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尔v领短袖t恤男:甘肃创新旱作农业耕作技术:旱地如何变“粮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18:08

  在年降水量仅有三四百毫米的旱作区,原先好年成也不过200多公斤的亩产量,现如今亩产却能达到500公斤以上,低产旱地变成了新“粮仓”。这不是神话,它就发生在甘肃干旱地区,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十年九旱,干旱频发,面对常态化趋势的旱情,甘肃在“靠天吃不上饭”的旱作农业区顺应天时、遵循科学、依靠勤劳,不断创新耕作技术,探索出我国旱作农业区粮食丰产稳产的革命性耕作体系,终变旱地为“粮仓”。

  昔日低产旱地今成新“粮仓”

  曾饱受饥饿之苦的通渭县李店乡祁咀村老人祁俊清没想到,还是那些旱地,过去种植的粮食填不饱肚子,如今却有余粮出售。2009年,66岁的祁俊清第一次卖粮,且一卖就是5000公斤。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是一个以干旱著称的县,过去农民家中少有余粮。如今这里的农民也有余粮卖了,这缘于一项新的旱作农业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简称全膜技术)。今年,祁俊清家计划再运用这一技术种植10来亩玉米,在去年秋季就早早铺好了地膜。

  通渭县县长令续鹏介绍,通渭县2010年降水量仅有300多毫米,但当年种植的86.7万亩全膜玉米平均亩产仍达500公斤以上,通渭县粮食总产也因此再创新高。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2010年,甘肃省推广全膜技术种植玉米893万亩,平均亩产达606公斤,生产的粮食约占甘肃粮食总产量的56.5%,而全膜玉米的种植面积仅为甘肃粮食播种面积的约1/4。另外,全膜玉米每亩还能生产秸秆上千公斤,这为发展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带领甘肃农技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这项技术的正是杨祁峰,他说:“运用全膜技术种植玉米的主要是旱地,这些地过去主要种植小麦、糜子等作物,好年成也不过200多公斤的产量。全膜技术令这些低产旱地变成了新‘粮仓’,如今这一技术在甘肃周边省份也得到认可和推广,并运用到马铃薯等作物种植中。”

  被干旱逼出来的创新之路

  全膜技术的出现、运用,与甘肃黄河以东地区干旱的频发密切相关。

  甘肃年平均降水量为307毫米,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降水不足,又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干旱频发。杨祁峰说:“在甘肃,干旱其实已不是一种偶尔发生的灾难,而是一种自然条件。”

  目前,甘肃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这些旱地主要集中在甘肃黄河以东地区。杨祁峰说:“这些旱地天上水不足,地下水太深太苦,河水太远,远距离高扬程输送,山区农民用不起,这迫使我们走上旱作技术创新之路。”

  所谓全膜技术,是指在当地雨水丰富的雨季过后,在地表起大小双垄,用地膜将土地全覆盖,然后在垄沟打一些渗水孔,待到来年种植时节在沟内种植作物;另外也可在土壤刚刚解冻的初春覆膜,但效果不如雨季过后的秋季覆膜好。

  由于增粮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投资不大,这一旱作农业新技术很快得到了甘肃省的重视和大力推广,也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在2006年、2007年小范围示范推广的基础上,2008年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约290万亩,2010年达到1048万亩,其中运用这一技术种植玉米893万亩,今年甘肃计划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

  技术创新化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全膜技术令甘肃“靠天吃饭”的旱作区粮食生产更可控,也使当地抗旱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

  近期,甘肃河东部分地区又出现较为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但秋季已覆膜的耕地墒情较好。杨祁峰介绍,近日,他前往榆中县连搭乡石头沟村检查旱情,监测仪器显示,一般露地含水量仅为6%-8%,而按全膜技术要求已在秋季覆膜的耕地含水量为18%-22%。

  杨祁峰说,全膜技术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了诸多科学原理。全膜和半膜、不铺膜相比,能更好地抑制水分蒸发;在秋季雨水多的季节覆膜,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秋季集中降水的特点,更好地留住水分;起垄,打孔,可以通过膜面将微小降水汇集渗入孔内,供作物吸收。这一技术能将水分的利用率提高到70%-80%。

  这一技术还具有增温增光的效果,因此,单方水产生的效益更好。据甘肃农业科技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1亩地1毫米降水最多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而利用这一技术可达到2.2公斤。另外,一次覆膜,如果培肥好,可免耕种两茬,省工省力。

  正是因为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这一技术出现后,很快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及当地农牧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视。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曾专门就这一单项技术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称之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省长刘伟平在最近的三年里,曾6次组织全膜技术推广现场会。

  全膜技术投入小,效果突出,农民易于接受。甘肃发展全膜技术的实践,为抗旱带来了新的启示--重视并积极创新农业耕作技术,是抗旱措施中不容忽视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记者朱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