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铁皮瓦多少钱一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座(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0:10:17

李君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在科学上和价值上的这种双重追求,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又是与中国共产党人热切地坚持的爱国主义相联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和奠基者邓小平,同毛泽东等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首先都是爱国主义者,都是为了救国救民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爱国主义者集团,就是这样一个自觉地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融于一体的工人阶级先锋队。邓小平有篇文章,题目就是《振兴中华民族》。他在这篇文章中明确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他在这篇文章中还充满信心地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是一个政治大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一批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样一批共产党人的杰作。

  进一步的研究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观,而且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有两个互相联系的支撑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无怨无悔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种着眼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振兴中华的精神和行动,正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赋予“爱国主义”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意识到爱国主义不是闭关自守。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赶上时代”。他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是以“振兴中华,赶上时代”为使命的爱国主义。这样的爱国主义,这样的价值追求,已经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和全部理论之中。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新概括的三大优点

  

  石仲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的发展,如同实践的发展一样,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多、影响之大,在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十五大,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创新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将十五大后的创新理论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世界等等。这些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这么多的创新理论怎样表述,就不能不将上述创新理论和重大战略思想加以整合。如何整合?那就是将其整合为一个大的理论体系。尽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各有体系,但用一个更大的理论体系可以将其包括进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解决了这个问题。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既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表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

  这个最新概括至少有这么三大优点:第一,它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自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后,我们党不仅将探索的道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最初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的概括,用的就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谓,十五大明确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说得清楚,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讲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也指出,它们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称谓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理论加以整合,突出了理论体系的本源性。第二,它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为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会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胡锦涛讲得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最新概括,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源性。第三,它突出了理论发展的开放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作为其经验总结的理论也会相应地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成果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加整合,对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理论如何表述会成为很大的困难。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称谓,就将以后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至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创新理论都统统地包括进去。胡锦涛明确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学习机制推动理论体系发展

  

  辛向阳

  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始,中央开始确立集体学习制度。1994年12月9日,中央第一次法制讲座在中南海举行,江泽民同志主持讲座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到2002年10月,中央法制讲座共举办了12次。讲座的内容,都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针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确定的,涉及国际商贸法律制度与关贸总协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依法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西部开发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法治保障,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等诸多方面。1996年2月8日下午,中央第三次法制讲座在中南海举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法制讲座,因为正是在这一次讲座的总结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并对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深刻地阐述。他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在这次法制讲座上,江泽民同志首次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这一讲话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一个多月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建立了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政治局的学习密度非常大,从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到2007年10月,一共58个月,学习了44次,平均39天就学习一次。这一学习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2007年10月组成以来,短短8个月的时间,已经学习了5次。这些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赵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两次革命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革命中,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其次,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20世纪,社会主义出现了两大历史难题。一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在这个世纪,无论是通过暴力革命,还是试图和平过渡,没有一个国家获得成功。另一个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这个世纪,这类国家先后发生了俄国革命、中国革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它说明了在这类国家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获得了解决。但是,这只是文章的上篇。下篇是,这些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是从总体上始终未能很好解决,致使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困难和困惑的境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在这个难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再次,它是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针。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处于领先地位,只是从近代以后落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21世纪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在1987年时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给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社会主义必将重振雄风,再造辉煌!(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三大理论基石:旗帜论、本质论、初级阶段论

  

  胡振良

  在学术界,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有不同的提法和看法,比如有人讲“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回答首要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我认为应当包括旗帜论、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首先,“旗帜论”回答了发展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现实和理论的前提,是逻辑的起点。近代的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十年动乱”使中国走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国家、民族、人民受到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力开拓一条真正地能够发展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而后“用事实来说话”;但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问题,也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和现实政治问题。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纠正各种企图离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主张,有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不断地提出和发展“旗帜论”,从理论上总体回答了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问题。

  第二,科学说明社会主义本质是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问题。邓小平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特征等重大问题,之后江泽民同志在新背景下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为其它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基础。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国的实际,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就是把握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块基石,是其它理论与实践部分的立足点、出发点、是其它理论建构的基本依据。应当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正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理论的。经过近30年的时间,虽然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导和理论基础之一。(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一个民族化的、开放性的复合性理论体系

  

  梁树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的三个方面的性质或特征决定了它的这种理论定位:

  一是民族化。虽然列宁主义作为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的性质,但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还没有成为那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明确的普遍的理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后来主要为了避免民族主义之嫌而又放弃了这一命题,这一现象表明我们党对这一命题的认识还处于探讨之中。

  二是成功的改革。改革开放是世界性潮流,是时代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是改革开放条件下思想解放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观变革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改革与创新意蕴,而且在于它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从而使它有资格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标志。

  三是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且是一个复合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民族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形态其内容如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新的伟大觉醒,即它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六种提法

  

  郭建宁

  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此后,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有新的提法和概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进一步论证和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联系、内在契合的相关表述主要有: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结合,是实践。第二,“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里强调的是发展。第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里强调的是与时俱进。第四,“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这里强调的是综合的方法与创新的成果。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形态”,这里强调的是当代性和中国形态。第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里强调的是中国特色。

  综上所述,以上的第一种提法强调的是结合,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密不可分的,离开实践这个主渠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第二、三、四种提法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和时代性。强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第五、六两种提法强调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品格和民族品格相结合,使之具有不可或缺的中国特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精神和基本特征就是强烈的实践性、浓郁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就是实践特性、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与完整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化和时代化的过程,是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

  

  夏兴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强烈而深厚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小康,综合国力增强,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中心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检验发展是否科学的最高标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依靠人民,明确了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了发展成果的分配原则;三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科学发展观则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不管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党的先进性的建设,都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民性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取向的新境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最显著的特征。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作者为国防大学副教育长、少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座(1)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伟大历程)科学真理放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清风扑面 精到管用(新书评介)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 (伟大历程)科学真理放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1.07.01BZRXZ 转帖 陈俊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何不含毛泽东思想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当代特征--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贺国强: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网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考研小宝宝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选择题 - 考研小宝宝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纪实 《毛泽东思想年编》、《邓小平思想年编》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大事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大事记》出版发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