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排位段位名称:乌海:民生工程 铺就百姓幸福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32:17
民生工程 铺就百姓幸福路 民生工程 铺就百姓幸福路

  本报实习记者 刘朋 摄

  □本报实习记者 温亚楠 马翔宇

  

  “十一五”期间,乌海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实现389亿元,是2005年120亿元的3.24倍。这五年,是乌海市建市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乌海市在教育、文化、卫生、居住等方面条件均得到改善,就业规模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社会保障多方位

  据了解,乌海市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7年开始,2004年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后,又将农区贫困居民纳入到低保范围,先后8次提高标准。目前,保障标准已从每人每月的90元提高到360元;人均月补差由原先的46元提高到如今的211元。

  乌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乌海市就为低保对象中60周岁的男性和55周岁以上的女性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补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为低保对象发放取暖补助、肉食和蔬菜等临时价格补贴。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乌海市在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还大力开展残疾人帮扶工作,对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给予3000元到4000元的补贴。

  “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我们努力做到‘残疾人应保尽保’。目前,已将3341名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乌海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乌海市对于残疾人低保户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由政府承担,目前已为低保残疾人给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30.57万元。2009年增加三级低保残疾人,并将医疗救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元。对于购买廉租住房的残疾人,优先安排在一、二楼居住;在旧城区拆迁改造时,残疾人家庭额外补贴1万元。

  据相关人员介绍,乌海市从2009年起,率先在自治区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活动帮扶残疾人康复,为676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2010年乌海市又启动适龄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项目,投入72万元的手术及康复训练经费,为4名聋儿成功实施了人工耳蜗。

  

  群众医疗参保忙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于‘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通过完善政策、整合资源、强化扩面等措施,形成了市级统筹、城乡统一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参保人数不断增长。”市劳动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民生工程 铺就百姓幸福路

  乌海市人民体育场 本报记者 张建利 摄

  (上接1版)

  

  2000年,乌海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5年实施了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2007年又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此,乌海市在医疗保险制度上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使全市居民都享有了医疗保障。

  据了解,在2009年10月,乌海市就出台了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助退休人员参保。政策规定,退休人员只需一次性缴纳5500元医疗保险费即可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如今,乌海市通过调整相关政策,使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医疗费用负担明显降低。与2007年相比,职工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由原先的60%提高到现在的85%,最高支付限额由13万元(包括大额医疗保险)提高到28万元,特殊病种由6种扩大到20种;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由18岁以上居民3万元和18岁以下居民7万元统一提高到9万元,特殊病种由4种扩大到10种,参保居民生育费用一次性报销1500元。

  同时,为了提高农区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乌海市将新农合与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在一起,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从2009年起,参加新农合的农区居民全部享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职工医疗保险持卡购药价格高于现金购药的问题,乌海市对个人帐户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极大方便了群众。

  据悉,为了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乌海市将宁夏自治区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石嘴山市人民医院纳入到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并与这两所医院实行异地即时结算,参保人员出院只支付个人应自负费用,其余部分由医保部门与医院结算,方便了群众就医。

  

  老有所养顺民意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乌海市养老保险改革,当时统筹范围仅限于国营合同制职工。从1991年开始,乌海市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目前,除城镇(农区)居民养老保险尚未开展外,乌海市已从政策上做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

  记者从乌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了解到,从2005年开始,乌海市连续6年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了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待遇逐年增加。为减轻企业退休人员负担,2006年起,乌海市由财政支出为全市离退休人员发放取暖费补贴,2006年为每人每年补贴264元,2008年调整为440元,2010年调整为650元。从2009年4月起,给市属及神华两矿业公司企业退休人员病亡遗属增加了生活困难补贴。

  同时,乌海市委政府积极解决对于企业转制、破产、解散等原因导致多年沉积的部分未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历史遗留问题,从2008年开始,累计参保15167人,其中办理退休12960人。

  据相关人员介绍,乌海市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10年,乌海市将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了并轨,并轨后农垦企业职工和城镇企业职工可享受同等养老保险待遇。

  据悉,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征迁居民养老保险工作,2010年起乌海市政府出台了城乡一体化征迁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对2009年12月31日前取得乌海户籍,年满16周岁以上的,海勃湾黄河库区水利工程移民、旧城改造搬迁人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搬迁居民及符合条件的其他居民均可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乌海市政府还出资帮扶未参保的生活困难职工中的残疾人、精神病人和享受民政优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每人可享受1万元补贴。

  乌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妥善解决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原海勃湾、乌达矿业公司和乌海市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困难问题,2010年起市政府对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乌海市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缴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实行补贴。预计享受人数约29323人,年需补贴6475万元。

