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尔瑜伽服套装:珍惜“军报记者”这块金牌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9:31:13
珍惜“军报记者”这块金牌子


江宛柳


  一、珍惜我们的话语权

  地方记者对自己的职能有各种各样的诠释,比如:“记者就是一个通风报信的人”、“记者就是讲故事”、“记者要先学会质疑”等等,这对军报记者来说,只是一部分。我们军报记者有一项重要职能———工作指导,这是军委机关报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不论我们是否自觉面对,只要你署名的稿子见报,对军队建设就是一种舆论引导,你就肩负了这项使命。

  有了一份权力,就有了一份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所以我们进入军报之初,就会记住军报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军报记者应该站在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军报记者不仅要具备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还应该具备战略眼光,具备从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上想全局、谋大事、看长远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以鸟瞰全局的宏观视野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瞭望者。

  1、不被通讯员牵着鼻子跑,确立独立的话语权意识。

  军报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少不了和部队通讯员打交道。通讯员提供的报道线索,不少是本单位的工作成绩。其稿子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本单位是新闻,在全军是旧闻;在本单位是成绩,在全军可能不值一谈。所以,军报记者必须用自己的脑子独立思考问题,对各种各样的线索有清醒的判断力,并用自己的嗅觉去发现新闻线索。我调进军报之初,很幸运地赶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起步。从海军记者站到总后记者站,再到军报记者部机动组,我更多地从全军角度关注改革:军事训练改革、后勤保障改革、政治工作改革,以及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人物。我独立发现采写了第一批飞行员舰长中的佼佼者柏耀平、全军政工网第一个开拓者姚戈……这些人物在改革中都有着开创性与启示性的意义。总政宣传部在首次对全军一线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宣传方案调研时,在海军东海舰队看到了我写柏耀平的送审稿,确定将柏耀平作为全国重大典型推出。

  2、不被一些思维定势套住,清醒地使用话语权。

  我们曾经有一种说法:好稿出自基层。这个观点在过去信息封闭的时代可能是正确的,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现在看就有些片面。其实好新闻并不以这样的层次划分,基层、高层都有好新闻。特别是驻总部记者站和机动组记者,尤其需要把握好新闻的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我们的报道不仅有指导基层工作的任务,也有影响高层决策的责任。我在总后记者站写过很多后勤保障改革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中,包括对高层的新决策、总部职能部门新政策的解读,对基层部队具体实施中经验与难点的调查,是高层与基层的互动,是一项改革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从决策到实施再到政策完善的发展调整过程。比如《从长城小区看房改前景》、《破解军队职工分流难题》等,都是对我军后勤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度调查分析及前瞻,是基层官兵、高层领导都关注的问题。这些被报社评为优质稿、被总后司令部以文件形式全文转登的稿件,都不仅仅出自基层。

  3、不被过时的舆论左右,敢于作出预见性的判断,不负我们的话语权。

  在改革进程中,很多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有时从基层开始,从某个具体单位、具体的人开始,尚未形成高层共识和相关政策时,就需要媒体从军队建设发展的大趋势作出预见性的判断,给予充分的舆论支持。

  全军政工网建设,我跟踪报道的10年,是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从无到有、发展成长的10年。1996年,互联网在中国刚刚起步,大多数人还不知网络为何物,我军内部互联网建设更是空白。我偶然发现,海军政工研究室的姚戈在钻研军队政治工作计算机联网,但周围很多人不理解他,甚至说他不务正业。而我感到,他正在做着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我开始密切关注。今天回头看,那就是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的第一粒火种。1998年2月26日,海军政工网成功联网,我在现场发了消息《我军建成第一个政工互联网》。到2006年,全军政工网已经从总部联到所有的基层部队。我采写的调查与思考《政工网触动了我们什么》、系列现场报道《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记者观察》,从网络怎么建、怎么用,到有了这个全新的信息平台后,军队各级干部如何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我军政治工作如何科学高效,每一步都有记录。最初几年,也有人劝我:别再写这种稿子了,没啥意思。但我看到的是,在人类生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网络的建设,让曾经习惯封闭式管理的军营,突然进入了信息开放的新环境,基层的民主渠道被大大拓宽,我军传统的管理模式、教育模式,特别是许多传统的观念受到了挑战,一些部队还没有对此做好思想和人才准备,太多问题需要探讨和引导,军报记者不能失语。这10年中,我一边调研、报道,一边跟着网络的发展学习新知识,努力在我军政治工作步入信息时代这一进程中,做好一个见证者、记录者,更做好一个参与者。

