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冷饮品种:《鉴宝》主持人首度回应节目造假质疑[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15:31
《鉴宝》主持人首度回应节目造假质疑[组图]2007-03-15 14:59 来源: 青年周末 罗晰月在节目中
《鉴宝》主持人罗晰月

  南海网3月15日消息:自《鉴宝》2003年10月开播以来,网友对罗晰月的非议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先是有人对她的声音和表情表示不满,之后又有人说她在录制现场呵斥观众和持宝人。大家对她的背景也揣测纷纷。面对质疑,罗晰月本人一直沉默。

  《鉴宝》热播,各地方台也纷纷效仿,鉴宝类节目风声水起。越火热也越遭骂,有人说,鉴宝类节目就爱找托儿,以次充好,哄抬价格,扰乱收藏市场。

  针对网友的种种质疑,《鉴宝》的制片人兼主持人罗晰月借本报首度作出回应。

  有持宝人扬言要杀我们主编

  我是个不太自信的人

  青周:在网上您一直挺有争议的,但之前都没见你出来说说?

  罗:这主要跟我的性格有关,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电视工作者,我喜欢过平实的生活,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我就很开心了。

  青周:为什么这次愿意接受采访了?

  罗:这事儿特别巧。你那天给栏目打电话,接电话的那个老编导觉得你特别诚恳,就一个劲儿的替你说服我,特别是他的一句话触动了我:“那么多人喜欢你,你现在确实应该改变固有的想法了,就算出于对他们的回报,出于对北青的信任,你也要接受这次专访。”我这人就抹不开熟人的面子,以前也有媒体一直打电话,有的甚至说只发表一两观点都行,我都谢绝了。今天我希望坦诚的交流,让大家看到真实的我。

  青周:您平时上网吗?

  罗:我基本不上网。你看我的办公室,也没有装电脑,电脑都在编导的办公室,我更习惯于传统的笔记方式,当然也非常忙,没时间在电脑前一坐几个小时。

  青周:那您听说过网友的那些评论吗?

  罗:我知道。对于这些我不想一一多说,这里可以给个统一的回应,对于善意而由衷的建议我会采纳,同时我会感谢他们,但有些网友的做法,我会觉得很受伤害,那些是不真实的。

  [一篇指责罗晰月在节目录制现场“无礼蛮横”的文章曾在网上流传,文中写道:导演示意再录一遍时,罗晰月非常不耐烦地说:“老李,又切飞了吧,还想不想混了。”又恶狠狠地对紧张过度的持宝人说:“会不会说啊?不会说别录了”。持宝老人紧张得忘了跟她握手,她说:“你那样,我还不想跟你握呢。”

  之后有“知情人”揭发:该帖子是“嫉妒女人的野蛮报复”。因为发帖人的男朋友喜欢看鉴宝,也喜欢罗晰月。导致了她作出了“诋毁”罗晰月的举动。]

  青周:有网友说见您在现场呵斥观众和持宝人。

  罗:现场几百个人,大家都看得见我在现场的录制状况。我对自己不熟悉的人,哪怕他再嘴笨,做得再不好,有时候在现场甚至出现不可容忍的缺点,我都不会跟他计较。因为我不了解他,不能对他提一些他可能做不到的要求。对观众、持宝人、赏宝人,到专家,都是如此。唯独对我的工作人员,作为制片人出于对节目的高度负责,我是非常严格的。但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所有接触过我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发自内心地骂我。凡是认识我的人,是不会对我的人品有任何质疑的。我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但我唯独对自己的人品很自信。

  曾想过严惩诋毁我的人

  青周:您觉得受了委屈,有没有想过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

  罗:想过,周围的领导和亲友也抱不平,希望能够严惩诋毁诽谤我的人。其实网络犯罪很容易破案。在我犹豫的时候,我对佛教十年的信仰帮了我,也许我用法律手段事情会得到解决,但那个人的一生就毁了。她可能只是出于一时狭隘的冲动,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我决定原谅她。事后,一位高僧大德对我说:“顺境中人人都很善良,你好,我好,大家好,佛教是修心,修的更是逆境中的善良,包容的基础是最大的善。”到今天为止,我出差,我到超市里、市场上,走到任何地方遇到的男女老少,对我都是非常友好的、非常和善的。

  现在网络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愿意到网上去说一些想当然的话,我一笑了之之余,也想对他们说:“每个人都犯过成长中的错误,但每个人也都在反思中走向成熟。这些年轻人需要的不是对某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他自我的改变,我能做的就是清者自清。”

  青周:你们是不是挺得罪上不了节目的持宝人?