  

  保障住房建设快

  乌海市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投入26.8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139套、24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6894户,低保无房户全部实现实物配租,发放租金补贴357万元,15平方米以下低保户住房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全市已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有6项,包括廉租住房、煤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和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记者从乌海市住建委了解到,截至2010年8月底,乌海市17154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开工率52%,各类拆迁建设工作稳定进行。

  其中,廉租住房开工建设1500套、65.95万平米,开工率100%。煤矿棚户区已拆迁6134户,拆迁面积43万平米,开工建设7490套、45.7万平米,开工率40%;近日开工5282套、37万平米,开工率将达到67%。城市棚户区已拆迁4349户,拆迁面积39.8万平米,开工建设3100套、29万平米,开工率61.3%。国有工矿棚户区已拆迁4133户,拆迁面积29万平米,近日已达成协议,准备拆迁1320户,已开工建设4698套、33万平米,开工率达到66%。林业棚户区开工建设166套、1万平米,开工率100%。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已和实施企业签订了200套改建协议,完成率100%。                  

  

  医疗基础设施全

  近年来,乌海市为了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重大疾病的救治问题,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发生,2008年市委、政府在当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目前,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3453万元,支出2132.77万元。自2005年开展医疗救助以来,已累计惠及低保对象和边缘特困群众8.4万多人次。

  为了确保 “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承诺落到实处,乌海市民政部门对贫困大学生的一次性救助金标准从本科生每人2000元提高到2500元,专科生每人1000元提高到1500元。六年来,乌海市共筹集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327万元,对1568名当年新录取的贫困大学生发放一次性救助金252.5万元。

  据民政局资料显示,2010年,乌海市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每人每年6000元,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每人每年4000元,孤儿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和800元,供养水平列自治区第一。对因患重大疾病、遭遇突发性天灾人祸的特殊困难家庭,给予每户500~2000元的一次性特困临时救助金。自2003年以来,乌海市已累计为935户特困家庭发放救助金96万元。

  近些年,乌海市不断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并日趋完善。滨河区规划建设的16700平米的蒙中医院,建筑面积20845平方米的乌海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6万平方米的综合楼,44000平方米的乌海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相继开工建设,有的已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和精神卫生中心正在积极规划搬迁改扩建,并先后建成了乌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和市人民医院流感监测哨点医院。

  据了解,乌海市投入大量资金先后为乌海市人民医院、蒙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购置医疗设备,积极促进百姓医疗水平的整体建设。

  

  优抚补助政策广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乌海市市政府目前已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凡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现享受标准为基数,每年以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定比例增长,其中,在乡红军老战士、在乡革命伤残军人(包括伤残民兵民工)、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各增长50%。城乡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增长25%。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乌海市各区也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6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补助,80岁以上每人每月增发50元的长寿健康补贴,每年都要为重点优抚对象免费进行一次体检,还要发放500元医疗卡。

  据悉,乌海全市近几年累计支出优抚资金875万元,为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262.5万元。2009年又将165名未参保的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乡红军老战士和一至六级伤残军人按离休待遇给予医疗保障。

  目前,乌海市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普遍达到或高于自治区规定标准,实现了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步增长。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也大幅提高,义务兵提高到5.2万元;一期士官提高到5.8万元;二期士官提高到6.5万元;三期士官提高到7.2万元;同时,伤病残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标准,根据以上述标准为基数,从七级起每高一个伤病残等级增加4000元。

  

  教育就业落实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0年上半年,乌海市落实各项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惠及不同教育层次的广大学生。其中,乌海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139.3万元(中央111.5万元,自治区13.9万元,乌海市13.9万元),共计1859人享受到此项政策;中职学校国家免学费金额151万元(中央95万元、自治区56万元),享受人数达到1496人。并对高中阶段低保家庭的学生实施免学费、教材、住宿费等金额共计123万元,享受人数达1191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享受“四免一补”政策 ,2010年共计有54000多人受益,免补资金共计1792万元。

  继教育之后,就业成为近年来社会上最大的民生问题。

  据了解,乌海市近年来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又相继两次调整制定了更加优惠的相关配套政策。从2004年起,乌海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

  2008年,乌海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由此,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全面展开。

  乌海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乌海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登记失业人员在各类企业实现就业24554人;就业再就业培训2373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22.5万元,扶持和带动了6161名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和自谋职业;创业培训6027人,成功创业3975人,带动就业10814人;帮助 2576名就业困难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就业;为5788名“4050”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社会保险补贴。

  据悉,乌海市财政支出58%用于民生事业,承诺为民所办十件实事全部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将是乌海市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