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男之桃花期 迅雷:新兴产业不需要央企制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25:09
 
六成央企在新兴产业“跑马圈地”
国务院确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去年9月份,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这些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也有助于改变当下中国以资源和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据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到2020年,这一比重要到达15%,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央企新兴产业“跑马圈地” 六成央企杀入
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央企,在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后,可谓是纷纷杀入。在新城产业领域"跑马圈地"。 例如在新能源行业,近年来国内几大电力央企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趋之若鹜。在中国2010年举行的280MW光伏特许权招标中,中电投集团以最低上网电价报价包揽了此次招标的全部13个项目。其他电力集团则纷纷在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争相抢占资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石化则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下游业务,已经试水加油站兼营电动车充电业务。而凭借其手中的近3万家加油站和强大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几十年以后,当电动汽车成为主流,中石化或仍将与中石油共同垄断这一市场。此外,中材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在扬州打造新光源产业基地,把其子公司扬州中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培育成为新光源行业领军企业。目前,中国现有的121家央企中,除了实力规模稍微弱小的少数企业,剩下的约100家央企中,基本都对新兴产业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已有明确动作的央企接近六成。
民企进入门槛高 继续充当配角
不难看出,因为有着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优势,新兴产业战略规划实际上是为央企转型量身定做,虽然国务院也出台了开放垄断领域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缺乏实质性的落地政策,民企机会依旧非常有限。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表示,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应同时进军,大小共赢。虽然中小企业也有资金不足、规模小等局限,但也具备很多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经营手段灵活、创新动力大等。实际上,虽然新兴产业前景看好,但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普遍担心央企的资金优势和政策优势给民企留下的空间有限,加之进入的门槛过高,只能选择充当配角,采取与央企合作的方式进入。如新能源产业,无论是陆上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还是光伏特许权招标,中标企业无一例外出现国企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局面。对于民企而言,门槛显而易见,他们不像国企那样"不差钱",也没有能力去冒着短期亏损的风险投资。而央企则以超低价中标击败民企一再扩大投资版图。
2009年底,央行曾对六大过剩行业贷款进行调研,其中隶属新能源范畴的多晶硅和风电设备名列其中。
新兴产业不需要央企制造
新兴产业尚不成熟 央企大跃进式进入风险大
虽然中国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并鼓励央企进入,但投资的风险同样存在。新兴产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仍不够成熟,投资耗资大,回收周期长,产业投资的盈利状况尚不容乐观。而央企扎堆进入,一旦投资失败,损失的是国家的钱。但是,对于央企而言,长期以来的思维却是,赚钱是自己的业绩,亏了则是国家的,即使亏了也有可能获得更多补贴。
在这种思维下,在新兴产业"跑马圈地"对于央企而言成了"不抢白不抢"的划算买卖。于是央企纷纷豪赌新兴产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2009年底,央行曾对六大过剩行业贷款进行调研,其中隶属新能源范畴的多晶硅和风电设备名列其中。此外,由于风电运营商上网难,导致国内风电近三分之一发电能力处于闲置状态,这造成了订购的风电机组积压在厂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风电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
对于央企投资的风险,国资委加大了央企投资新兴产业的考核力度,但是,从根源上分析,央企与民企相比依旧缺乏主人翁意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民企则是自负盈亏,任何投资都要考量收益,这相对于央企而言,更加灵活。所以,国家应出台更多扶持民企进入新兴产业的政策,利用起民企的优势。
央企有政策资金优势易形成新的垄断
央企进入新兴产业有着政策和资金上的优势,而这也导致极易形成新的垄断。目前,中国的电信、石化、电力等行业被央企高度垄断,而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这些央企纷纷进入,同样也很难给民企留下空间,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依旧是几大电力集团的天下,并且即使有民企进入,因为电要上网,同样要受制于这些电力集团。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而言,现在这两大石化巨头垄断着中国绝大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油站业务,而一旦电动汽车成为主流,他们凭借加油站数量、位置上的优势,相对于民企更容易经营电动汽车的充电业务,形成新的垄断。虽然目前加油站发展充电业务还有一些技术壁垒,但技术总有成熟的一天,而对于民企而言,连发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平台都没有,谈何发展?所以,要打破国企的垄断地位,并非允许民企进入新兴产业这么简单,民企的起跑点远远落后于央企,要让民企获得发展空间,必须打破旧有的垄断体制。
央企扎堆新兴产业 挤压民企转型空间
新兴产业战略规划,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次转型的机会;对于央企而言,是一次改变企业产业结构、主营业务和盈利模式的机会;而对于民企而言,则是转型升级和进入高端领域的机会。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央企的过度强大和政策上的优势,很难让民企获得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以来,民企的地位一直低于国企和外企,这也是造成国富民穷的原因之一。而民企发展的艰难,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民间多年积累起来的社会资金缺乏出口,投资实业搞民企太艰难,于是投资到房产、股市,助推泡沫。而借国家扶持新兴产业之势,民企若不能成功转型,不能进入这些领域,其生存或将更为艰难。而对于国家而言,若新兴产业战略布局只是让央企从已有的垄断向新领域的垄断转型,那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缺乏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毕竟新兴产业是全球性竞争项目,需要技术、人才、创新等方面的支撑,而这些都是习惯了老大思维的央企们的短板。(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依旧是几大电力集团的天下,并且即使有民企进入,因为电要上网,同样要受制于这些电力集团。

新兴产业的发展,关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央企有着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极易形成新的垄断。而新兴产业是全球性竞争项目,央企的垄断将使中国在这些领域缺乏国际竞争力。而对于民企而言,新兴产业也是一次转型和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机会,政府应该给民企更多的空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