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骠葬礼视频:怀念大师何兹全:一辈子做学问 一辈子不忘情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34:50
2011年03月04日 10:35:4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历经百年风雨,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的生命时钟定格在2011年2月15日晚8时17分。何先生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各种方式表示了哀悼。
2月21日,学界800余人手捧菊花,默默送老人最后一程。“书生本色,爱国情怀,择善而固执之,终成百年扛鼎之作;长者风范,大师气象,已藏不害将受,唯以道德文章传世。”学生们用这样的挽联痛悼这位“一辈子做学问,一辈子不忘情国家”的史坛巨擎。
追寻他的学术足迹,仿佛听到他为钧天大乐般的中国学术奏响的强音;品评他的人格,仿佛看到一代宗师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

2006年何兹全先生在家中书房留影 郭红松摄
■特约撰稿 马宝珠
几块绿地,为坐落于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小红楼平添了静谧。小红楼二幢的何兹全先生家却门庭若市,来者敲门即入,就像进自家门。“有一次,几个学生来看你们先生,边敲门边大喊:‘鬼子进村了,鬼子进村了’,你们先生站在门口一个劲儿地笑。”何师母生前曾多次向我讲起这一情形。
一般说来,人们进大教授的家是有顾忌的,但到何先生家却如此轻松。一方面,何先生精神矍铄,年近百岁时仍可随时应对来者;另一方面,何先生与何师母平易、热情、风趣、健谈。
在造访者的队伍里,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与何先生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虽不是他的入室弟子,但大学毕业后,因工作关系经常请先生赐稿,或请先生出席学术会议,渐渐地,便与何先生一家熟络起来。我曾多次走进这个充满笑声、活力、书卷气的家庭,吃过饺子,品过香茗,那种如沐春风之感,至今回忆起来仍觉温暖。
“在北大读书的四年,是我过去生活最幸福的时期”
菏泽,全国著名的牡丹花出产地,何兹全先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读私塾,进学堂,上中学。“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中国传统典籍为他打上了人生底色。
1931年,何兹全走出齐鲁大地,到北大读书。如果说,孔孟遗风给予他最初的雨露滋润,那么,北大这方沃土则让他的生命之树抽青吐翠。自由的学术空气,丰厚的文化资源,使年轻的何兹全眼界大开。在这里,他被胡适、傅斯年、钱穆等教授的风采深深吸引。“他们讲课都很生动,析理清楚、深刻,引人入胜,处处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使你佩服。老一代的学者,学问根基很扎实,重要古籍都能上口背诵。”何先生生前回忆说。
在北大,他接触了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也浏览了考茨基的《基督教的基础》、《托玛斯·穆尔和他的乌托邦》,这为他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理论基石。大学二年级,他开始阅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每天钻进图书馆看书,书读多了,自然就有心得,就有想法。”伴着青春的激情与锐气,何兹全的学术之舟启航了。
他写的第一篇论文《北宋的差役与雇役》不久刊登在北京的《华北日报》上。翌年,他又撰写了《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大学毕业前,他竟写出了《魏晋时期庄园经济的雏形》、《三国时期农村经济的破坏与复兴》、《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7篇学术论文,深得教授们的赞扬。年轻的何先生却保持了难得的清醒:“20多岁的人,所写的文章是很肤浅的。材料掌握得不多,但胆大敢于乱说,自然也有些新见解。”他的毕业论文《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以扎实的功力得到肯定,老师给了他88分的好成绩。
每当回首往返于文津街上的北京图书馆与北大东斋(他当时的住所)“啃”《大藏经》的情形,何先生便难耐激动:“在北大读书的四年,是过去生活最幸福、最愉快、最有意义、生活得最像个人样的时期。我童年也是比较幸福的,但童年是在天真无知中生活的。北大四年,是在有知识、逐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中生活的,比起童年,是高层次的幸福。”
搜索更多先生 学术 的新闻
中国论文质与量极不平衡 "版面费"滋生学术腐败
6名老教授举报学术造假曾遭校方阻拦
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举报学术造假曾遭校方阻拦
中国对学术不端“一剑封喉”
中国对学术不端“一剑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