  罗:曾有一个持宝人,因为没上节目,冲接待他的主编写了匿名恐吓信,要冲到北京来杀他。这都立案了。

  每期上5个人,但每次初选会,全国各地至少有两三百人,拿着各种东西来,谁都想上。

  《鉴宝》上赝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青周:现在鉴宝类节目挺火的,遭的骂不少。有人说,赝品也上了节目,误导观众和买家。

  罗:作为《鉴宝》节目的制片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鉴宝》上赝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们在节目之前都会有十几个专家对藏品进行“会诊”,只要有一个专家对藏品提出质疑,这件东西都不会上。一个人可能走眼,但不会是所有的专家都跟着走眼。而且真正的大收藏家,大买家,绝对不会轻易动用一大笔资金去购买一件自己不了解的藏品,他一定会先对它进行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拍卖会都会有预展。相反,一些初入收藏领域的人,都会在市场上交一些学费,这对于所有的收藏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必经的初级阶段。

  青周:你们节目中没有藏品受到过观众质疑?

  罗:也有啊。因为电视毕竟隔着屏幕,行里人都知道所有的藏品必须上手看实物,才能对它的真假做出准确的判定,所以,节目中受到质疑也很正常,但我们在把关上是非常严格的。

  青周:是不是谁的藏品上电视你说了算?

  罗:这是由我们的专家组来决定的,不是我说了算。节目录制之前我们都会开初鉴会,比如来报到的藏品有1000件,我们按照十比一的比例选出了100件,如果我们要选36件上节目,我们会给每个专家一张表,给每一件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评分,分值在前36位的藏品上节目。

  节目有人情但没托儿

  青周:有的专家也挨骂,说他们只懂理论,不懂鉴定和市场。

  罗:《鉴宝》的专家都是来自于国家各大博物馆。我们要求专家要有几十年的理论研究经验,这种研究是不可能脱离实践的,例如故宫的专家,他们长年累月都在地宫里看大量的实物,炼就了“火眼金睛”。

  除了请这些专家从历史、艺术等学术角度对藏品做出评估以外,我们也会适当的请教一些拍卖公司,对藏品从市场角度进行估价,供栏目组进行参考。

  青周:鉴宝类节目的一些专家,被质疑给持宝人当托儿,漫天估价。

  罗:我们是十几个专家坐在一起对不同类别的藏品进行评估,上电视的价格是取中间值,每次初鉴会的专家都不一样,所以持宝人找专家当托儿这种说法无法成立。当然,有的时候也有人情。有朋友的东西很好,他愿意上鉴宝,专家们看了东西也觉得确实不错,一致打分同意上。这也算“托儿”吗?那这个“托儿”的前提是东西一定要过硬,相反,也有是朋友的东西,但由于不够分值而被淘汰。

  青周:藏品事实上进入市场能卖多少钱很难说?会不会高估藏品的价值,扰乱正常的收藏市场?

  罗:我们节目中对藏品进行估价,都是参照它同类的东西在市场上的拍卖成交纪录。专家定价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藏品进入市场的起拍价,而不是成交价。这样的话,价格就不会显得很高。

    谁说收藏市场低迷了

  青周:现在鉴宝类节目很火爆,但有专家说,实际收藏市场却非常低迷。

  罗:收藏市场不低迷啊,原来老的古玩市场,很多客流量已经从几千人次增加到上万人次了。很多中小城市都建立起了不同规模的古玩城,盛世收藏在这一点上体现得非常分明。

  青周:收藏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风险很难预测。鉴宝类节目是不是该有风险提示?

