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男色7全见版在线观看: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03:53
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作者:河南省漯河市畜牧局江孝成

  畜牧业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解决了粮食出路,减少了工业污染粮食出路除口粮外,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工业原料,生产乙醇、味精等。二是作饲料,发展畜牧业。无论生产何种产品,粮食作为化工原料,不可避免地大量消耗水资源,产生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要大于畜牧业。由于生产工艺不同,酿酒耗水、耗电及“三废”排放的数据差距很大,制酒过程中原料与水的比例一般是1∶20,而畜牧业料水比为1∶2~3,消耗同样的粮食,制酒远远高于养殖业用水。以粮食为原料的化工厂、酒厂污染环境,尤其是污染水源的报道屡见不鲜。养殖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延伸,已经延续了成千上万年。在自然界,种植业与养殖业是互相依存的生物链,在人类历史上,养殖业的时间远远早于种植业。离开养殖业,生态平衡将无从谈起。

  解决了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与污染

  农业要参与国际竞争,要保证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首先要解决农药、化肥的残留。

  据专家计算,自建国以来,全国已有2亿吨化学物质用在土壤中,对环境的隐患远远大于现实的污染。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逐年下降,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充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配肥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对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近二十年的土壤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土壤质地变差,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盐化和酸化等一系列农业生产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料投入造成的。

  畜牧业越发展,有机肥资源就越丰富。畜牧业提供的有机肥中的养分占有机肥料总量的63%~72%。畜禽粪便中带有动物消化道分泌的各种活性酶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能够大大提高土壤的酶活性,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胶体,把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还可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对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其营养风味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发展畜牧业,为农业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对保证土壤的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种植业发达地区,畜禽粪便是一个宝。据笔者调查,在有机蔬菜种植大县河南省扶沟县,有专门的畜禽粪便交易市场,每立方达到80元甚至更高,周边地区也能达到每立方17元,一个千头猪场每天可产一方粪,对猪场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收入。河南省西华县红花乡很多村庄靠运输畜禽粪便致富,其中凌桥村劳动力90%以上从事畜禽粪便的运销经营,成了名副其实的有机肥运销专业村。在这些地方,谁也不舍得把畜禽粪便扔掉去污染环境。

  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大多作为有机肥,向环境排放的数量很少。为什么养殖业污染会引起社会那么多关注?笔者调查,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污水污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工厂化养猪在我国刚刚兴起,当时人们没有环保观念,为了省人力,大多都采用水冲式。很多2000年以前建的万头猪场自身基本上都在污水的包围当中,污水渗透到农田,烧死农作物的事件时有发生。

  村内饲养养殖业过去作为农村副业生产,大都在庭院内经营。个别户养上十几头猪、几十只鸡,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如在有的养殖专业村,数公里之外都能闻到畜禽粪便的恶臭气味,一些村遇到雨天粪水到处乱流,自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还会引发纠纷。

  地下水污染一些饲料商为了商业利益,违规在饲料中大剂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有机砷制剂,这些制剂排出畜禽体外,渗透到地下水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变成无机砷,对人畜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养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市区。规划不当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城中村。在这些地方搞养殖,不仅污染环境,与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是极其不协调的。

  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主要收入不依靠农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由于没有耕地吸纳,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就会随之出现。笔者曾对浙江省西部某市进行考察,猪场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凉干后做成有机肥料白送都没有人要,大量的畜禽粪便堆积无法处理。

  畜牧业污染的治理

  畜牧业对维护生态平衡的贡献是主要的,对环境的污染是次要的,但在局部其污染却非常严重,养殖业污染的治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建饲养场要考虑交通便利,但也不能离公路太近,并且应在解决好用水的情况下,尽可能建在远离城市、工矿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在水源、风景旅游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等地方应划定限养禁养区。

  考虑到畜禽粪便可供应农田作优质肥料,而粮食作物或其副产品又是畜禽饲料的来源,所以建养殖场要建在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果园、苗圃、园林等种植业发达的地区,以便更好地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从宏观上把畜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给予鼓励和支持,但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种植业不受重视,农民不愿种地的地方,养殖业也要限制发展,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其他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腾出市场空间。

  开展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养殖业排放物处理不好是污染物,处理好是资源,养殖业排放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组织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深入开展养殖布局、场舍建设、饲料生产、饲喂方式、粪污处理、机械设备、农牧结合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广泛开展污染治理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创新,为畜禽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科研攻关、人才引进、交流合作、技能培训,尽快建立一支与污染治理相适应,由高层次科研人员、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和具有熟练操作技能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

  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研究治理畜牧业污染的办法。尤其是要加强对畜牧业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提高畜牧业污染的防治水平。通过技术示范、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快污染治理技术推广的利用步伐,把低氮饲料生产使用、污水低成本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尽快改变水冲粪、水泡粪等湿法清粪工艺,大力推行干法清粪工艺。切实搞好污染治理的技术服务,针对畜禽养殖污染全程控制和重点治理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系列化服务,逐步实现畜牧业污染治理在工程设计、建设、维护、管理等环节的产业化和规范化。

  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把畜牧业生产放在一个大的农业生态循环圈中,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最实际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模式。将畜禽粪尿通过低费用处理后,用于种植业或淡水养殖业;发展沼气,充分利用畜禽粪尿生产的沼气,用于城乡居民生活,沼液可以当做肥料用于种植业;为便于运输,可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颗粒料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建立种草—养畜—粪尿返田的农业生态链,实现绿色农业生产。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饲料、兽药管理的规定,控制药物残留。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国际卫生组织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严格按照用药规程用药,控制畜禽用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药物的滥用,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减少对人畜环境的污染。

  畜牧业属于大农业的范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我国的既定政策。在污染治理上应以正面引导为主,要尽量为养殖场户着想,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减轻养殖场户的治理负担。

  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小规模的散养对环境污染构不成威胁,规模化饲养污染便于治理,而我国的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饲养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的过程,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散养与规模养殖并存。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是畜牧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建立现代畜牧业的态势是不可扭转的。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养殖小区和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除污染难以治理外,散养畜禽还存在着科技含量低、生产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养殖效益低等问题,建设养殖小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是引导散养户转变生产方式的有效手段。在养殖小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上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规范的动物防疫、饲料供给和环保设施,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等操作规程。要在发展中提升养殖水平,引导规模养殖不断向集约化、标准化、工厂化方向发展,促进规模养殖的升级,逐步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但在发展畜牧业规模经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我们现在的发展状况,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避免畜牧业自身产业发展对农民的排斥。

  增加对畜牧业污染治理的投入争取社会各界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对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开展污染治理的养殖场,给予适当的奖励补助。积极拓宽治污资金筹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投向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对畜牧业污染的治理。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在用地、税收、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和补贴。
责任编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