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手电官网:【红楼探轶】四姑娘乞食作尼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4:06:01
四姑娘乞食作尼姑
辽宁师范大学梁归智教授

贾惜春在十二钗中排在第八,与贾迎春一对。显然,作者给她们的定位是不如前六钗的,迎春懦弱,惜春孤僻,都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另外她也缺乏文学方面的才能,成立海棠诗社时,李纨就提出,自己和迎春、惜春不能作为写诗的主力,而是“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小说中又描写“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探春等也知此意”。总之,在十二钗中,惜春是相对逊色的一个。
惜春本是宁国府的小姐,因为一出生母亲就去世——可能是难产一类,贾母让王夫人抱到荣国府养活,从此就长期在荣国府生活。父亲贾敬一心在城外修道,哥哥贾珍和嫂子尤氏对她也不关心。所以她虽然是贾府的正牌小姐,在荣府却又是一种寄人篱下的情况,各方面无形中都受到忽视。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开夜宴庆祝,黛玉、宝钗、宝琴、湘云、李纨、探春都来了,只有迎春和惜春被遗忘。
前八十回中多次只说惜春年龄小,往往一笔带过。比较重要的故事,一是刘姥姥游园后,贾母让她画大观园行乐图,因为她有画才,但这幅图似乎直到第八十回也没有画完;二是抄检大观园后,惜春无情而固执地撵走了只犯了小错误而自幼伏侍自己的丫鬟入画,并和嫂子尤氏吵闹,表示要从此断绝和宁国府的关系,所谓“矢孤介杜绝宁国府”。这一回中惜春的故事占了半回篇幅,算惜春的“正传”,与迎春也占半回的“待遇”是一样的。
惜春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这在第五回的“册子”判词和《虚花悟》曲子中有明确的“谶语”。她的“册子”上“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虚花悟》曲子中说“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所谓“将那三春看破”,隐喻她的三个姐姐元春、迎春、探春,后面的“夭桃”和“杏蕊”正突出作了皇妃的元春和海外王妃的探春,“日边红杏倚云栽”——杏花正是探春的象征物。三个姐姐表面荣华实际悲惨的结局启示了惜春,激发了她原有的孤僻个性,于是决意出家当尼姑。
小说中涉及惜春的几次描写都和她未来当尼姑的结局暗相联系。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就设置一个情境,让惜春和尼姑智能儿在一起,接了花就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戴在那里呢?”贾元春归省时作诗,惜春作的诗多是超尘出世的词语,如“五云中”、“造化功”等;还有第二十二回作灯谜,惜春的谜语是“佛前海灯”,“不听菱歌听佛经”,都暗示了她将来当尼姑的结局。
后四十回也写惜春当了尼姑,不过她是“带发修行”,还住在大观园里,成了另一个妙玉。这显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惜春的“佛前海灯”诗谜下有一句脂批:“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这就透露了原著佚稿中惜春的结局,是成了流落民间沿街化缘乞讨的尼姑,正如她的“册子”上住在古庙里一样。这就和后四十回中的名为出家实际仍然是小姐的身份不一样了,要悲惨得多了。


怀旧的感觉欢迎您的光临               背景音乐:红楼梦序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