  罗:收藏市场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风险的,毕竟它直接和经济挂钩,但我们的节目重中之重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至于专家给出的价格,仅供电视机前的观众参考。市场的成交价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我们现场颁发的证书最底下都有一行字:本证书不做买卖交易凭证。应该说这就是我们电视节目做到的风险提示。

  青周:鉴宝类节目越来越多,对你们的收视有影响吗?《鉴宝》的播出时间,这两年好像很不稳定。

  罗:《鉴宝》在央视二套里的综合排名一直都是在前三名。《艺术品投资》最开始播出是在每天下午四点到四点半,这是央视的非黄金时段,大家都在上班。三年后推出的《鉴宝》放在了每周六的下午六点首播,这是次黄金时段。2006年春节后,《鉴宝》的首播改在了每周五晚十点,这也是次黄金时段,今年春节后改到了每周三晚上7点半首播,这应该是黄金时段了。

  节目的播出时间不稳定,会直接影响这个节目的收视,直到现在《鉴宝》的老观众依然习惯于收看每周六下午的重播,这使《鉴宝》在2006年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重播收视率高于首播收视率,这在央视也是非常少见的。

  女制片人就得有点儿脾气

  我一推出《鉴宝》,收视就进前三名

  青周:您是怎么成为《鉴宝》制片人兼主持人的?

  罗:《鉴宝》出来以前,我已经当了三年《艺术品投资》的制片人兼主持人了。最开始做《艺术品投资》的时候,大家觉得这是个边缘题材,不看好它的前景。我个人很喜欢历史文化这块儿,就接手作了制片人。《艺术品投资》是一对一的专家访谈,像上课一样,后来从大量观众的来信当中,感觉观众参与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个人也做了三年工作日记,积累了很多经验,就推出了有观众参与的《鉴宝》。节目一出来,收视率就进入了前三名,社会效果非常好。

  青周:主持人不好当,要挨骂,女制片人呢?

  罗:做女制片人要有力度,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刚刚当制片人的时候,在台里的理发室碰见另一个女制片人,她跟我说她的体会:一个没有个性,没有脾气的女性,是当不好制片人的。这并不是指乱发脾气,而是说你必须要有原则要有主见,同时你工作时要有力度,否则你的节目也会是软弱的。当时她说的话也没有引起我太多的思考,但是随着我做节目的深入,节目品牌和影响力的扩大,我所面对的种种事端和问题让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是啊,男制片人往那里一站,不怒自威,他们在力度上天生就有一些有利条件。

  青周:您怎么把握自己的力度?

  罗:坚持原则,追求完美。我觉得做管理人员是需要一些天赋的,我切身的体会是,一个不细腻的人当不好制片人,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你一定要想到做到并且要做好。作主持人的时候,大家叫我晰月,一当上制片人,大家对我的称呼就改了,叫我“罗老师”。这让我特别有压力,我觉得老师就是答疑解惑的。一方面我要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我尝试用一种最人性化的方式去管理这个栏目。

  因为我自身的个性的缘故,我对工作的要求,苛刻地完美。节目前期我对编导提出的要求是,不能犯三次以上的重复错误。如果三次以上还依然故我,我会提出很严厉的批评。节目后期编辑的时候,我对编导提出“24帧”的完美——在电视上一分钟60秒,一秒又分24帧。一帧都不能出差错。制片人在录制现场的调度,必须有条不紊。做《艺术品投资》的时候,我跟专家一对一访谈,工作中顾及的环节相对少一些。做《鉴宝》以后,我才明白大型的益智类节目是怎么产生的,非常的繁杂。牵扯到灯光、舞美、音频、视频、摄像、导播、编导等数十个工种,都需要制片人来统筹。所有的工种,必须一环扣一环,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青周:但在现场录节目很容易出差错,你常发火吗?

  罗:每次录节目前,我在录制协调会上总会对一些细枝末节三令五申,老生常谈,常常说到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多余了。可是,如果你到现场依然还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就会非常严格地批评你,因为我认为你太不认真了,这种错误是不能不改的。现场20多个编导,每个人分工,有的负责赏宝人,有的负责持宝人,不能因为你的疏忽影响全局,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录制的过程中,我只面对持宝人、赏宝人和专家。但当我发现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必须喊停,叫我的工作人员过来,叫他怎么去弥补那个错误。

  我做制片人以前很温柔

  青周:您一定是个唠叨的领导。

  罗:我经常觉得话说多了头很晕,疲惫到大脑缺氧。没办法,到了那个场合你不说谁说。

  青周:您对他们最严厉的批评是什么?

