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论君子与小人,谈中国人处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5:19:42

论君子与小人,谈中国人处事

 

导读:君子与小人之辨,自古有之,尤今为盛。无论民间、学界,卖国求荣者有之,损人利己者有之,忘恩负义者有之……暗箭处处,防不胜防。生活中,如何辨别小人?如何与小人打交道?如何认清自身的“小人”习气回归正大光明?这些都是现代人最为棘手也最为挠头的难题。 

 “小人”的行为特点

小人有啥特点?怕强凌弱,遇到权贵就攀附,遇到弱者就鄙视,被人发现他的心术就遮遮掩掩。所以“小人常戚戚”, 一天到晚把自己搞的都心烦意乱。没得到的,想得到,贪求很多,于是思虑多多;得到后,就得意忘形,同时又怕失去,于是遇到竞争者就喜欢玩阴谋诡计,企图把人家搞下去,阴谋败露后,就找各种留有掩饰,正所谓“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大学》也告诉我们“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小人“常戚戚”的心理根源

对于小人,自己做了一点好事,受了点夸奖,就会到处向别人鼓吹,这都是“福薄”的表现(《福浅只缘喜折腾》),他的“容量”太小了。所谓“君子不器”,我的理解就是君子的气量不是一般的容器可以度量的,无边无际。而小人的容器却很小,心胸容不下太多的东西,所以容易到处得失计较,活得很累。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常戚戚”的根源在哪里?心胸太狭小了!老抓着“小我”不放,这就叫自设牢笼,画地为牢。所以,小人很难睡一个踏实自在的安稳觉。

 

与“小人”的相处之道

建议大家重新品读《论语》《大学》中讲君子与小人行为心理特点的句子,去比照自己的修养,再联系自己身边的君子与小人,这样你就会明白自己是啥人,应该做啥人了,如此,你也就明白了如何与生活中的君子与小人打交道的方法了。

儒家讲“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所以,对于小人,你要防他,但是“防”不等于“嗔恨”,因为他的度量就是这么大,你越跟他计较,他就越得意,因为你陷入了他设的“局”。小人是耐不住寂寞的,总喜欢没事找事干。他自己的世界总是波涛翻滚:得了狂喜,希望大家吹捧;失去了,就惴惴不安,四处找人可怜他。所以,小人活得确实挺累,挺可怜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小人”学佛、修真的困境

小人如果学佛或者学道修真,他会变得更累。一方面,畏惧佛家所讲的“因果报应”;另一方面,又忍不住去做坏事。在生活中,每干一点“好事”,他总是怀着求佛菩萨保佑的“交易”心理,这样是积不了德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德经》),真正的积德是《金刚经》所讲的“不着相而布施”。所以,小人学佛也是白学,佛是不可能保佑自私自利之人的。自私自利的人,内心充满了太多的杂质,满身心都是求佛给他这给他那。如果佛保佑了这些自私自利之人,那“佛”岂不是也不清净、不公正?有这道理吗?不可能的。所以,佛菩萨就是我们那颗公正无私的心,根本不是追逐名利之心患得患失之心。所以,君子与小人,菩萨和魔,本来都是一心所化。比较一下自己平日动的哪些念头偏多,你就清楚自己到底是佛还说魔了。换言之,等到你生命结束的时候,若能回顾、梳理、分类一下今生所做的事情,是无忧无虑的日子多,还是争吵、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的日子多?你就清楚自己在“六道”中的去处了。所以,佛家的经典和儒家的经典都是相通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参悟。

 

大乘佛法所讲的不着相布施,关键在其发心是“忘我”“无我”的,“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太上感应篇》),做事之前,首先会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自然不会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了。扪心自问,无愧于良知。所以,在遇到别人曲解的时候,他沉得住气,只是别人一时不明白。

结合今天所讲的道理,大家再重新品读《金刚经》《心经》,对比《论语》《大学》《中庸》,相信会有更深的感悟。

 

