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奇尔德斯 介绍:1948年陈毅谈“三野”装备:不亚于蒋介石精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5:56:37

战争年代的陈毅 (资料图)

  关于支前与生产结合问题,我们总结山东、华中二年来的经验教训,有如下几点意见:

  一、我们认为支前的重心是运输问题。在八年抗战中,由于我们的队伍装备很差,人数不多,又是分散的游击战争,这个问题是易解决的。但在这次战争中就起了基本变化。

  首先,我们的队伍已有近代化装备,有些野战军装备,并不亚于蒋之精锐部队。

  其次,战争性质是近代规模,是高度集中的运动战,经常十几万人几十万人在一个地方作战,粮弹消耗、缴获与伤员之多,都是中国历史上所罕见的。但我们却没有固定的作战线,一直到今天除了北线攻点部队外,南线野战军还是流动不定的,常常数天之内变化数次。

  再次,我们部队却无辎重兵组织,缺乏近代运输工具与交通干线之控制。就是有了部分汽车,又因公路太坏逐渐损坏,运输效能也很低。因而我们的运输工具,主要还靠马车、牛车、独轮车以至驮马、挑担,伤员则靠担架来转运。

  由于上述三个待点,就使运输问题成为此次战争中最大的困难,也是与生产发生矛盾的主要关键。此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常常要影响到战役的胜利,同时也影响到生产,影响到军民团结,甚至出现对立状态。在我们没有完全控制与利用交通要道以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注意与妥善解决。

  二、两年来我们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开始是动员临时民工,供应部队之粮弹运输与伤员转运。战役一个接连一个,常常头一个战役民工已复员,而后一个战役民工未赶上,因此发生部队临时拉夫或与地方政府吵架现象(这是难免的),因而影响军民关系,也影响战争。以后我们采用半年为期的常备民工制,比临时民工好一些,但由于北方农民抬担架不惯,又是供给制,运输效能异常之低(一副担架是八个人抬,小车每辆载重二百斤)。从动员到部队,又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常常行军数十天,名为半年,实际服务时间不及四个月。此种民工数量影响很大,初期是一兵一伕,后来是二兵一伕,农民初离家乡,未经训练奔赴战场,即遭飞机大炮之威胁,逃亡很多。急行军赶不上,战情变化时,常大批被俘,做了敌人的军队。

  另一方面由于战线不固定,民工逃亡失散,作战部队与后方机关工厂,常常还需要大批临时民工。军差命令急如星火,地方政府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军差,行署、专署、县政府等,常常控制几干几万民工集中待命;区、村政府则采取控制民力办法,禁止农民、大车、牲口远离家乡,以便随时征用;有些地区,更提出“村不离村、区不离区”的口号。如此劳动力便冻结起来,农村间商运停滞,生产减低,很多群众逃避支差,甚至把大车破坏,牲口杀掉,民众对我们极感不满。此种状态,我们在九月间(一九四七年)才发觉,即下令禁止,实行劳动力解冻,民间商运与群众情绪才逐渐恢复,但社会经济已遭受莫大的损失。劳民伤财,妨碍生产,莫此为甚!至今思之,犹为痛心。

  三、上述办法不仅劳民伤财,而野战部队运输问题,也仍然未能很好解决。特别是外线出击部队,实感困难。这主要是部队没有自己的辎重兵编制所致。部队既有近代装备,又担负近代战争,就必须有近代化的组织。因此我们于去年夏秋间,就决定部队组织自己的担架兵与运输兵,每连成立担架班,三付担架(用竹竿及布制成)九个人;团部成立担架排,二十至三十付担架;师成立担架连,一百付担架;纵队成立担架营,二百付担架。另外团、师、纵三级各成立运输队,配备必要之汽车、马车、驮骡,肩挑等。如此每个纵队需要担架兵二千四百名至二千七百名,运输兵六七百名,合计三千至三千四百名,便可担负第一线至总转运站(约离火线六十里至一百里)之粮弹运输,总转运站至后方则由地方临时民工接运。此种编制现在东兵团各团及西兵团〔1〕部分部队已经编成,但师、纵二级以及部分团队尚未组织,这主要由于干部思想未打通,只怕部队战斗兵少,减少战斗力,因而不愿意把新兵拿来充当辎重兵。而不想今天我们的部队没有辎重兵编制或辎重业务不健全,同样是要减低战斗力的。我们考查第七纵队担架队(每团有七十副)运输兵之所以组成,其来源:一部分从新兵中来,一部分从老兵中抽,而半数则由俘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