  罗:我会看工作态度。我常说的:到头了,你走吧!但我就是一事一议。从2000年至今,我和这群伙伴已经朝夕相处七年了,有的人七年的时间,一句重话都没有被说过,做得很好,但有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重复错误,如果我觉得他实在是不认真的性格,我的口气会不容商量,我的严厉也是在他能接受的范围里。人啊,除了家人,一辈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工作伙伴了。七年的时间,如果和任何人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和分歧,那也是不正常的。

  当然这些所有的矛盾无疑都是工作中的矛盾,大家都是为了节目好,比如有一次我跟主编有分歧,我坚持我的意见,他坚持他的想法,结果我在我的屋里抹泪,他一个40多岁的大老爷们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等我们都想明白之后,他抱着我号啕大哭,这在栏目一时传为笑谈。

  以前单纯当主持人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小矛盾很好化解,可以一笑了之。做了制片人,面对的是几十个人,每一个人是不同的个性、想法,不同的创作节目的思路,冲撞点是自然发生的。

  青周:您这性格是做制片人给“炼”出来的?

  罗:当制片人对我改变非常大。我做制片人之前,同事说我很女人,很温柔;当了制片人之后,我成熟的太快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潜力,我希望一直能够完美她。

  青周:用一句话来形容您的个性,您觉得是什么?

  罗:如果用四个字形容我的个性,就是“刚柔相济”。我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父亲有点大男子主义,母亲非常慈善好脾气。从小到大每个周末我们家都要开家庭例会,由爸爸来总结一周的所有情况。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我的管理能力可能都有影响。我当了制片人后,对栏目的管理也渗透到家里来了,爸爸发现我有点儿雷厉风行的干练劲儿,让他感到踏实,现在在家,他退居二线了,把我推到一线了。

  ◎采访手记

  个性傲慢、声音和表情都不招人待见、有高干背景做后台——网友对罗晰月的诟病自打《鉴宝》开播就一直没停。

  罗晰月还真是沉的住气,网友该怎么白活就怎么白活,《鉴宝》三年,从来没见她冒出来接受专访。

  难道她真的对外界置评无动于衷?

  本以为要使出死缠烂打的招数“逼”罗晰月“现身”,没想到还挺顺。罗晰月说接受这个采访“纯属巧合”——记者给《鉴宝》栏目打去电话,接电话的恰好是位热心编导。罗晰月“封口”那么多年,他都觉得看不过去了。下属“搞内哄”,罗晰月也没招了:“我只说这一次,以后还是会继续低调。”

  正试采访之前,罗晰月对记者还搞了个“面试”,要跟记者先聊聊。

  等她的时候,《鉴宝》一位工作人员说起了罗晰月:“没点能耐,组里这么多爷们儿、能人,谁会服她啊?就光做节目那好几页的台词儿,她看两遍就能背下来。现场录节目,指挥调度好几百人,一不留神就会乱成一锅粥,没点江湖气怎么可能控制得了?”

  罗晰月本人比电视上显得年轻。说话语调很平,不是电视上的“高八度”,语速不快,很多时候会想想再说,显得很谨慎。

  罗晰月“突然”接受访问,上下都很紧张,她的领导要求一定要在文章见报前“把把关”。

  她主动提起网友的非议,记者有些意外。在场的编导很紧张:“领导,这就别提了吧。两年了都没说,这会儿说没必要。”“还是统一回应一下吧。”罗晰月看起来有些顾虑,但很坚持。网友对她背景的诸多揣测呢?“这些还是不说了吧。”她笑得有些无奈。

  正式采访时,在节目里滔滔不绝的罗晰月显得有些局促,她不时地说:“这还是不要写了吧”,“这个咱们私下聊聊就好了”。她解释:“我不想引来新的话题,也不想给央视惹事儿。”

  趁着记者换录音笔电池的间隙,罗晰月赶紧跑到一直给她拍照的摄影记者那里看照片。陪着来的《鉴宝》编导说,你等人拍完了再看吧,这会儿没拍几张呢。她专注地盯着相机,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这是我采访第一拍。”

  采访后的第二天清早,罗晰月给记者打来电话,“那天挺累的,状态不好,有的回答不太精彩,我有几点补充……”每一句话字斟句酌之后,罗晰月才稍稍放心。

  ◎罗晰月其人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之后留学新加坡。曾担任《商务电视》节目主持。主创了《艺术品投资》及其周末版《鉴宝》栏目。

  ◎网友罗列罗晰月“数宗罪”

  经常抢专家的话,有时自喻行家;声音刺耳,更适合幕后工作;台词贫乏、格式化严重;提问不当,令持宝人尴尬;对持宝人的宝物不爱护,随意用手触摸;对观众和持宝人“蛮横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