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图大师在哪里渲染:央企的万亿红利为何与我无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51:37

央企的万亿红利究竟哪儿去了?
据《新京报》报道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0年央企利润历史性突破了万亿大关。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去年的利润总额1131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5621亿元。去年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测算值是600亿元出头,比2009年的315亿元增长近一倍,这主要是因为上交红利的比例提高了。
不过,也许你和我一样,对于央企的万亿红利可能没有什么感受。我们几乎所有的吃喝用度,都来自于我们微薄的工资,并没有任何人在此之外,给我们额外的好处。
那么央企赚了那么多钱哪去了?为什么全体国民没有享受到央企的利润成果?对于该质疑,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它的利润,内部人是不可能分掉拿走的。这几年,国家处于高增长时期,财政增收还很大,但今后不可能永远这么高,而且中国还将面临进入一个老年社会的问题,到那个时候,需要钱的时候,我相信这笔资产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对于这种回答,笔者颇不敢苟同。人民的储蓄,人民随时是可以取出来用的,就算存长息,那利润也是自己的;但是国企的红利,就像是人民的一个大饼,看得见,摸不着。“人民”所有,但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所有,最后可能还是归管钱的人所有!这笔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央企本身一样,实质还是一种“所有权模糊”造成的使用主体不明!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垄断性企业,用的是国家垄断性资源,包括市场,资金,政策,设备,劳动力,以及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但是,这些企业又是如何“上缴”红利的呢?去年年底,财政部下发文件,从2011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央企上缴红利比例分别调高至15%和10%,并将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也就是说,还有85%和90%留在央企内部作“发展资金”使用。
那么这笔巨大的发展资金又流到哪儿去了呢?公众为何没有享受到?邵宁表示,这些钱大部分通过再投资,变成了央企新的净资产。比如说,2006年至2009年国有资本收益1686亿元主要用于以下五方面:一是支持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出221亿元,占13%;二是支持中央企业重组支出908亿元,占54%;三是支持中央企业灾后重建支出305亿元,占18%;四是支持中央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支出249.7亿元,占14.9%;五是帮助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出2.3亿元,占0.1%。
这些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由国资委安排,但需要向财政部报批审核,一些重大项目投资则需要直接由国务院批准。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中,情况好像并非完全如此:
比如说有些资金被企业职工“分享”。就在不久前,湖北恩施电力公司分红6亿元人民币,400多名电力公司职工一跃为百万富翁,多者获利达千万元。尽管存在究竟是“入股分红”还是“个终奖”的争议,但是,恩施电力公司属于湖北省电力公司代管的国有企业。 按要求恩施电力公司职工应在2009年1月之前就清退或者转让股权,但事实上却在“意见”印发后近3年才完成退股。2008年1月,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电监会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意见”指出,电力职工持股,由于操作不规范,已引发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利润转移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这个事件其实只是央企职工“分享”国有资产的一个个案而已。水电油气盐烟,这些所谓的国企垄断行业,哪一家又不是牛皮哄哄!
比如说有些资金被高管“拿走”。邵宁称,在国资委建立前,央企高管的薪酬是企业自己定的,没人管。国资委建立后,建立了一套薪酬的管理办法。央企高管的薪酬管理办法是半市场化的,一方面依据企业考核结果,同时参照社会水平,其实际薪酬水平比社会同类岗位要低。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高管的岗位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央企高管又不是完全的市场人,对他们的管理还有很重的行政色彩。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央企高管用的是国家垄断资源在经营,而一些市场化的企业则完全是靠自已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这样的高管怎么是一回事,这样高管的年薪怎么能与私企的老板相提并论?
比如说参与市场“炒作”。2010年3月18日,为应对房价高企及多家央企成为“地王”,国资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必须退出房地产业务,并要求这78家央企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其实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退出。央企介入房地产业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是央企的使命是为国家重点产业和行业掌舵,为国民创造更多的价值,央企介入房产行业,用“人民”的资金,购买“地王”,推高房价,让“人民”买不起,这也是为人民谋福利吗?
比如说海外亏损。近年来,众多央企走向海外,海外项目亏损事件频有发生,如去年中铁建在沙特项目上出现41亿元亏损。据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以2009年为例,央企境外资产总额占其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的利润占其利润总额的37%。
邵宁表示,国资委对于海外资产出现流失以及海外项目亏损的态度与国内一致,“是企业就要挣钱,就要对股东负责,海外不能亏,境内也不能亏。”对于海外出现重大资产损失的事件,国资委会查明原因,并追求相关企业负责人的责任。邵宁同时表示,国资委对于如此庞大的资产监管还缺乏经验,如何监管对于国资委是一项新课题,国资委的相关监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办企业就有风险,就有可能亏损。这一点人人都能理解。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人民”所有的国有企业,“人民”却往往不知道在如何运转,在如何投资,在如何收益,在如何分配,在如何用人,在如何。。。。。。一言一弊之,国有资产管理不透明,所有者的人民群众不知情!
都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在很多方面,其实大多数群众是“睁眼瞎”,比如说国企红利,没有人算账,没有人汇报,他们当然要质疑,当然要追问,但是这种质疑和追问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