌握处理,加以所接触的中国方面要人态度颇为亲日,而又是向友人何应钦投降,从而产生一种轻松之感,在今天的签字仪式上也未特别紧张和担心。”能让以降为耻的日军在受降签字仪式上感到轻松,那是中国方面有非常之举:何为照顾“友人”冈村宁次的面子,特将受降仪式日方不准佩军刀入场改为冈村向其呈军刀;冈村在投降席前站定致礼,何欠身还礼;日方呈降书,何站起双手接奉;冈村退席,何再次欠身致答。
何应钦 - 所撰题联
何应钦的手笔
忠贯日月;
气壮山河。
横额:万古军表
——题湖南省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鸟鼠烟云足画图;
灞陵飞雪饶诗思。
——题
甘肃省渭源县灞陵桥
气壮山河、成仁取义;
光昭日月、生荣死哀。
——题云南省
滕冲国殇墓园
大愿宏开,将化万方成一气;
巨星忽坠,顿教全世泣千秋。
——挽美国总统
罗斯福
南京紫金山
捍国骋长空,伟绩光照青史册;
凯旋埋烈骨,丰碑美媲黄花岗。
横批:
精忠报国
——题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航空烈士公墓
忠庙据名滩浩气长存,风雨犹闻骂贼;
顺时修静宇金容式仰,威灵永见安民。
横额:往烈丕昭(张道藩题)
——题台湾省汐止市忠顺庙
名城首受降,实可知
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
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
——湖南省芷江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
何应钦 - 何应钦撰挽联

  身兼刚段沉潜德;
  功在沙场搏俎闻。
          ——挽国民革命军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
宋哲元


何应钦的题词

市隐然圭,医鸣华扁;
身怀成德,子尽达才。
          ——挽著名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之父郭朝沛
名留豹皮,魂骑箕尾;
凌霄毛羽,贯日精诚。
         ——挽国民革命军空军
武汉“四?二九”、“五?三一”空战烈士
木梃夜撄城,黑威当道;
铁枪今殉国,豹死留皮。
         ——挽国民革命军第122师师长
王铭章
忧国耿孤忠,不仅垂声游侠传;
首丘慰遗志,成同酧洒大招篇。
          ——挽上海青帮大头目
杜月笙
首义拥旌旄,墓路肇兴溯开国;
归葬安体魄,漆灯不灭识佳城。
          ——挽北京国民政府总统
黎元洪
萧寺十四年,冷雨凄风寒侠骨;
昆明一万里,碧鸡金马伴阴魂。
         ——1922年挽云南
北伐军总参谋长姜梅龄
制敌著奇勋,数绩无惭
飞虎队
御空绝尘世,惊籤真同落凤坡。
         ——与
孔祥熙白崇禧等合挽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
以子产治术,兼子文治才,左右逢源,卓有绩名传绝越;
与伯安同乡,是伯元同姓,后先继美,自然独步擅江东。
         ——挽国民政府
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司法厅厅长阮性存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

党有军,我公惨淡经营,鸿爪雪泥,回首东江,往事不堪空涕泪;
国之福,吾辈艰苦奋斗,鸡鸣风雨,伤心中道,今朝真感失提携。
         ——挽国民党左派领袖
廖仲恺
太翁乃桑梓耆宿,寿至耄耋,福备箕裘,缅怀蹈德函仁,极一时哀荣诗卷;
嗣君皆国家梁栋,契结苔芩,思及风雨,寄语抑情顺变,撑半壁破碎河山。
         ——1949年6月挽国民党中央委员
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一门三中委)之父谷兰皋
追随逾五十年,谊如部属,情若家人,两语忆亲题,安危同仗,甘苦共尝,弥感深知蒙重任;
哀思合亿兆众,世事方艰,大云顿远,全民勉奋起,团结自强,中兴复国,完成遗志慰公灵。
           ——挽国民党总裁
蒋介石  


何应钦 - 反台独主张

何晚年尽管反共之志未改,对大陆诬蔑仍不绝口,但他始终不赞成台湾“独立”,主张只有一个中国。他嘴里顽固坚持“三不”政策,而事实上,他也曾辗转拜托亲友,了解家乡情况及祖茔安然与否。特别是其妻病故后,他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倍感凄清,受不了乡情熬煎。他不知多少次向人描述家乡泥凼的山川名胜,久而久之,听的人头脑里都有了一幅泥凼山水图形。1980年4月90大寿时,著名国画家张大千根据他平日的描述,精心画了一幅《泥凼风景图》作寿礼相赠。在众多或华贵、或荣耀的礼品中,他独独珍爱这幅家乡山水图。八十年代中期,贵州省有关部门拍摄了一部以兴义风光为题材的录相电视,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他身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看到后对家乡变化颇多感慨。他还时常把家乡人带来的照片拿出来翻看,照片上的景物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看到泥凼石林,他就想起童年与伙伴们在那里嬉戏玩耍的情景;看到大山中的羊肠小道,他就想起当年只身一人,踩着这条小路,到兴义求学,然后走出兴义,走出贵州,登上了中国政治军事的最高舞台……


何应钦 - 养生之道



何应钦的住宅
他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总结为三个方面:修养、生活、医药。他在演讲中说:“我认为长寿的秘诀,不外是修养、生活和
医药三个方面,而修养至德,培育生气,乃是首要的。我早年就皈依基督教,是因为我相信《中庸》上所说的“大德必得其寿”,虔信基督与孔孟之道,以加强自己道德的修养,实在是长寿之道的惟一基础。要讲求道德的修养,莫过于“正思虑”。思虑不正,是最伤害身体的,所以不正的思虑是长寿的最大敌人。只有祛除不正的思虑,养成恬静的心境,才容易长寿。要用温和、慈良、宽宏、厚重、缄默来克服自己心中的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浮躁,才可能做到心直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