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去世没让巴图去:东富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8:20:40

东富寺,位于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芷泉岭旁。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一年(1826)重修,占地3300平方米,为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寺正中大门横额楷书“东冨寺”,“富”字写成“ 冨”字,系仿山东曲阜孔府门联的“冨”字写法,意为“富贵无顶”。但却成为百余年来不少人议论的话题:有人说东富寺后有一小山丘,书写门额的作者,以寺后小山代替富字上的一点。过去东富一带比较贫困,当地人便说:“富”没一点,是东富贫穷,富不起来的原因。其实,旧社会有三座大山压在农民头上,哪处的农民也富不起来。

  东富寺有五进。一进,正面三张大门,进大门为戏台,戏台面向二进,两旁石柱有联:“演出善恶忠奸,分明报应;看破红尘得失,毕竟循环。”台前有坪,可容观众千余人。二进为包公殿,殿前檐下设约2米高木栅。殿内有方形石柱4根。柱基复盆方鼓形,红漆天花板成拱形。殿左有门通三进佛堂。佛堂左右有厢房、天井,中有圆形门通四进。四进中为厅堂,左右为厢房,厅堂与厢房间左右各一天井。五进地势较高,有砖砌踏步进入文昌阁。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南乡各族祀会捐租,就东富寺创办文富高等小学。民国17年(1928),与同时创办的文明高等小学堂合并为南乡联合高等小学(简称南联),后迁泗汾,改为第三区高等小学。

  1926年秋,南一区第一乡农民协会成立,会址设东富寺。不久,寺内神像被农民烧毁。

  1927年,毛泽东在结束对醴陵县城的考察后,在县农会委员长孙小山陪同下,步行15公里来到东富寺,在东富寺内召开了农运干部调查会,询问农民组织和斗争情况,高度赞扬农民打击地主,破除迷信,烧毁菩萨的革命行动;在东富寺院内召开了农民群众大会,并在院内的戏台上发表了讲话。毛泽东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三合土结得紧”、“单纱容易断”来打比方,深入浅出地启发农民要加强团结,坚持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967年,被列为醴陵县革命纪念地,并拨款维修。

  197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名“毛泽东同志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东富寺”。

  1975年,省文物处拨款再次维修。同时,在四进左厢房设毛泽东当年居住时复原陈列,并对外开放。

东富寺,位于东富镇东富村芷泉岭旁。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一年(1826)重修,占地3300平方米,为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寺正中大门横额楷书“东冨寺”,“富”字写成“冨”字,系仿山东曲阜孔府门联的“冨”字写法,意为“富贵无顶”。但却成为百余年来不少人议论的话题:有人说东富寺后有一小山丘,书写门额的作者,以寺后小山代替富字上的一点。过去东富一带比较贫困,当地人便说:“富”没一点,是东富贫穷,富不起来的原因。其实,旧社会有三座大山压在农民头上,哪处的农民也富不起来。

  东富寺有五进。一进,正面三张大门,进大门为戏台,戏台面向二进,两旁石柱有联:“演出善恶忠奸,分明报应;看破红尘得失,毕竟循环。”台前有坪,可容观众千余人。二进为包公殿,殿前檐下设约2米高木栅。殿内有方形石柱4根。柱基复盆方鼓形,红漆天花板成拱形。殿左有门通三进佛堂。佛堂左右有厢房、天井,中有圆形门通四进。四进中为厅堂,左右为厢房,厅堂与厢房间左右各一天井。五进地势较高,有砖砌踏步进入文昌阁。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南乡各族祀会捐租,就东富寺创办文富高等小学。民国17年(1928),与同时创办的文明高等小学堂合并为南乡联合高等小学(简称南联),后迁泗汾,改为第三区高等小学。

  1926年秋,南一区第一乡农民协会成立,会址设东富寺。不久,寺内神像被农民烧毁。1927年元月27日至2月4日,毛泽东来醴陵考察农民运动,曾在东富寺厅堂两次召开调查会,在戏台前坪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讲演,并住第四进厢房。

  1967年,东富寺被列为醴陵县革命纪念地,并拨款维修。1972年9月1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名“毛泽东同志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东富寺”。1975年,省文物处拨款再次维修。同时,在四进左厢房设毛泽东当年居住时复原陈列。

  特色

  初建于明代,清朝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光绪三十二年创办东富高等小学,民国八年为南乡一、三两区联校,1925年南联学校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成立秘密农会。1927年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曾在此召开区农会负责人调查会和农民群众大会。现定为溯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整修一新,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