  4、不只跟在后面鼓掌,更要以洞察的眼睛与新事物同步,建设性地用好话语权。

  国防生制度,是我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人才建设,是兴军之本。这个新事物一出现,全军上下就高度关注,一片叫好。但每个新事物的诞生,都会伴随着艰难与困惑。对此我们记者心要热,头要冷,我们的声音不只是跟在后面鼓掌,而应该与新事物的生长同步,用洞察的眼睛去观察和剖析发展中的问题,为国防生制度的顺利实施营造舆论环境。

  作为国防生制度首批试点院校的最初成果,清华大学首届国防班2004年毕业了。清华学子,是大学生中的一流人才,他们能否在军队健康成长,无疑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导向。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开始关注他们迈向军营的第一步,写了通讯《火样的年华,火样的激情》。但我发现这仅仅是那些学子一条艰难成长之路的开始。激情过去,就有了痛苦、矛盾、彷徨。他们该怎样闯过艰难破茧羽化?我们的军队能否保护好他们从军报国的热情,并让这美丽理想高高飞翔?我和几届清华国防生都保持着联系,成了他们的大朋友。我到部队调研,了解他们怎样战胜自己一步步融入部队;部队怎样引导、帮助这些大学生干部克服艰难与挫折,怎样摸索并建立适应他们生长的新机制,开拓他们在军营的成长之路。我还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以供他们在国防生培养教育中参考,并陪同他们到国防生所在的作战部队走访交流,倾听他们与基层部队的直接对话。2007年,清华大学首届国防生毕业3年,军报以整版篇幅刊发我采写的调查报告《艰难而自信的成长》。这篇报道被许多大学网站转贴,被总政干部部收入全军国防生教材《中国国防生》一书。作为记者,我努力用自己的话语权与信息优势,在国防生、部队和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力争让国防生培养这个接力赛的每一棒都衔接得更好。

  二、关键时刻上得去

  今天,与改革前沿同样是我们新闻制高点的,是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前沿。而这个前沿,又恰恰是媒体大战的前沿。虽然新闻竞争决不是单纯的记者与记者之间的竞争,它是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的抗衡,但记者是这种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我们军报记者经历了许多突发事件、重大任务的报道。我的感受是,记者关键时刻要上得去,除了要有不怕吃苦、不惧艰险的精神外,还需要有抢占信息、协调关系、适应环境、解决困难及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

  1、组织能放心让我上去。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是我军首次组织并参加的与外军联合跨国界军演,也是军报担负的一次探索性的重大报道任务。社里派我任前方报道组组长,我知道这是报社对我的信任,是对我能力的肯定。派到前方一线报道组的人员都很强,这给完成好任务打下了重要基础。如果社里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也就不会有后面上得去的经历。

  在军演前线一个月中,我们确实遇到的都是新情况:这是此前从没有过的规模最大、动用装备数量最多的联合演习,演习场区域大、距离远,演习内容复杂,演习方案不断调整,两国语言沟通有障碍,多军兵种部队采访难度大,四总部及各大单位保障人员多、协调难,保密性强审稿制度严格,困难非常多。这实际上对前方报道组是一个应对重大任务的全方位的考验。我们全组人员默契配合,群策群力克服困难,调动人脉协调好多方复杂关系,一路闯关夺隘。在后方全力支持下,我们做好了所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圆满完成军演报道任务。

  2、自己要有能力上得去。

  突发事件的新闻往往是没有规律的,事件的发展也会打破常规思维,新闻报道几乎不可能依赖总部协调和事前策划。2003年抗击非典,就是无先例可参照的重大突发事件。当时我任军报驻总后记者站站长,抗击非典宣传我责无旁贷。我除了自始至终坚守非典一线采访,还抢在新华社、央视之前抓到了重要的独家新闻《全军紧急选调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决战非典》。这个消息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在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党政军高度的团结统一,和这种团结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同时极大地稳定了首都和全国人民的心。

  能在那样特殊的情况下抢在其他媒体之前占有信息,需要平时许多积累,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敏感性肯定不能缺,还需要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比如我从总后卫生部获知北京各大医院医务人员全面告急、请求军队支援的信息后,立刻觉察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新闻线索。得知总后请示从全军紧急抽调医务人员的报告已送交军委,我推测军委批下来不会慢,因为北京形势严峻。果然第二天报告批示就下来了,速度之快是空前的。在平日工作中我与总后各业务部门建立了互信和友谊,他们会把许多内情告诉我,我因此能在第一时间赶到301医院与304医院医疗队出征现场采访。此外,还有全社的支持配合,编辑快速编发,夜班全力整合,头版头条大字标题并配我在现场拍的图片。见报当日,全国几乎所有大媒体网站及国外众多媒体网站都迅速转发,以此拉开了全世界媒体关注小汤山医院决战非典的序幕。