道家智慧看君子与小人之辩

道家的智慧就更深入了,直逼问题的本质,“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折腾啥?你说我对,就对;说我错,也就错,无所谓啊!我们将自己的心比宇宙,比天地,“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时空拉长,“是非”总是太无聊。道家的起点是“不争”,不争衍生出来的道理就是不需要分辨,更不需要争辩,也不需要刻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地万物都源于“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这个“一”,就是儒家所讲的“良知”,就是佛家所讲的“自性”。而道家智慧的人,往往是不问世间是是非非的,表面自私,实际上是无私的。道家的人,一般不喜欢说话,飘飘忽忽,但是做事的执行力超强,该做的事情悄无声息就做好了,做好了也不声张,总让人感觉来去无声。所以,在道家的世界里,无所谓“君子”“小人”,甚至都不需要分辨。“君子”“小人”就是太极,有君子就有小人(正如《道德经》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而君子与小人都源于无极,源于一心,得“一”就是守住良知,守住本原。“塞其兑,闭其户,和其光,同其尘。”道家人,很多时候是“难得糊涂”,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漠视这个红尘世界的运行规律,只是懒得去说那么多,自己过自己的逍遥日子。世间本无事,天天都可以逍遥快乐。但是,要达到这个层次,就要求是大根器了,对于红尘中的是是非非,一看就明白了,一笑置之而已。人无事在心头时,学学列子御风而行,学学神仙腾云驾雾,哪里还有闲工夫趣理会那些无聊的世事?!想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分辨那么多的君子小人,这时候心已经是“醉”了,会把人往下“坠”,于是就“飞”不起来了。所以,道家的学问是直逼问题核心,不讨论不争论,但是这并不是不明白。如果逼到道家发力,就意味着已经是罪大恶极了,于是要显身以替天行道。如水一样,虽是顺势而流,但不要以为它没有力量,蓄水越多,水发的力就会越大。所以,山洪爆发之时,人往往是无能无力的,必须要泄洪。

 

 

透过“儒”“道”看中国式处事

道家是参悟宇宙变化的大势,就是《易经系辞》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万事万物背后有一个大势,是“健”,根本不受人世间所有“小我”的主观意识所转移。所以,道家人直接放下“小我”,直达“无我”。儒家就慢一些,从“小我”到“大我”,然后到“无我”。人都有饮食男女的习性,由这个习性引发出了“小人”,争斗与贪心也就相应产生了。但是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总会有一个理性的声音去扪心自问,将心比心,比如,你饿了,你也会考虑别人也可能饿了;你不喜欢听某些话语,别人也许也不喜欢。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是渐进的,对人的起点要求不高。所以,我们中国的佛与道是互补的,道家是给上等根器的,儒家是给中等根器,而下等根器则就是儒家所谓的小人世界了。所以,有些人不必问,有些事不必管。曾仕强先生曾讲过 “推拖拉”的处事智慧——世间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急着解决就能解决的,双方都在彼此的情绪里面,强行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动而愈出”。所以,中国人处理事情首先要讲究“合情”,大家先静下来,不要造成水火不容的尴尬,冤家宜解不宜结嘛!“和”为贵。

 

生在中土确实是十世修来的福报。水平低一点的,有儒家和佛家的净土宗供我们学;水平高的,有道家,可以直逼问题的本质。清静经言“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搞清楚什么是上德,就可以明白“上士无争,下士好争”的智慧了。

 

 

编者按:

孔子在《论语》中有言:“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很难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而对于小人,很容易被人取悦,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

清人魏禧在其《里言》中也讲到“观人行事须在大处,观人立心须在小处。人大节无亏,小节不足复论。而欺世盗名之人,轻易忽略处露出全副心术,合而察之,人无遁情矣。”在大事上的所为,只能看出一个人的做事能力。而要鉴别一个人的立心如何,则需落脚在“小处”的细节上,因为细枝末节恰恰是“欺世盗名之人”的“轻易忽略”之处,如此方能尽显一个人的“全副心术”。察人如斯,察己更当如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夫子一言,当于行立坐卧处时时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