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手电筒:极品茶音乐 高雅的精神享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32:44
',1)">
',2)">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语:tea ceremony)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3)">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与中国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这样的茶叶就称为“抹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了对茶叶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这一时期,“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游艺性为其主要特点。后来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茶院”过渡做了铺垫。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四张半。这种铺满榻榻米的室内设计为后世所借鉴,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都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注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茶道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文化如大唐文化被日本文化吸收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代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总之,到了室町时代末期,茶道的诞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茶会通常在一间简朴幽雅的茶室中进行,茶室的门通常是一扇活动的小矮门,赴会客人须躬身而入以示谦逊,主人跪坐在门前迎接以示尊敬。茶室内悬挂有禅意的字画、桌上摆有插花供客人欣赏,整体给人以亲切、高雅的感觉。室内设有烧水用的陶制炭炉和茶壶、茶碗及各种饮茶用具。
中国茶道;廉、美、和、敬 和韩国的茶礼一样,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具体内容为: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两位专家还认为: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湾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俭、静、洁。”范先生的茶艺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虽未加以详细解释,但其含义仍不难理解,与前述几位专家的意见相去不远。更早一点,在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其具体解释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气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诸如品茶的环境,的器具,都必须美观,而且要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败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是治茶的大本。茶叶必精选,劣茶不宜用,变质不可饮;不洁的水不可用,水温要讲究,冲和注均须把握时间。治茶当事人,本身必健康,轻如风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权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劳。茶为健康饮料,其有益于人身健康是毫无疑问的。推广饮茶,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国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茶,就有“修、齐、治、平”的同等奥义。
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却因为人类受生活环境所污染,于是性天积垢与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树生于灵山,得雨露日月光华的灌养,清和之气代代相传,誉为尘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须顺茶性,从清趣中培养灵尖,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发挥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恒,可以参悟禅理,得天地清和之气为已用,释氏所称彼岸,可求于明窗净几之一壶中。
伦——明伦是儒家至宝,系中国五千年文化于不坠。茶之功用,是敦睦耸关系的津梁:古有贡茶以事君,君有赐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汤以事父母;夫唱妇随,时为伉俪饮;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来,以茶联欢。今举茶为饮,合乎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谊、君敬、臣忠),则茶有全天下义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此外,台湾的周渝先生近年来也提出“正、静、清、圆”四字作为中国茶道精神的代表。以上各家对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归纳,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精神还是接近的,特别是清、静、和、美等是符合中国茶道的精神和茶艺的特点,和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据陈香白教授研究,他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叶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说,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赏咏茶古诗词大全听极品茶音乐

北宋王重阳 咏茶
昔时曾见赵州来,今日卢仝七椀猜。
烹罢还知何处去,清风送我到蓬莱。
唐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宋杜耒(小山)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唐杜牧 题宜兴茶山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径度喧豗。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问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轻骑若奔雷。
舞袖岚侵润,歌声谷答回,
磬声藏叶鸟,雪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树荫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唐元稹 一言至七言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宋林逋 茶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元林锡翁 咏贡茶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明邱云霄 蓝素轩遗茶谢之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元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二首 之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
笔阵阵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勇,卧看残阳补断霞。
元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二首 之二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椀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唐韦应物 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唐孙淑 对茶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唐徐寅 尚书惠蜡面茶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明高启 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暧,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水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唐张文规 湖州贡焙新茶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唐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清陈章 采茶歌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唐陆希声 茗坡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清陆廷灿 武夷茶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北宋曾巩 尝新茶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元刘秉忠 尝云芝茶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唐刘禹锡 尝茶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清郑板桥 茶馆
山光四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唐郑谷 峡中尝茶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五代晋郑邀 茶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唐卢仝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七椀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椀面。
一椀喉吻润, 二椀破孤闷。
椀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椀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椀肌骨清,
六椀通仙灵。 七椀吃不得,
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从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元谢宗可 雪煎茶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明瞿佑 茶烟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宋苏轼  卷帘诗七绝 之一(回文)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由后读起也成诗
宋苏轼  卷帘诗七绝 之二(回文)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光唾碧衫;
歌咽水凝云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由后读起也成诗
宋苏轼 (东坡 居士) 咏茶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北宋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北宋 苏轼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遶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 李公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
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贪病长苦肌,分无玉椀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
薛 能
嘴撷一浑芽,精灵胜镆铘。
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拒碾干声细,撑封利颖斜。
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
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
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
旋觉前瓯浅,还随后信赊。
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
九日与陆处士饮茶
皎 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乳茶谢
梅尧臣
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胶。
春溪丰新色,寒箨见重包。
价劣黄金敌,名将紫笋抛。
桓公不知味,空问楚人茅。
走竹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 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额,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蓝素轩遗茶谢之》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咏 茶》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武夷茶》清.陆廷灿
桑苧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尝云芝茶》[元] 刘秉忠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对茶》[唐] 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元] 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茶》[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娇女诗》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画。
弛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心为茶剧,吹嘘对鼎。
《尝茶》[唐] 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峡中尝茶》[唐] 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