  3、上得去,不仅是看吃苦精神,更是看你的稿子。

  重大军事行动特别是抢险救灾,记者随部队采访会很艰苦,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许多困难,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但我不赞成给记者打艰苦分,因为不论是军人还是记者,能吃苦应该是最基本的素质。记者如果仅告诉大家自己多么辛苦、多么艰苦,却拿不出过硬的稿子,那么辛苦、艰苦都没有任何意义。在战争中,指挥员下达作战命令后,要的就是胜利结果,你用什么战法打赢,是你的事。战场的通则是不问耕耘,只问收获,中外媒体大战的战场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说“上得去”,包括抓得住,写得好,传得回。

  去年抗震救灾后期,我随武警水电部队的专家组乘直升机上唐家山,能在北川抢险时就早于大多数媒体获得唐家山的信息,能在众多记者上不去直升机的情况下挤上直升机,能在山上没有信号、自己没有装备的条件下把消息发回,能在各类媒体无处不在、电视昼夜直播的抗震救灾一线,为军报抢到一篇有价值的独家报道,是我作为军报记者感到比较欣慰的。

  三、在浮躁的时代不浮躁

  浮躁是媒体的时代通病。我要求自己力戒浮躁,坚守自己的采写原则:不到现场不写稿,用第一手素材写稿,把采写对象理解透了写稿,不在通讯员写的稿件上署名。

  扎实的采访是写好稿的基础,我信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原则。

  1、不受“大呼隆战术”干扰,做到独立采访。

  重大典型宣传,基本都是打“遭遇战”。采访统一组织,材料统一提供,见报时间统一协调。典型所在单位往往组织“大呼隆”式采访,很难给记者留出独立采访的空间。我不喜欢这种采访方式。但驻站记者这是“必修课”,你必须在这种方式下想办法写出好稿。

  2000年宣传曹雪涛,是我到总后记者站宣传的第一个典型。总后宣传部组织中央媒体采访团到二医大,先发材料、通稿,然后组织“记者招待会”式的集体采访,告之曹雪涛非常忙,见曹雪涛只有这两个小时。即使这样,我还是准备了很多细致的问题,我也担心这样的采访会让军报的思路成了资源共享,但我不得不珍惜这个机会。而我更需要与被写对象有独立的思想交流。会后我找曹雪涛,预约单独采访。可能是我在会上的提问得到曹雪涛的共鸣,他欣然答应在百忙中挤出几个小时和我谈。这样我就占有了很多独家的东西。曹雪涛的宣传,我们军报很成功。

  2、发现了有价值的线索,再难也要到现场采访。

  2003年,我跟随总后工作组到青藏高原调研,偶然听兵站部领导说起,这儿有个扎根高原28年、为中国西部能源大动脉格拉输油管线建设贡献大半生的高级工程师姚志祥,我觉得这个人物很了不起。但是他的单位在海拔3000多米的格尔木,我去格尔木找他,他又去了海拔4000多米的沱沱河兵站抢修工地。他在兵站部是个老先进,找他的材料不是没有。但我要读懂他,理解透他,就得到他的环境里去,和他面对面。我在格尔木把他周围上上下下的人、包括家人都采访了,又冒着严重的高原反应上到沱沱河兵站施工现场采访他,和他作了长时间的交谈。我终于搞懂了他为什么把自己的人生交给那样艰苦偏远的高原却特别快乐,而且非常享受这份快乐。当时正值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我写了长篇通讯《一个在西部找到快乐的老大学生》,发表在军报二版,还配了我在沱沱河施工现场为姚志祥拍的照片。总后领导和机关通过这篇报道加深了对姚志祥这个高原知识军人典型意义的认识,报请总政将姚志祥作为全军重大典型推出。

  3、不偏听偏信,在深入细致的采访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人物,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鲜明的创新精神,又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有时也会引起非议。

  宣传海军西沙水警区政委陈俨,是社领导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但还没采访,我就听说部队对他有争议。这些议论对还是错?只有采访之后才能下结论。我和司彦文从大连舰院到北京、广州、三亚、西沙一路采访,陈俨当时工作的单位、以前工作的单位、他在海军范围的政工学员班讲课的课堂,都采访到了,光笔记本上记录的采访对象就有100多人。同时,我们和陈俨本人谈,和西沙水警区机关及各小岛的官兵谈,包括很多退伍到地方的老兵,找回来谈。听陈俨给官兵讲课,看他组织部队活动。不只是了解他做了什么,更注重了解他怎么做,为什么做,其中就包括他的知识结构、发展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语言方式、情感方式。采访结果证明陈俨非常值得宣传,他在基层政治工作上的创新和实践给我军今天的政治工作改革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见报后的稿子,是有说服力的,既维护了陈俨这个典型的可信性,也维护了军报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有朋友说我,在新闻速朽的时代,你还这样花工夫采访!我认为,不论什么时代,新闻的真实准确都是不过时的,所以深入、扎实、踏实的采访精神也是不过时的。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记者部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