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梅什么时候吃最好:十年中国民工流向图--南方报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11:26
十年中国民工流向图2011-03-03 16:30   南方周末  来源:http://nf.nfdaily.cn/nfzm/content/2011-03/03/content_20694294.htm   

    ■编者按:

    民工荒的背后,既是企业与企业的比拼,也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

    十年的人口流向图显示,每当哪个地区焕发活力,劳动力就会加速流向那里。

    这个越来越变得有限的劳动力大市场里,流动频繁,而价格信号既灵敏,且丰富———相比此前单一比较工资,经过金融危机教育之后的那些民工,开始更多的考量工厂的规范程度与发展前景;相比父辈们的生存要求,新一代年轻人开始更在意见识与尊严。

    无论是地方政府的治理转型,还是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都将在这样的挑战下被逼上征途。

    本期专题里,南方周末记者试图对民工荒的真相与假象作出描摹与解释,并且研究了沿海与内陆一些地区人口流向变化数据,发现了十年里的两度内流,发现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潮已经从单一流向沿海地区,变成了广袤国土上许多个流动的漩涡。

    只要有空气和土壤,一小星火种都能点燃一个地方,江苏睢宁东风村的故事便是一例。而农民的创业之火一旦被点燃,连这样一个贫困的村庄都能在短短5年间聚集3000打工者。

    更大的漩涡当属重庆。从“农民城”到出现民工荒,显影出这个城市上十年来日渐活跃的经济生机,而制度变革是否会释放出进一步的吸引力,亦值得观察。

    当许多企业大喊民工荒时,“十二连跳”事件之后成为血汗工厂代名词的深圳富士康,却依然门庭若市广受工人青睐,最直接的原因是薪水。这个代工巨头的加薪空间从何而来,如何消化?

    更有趣的是,即使深圳的富士康已经挤不进去了,许多年轻人却死活不愿意回到自家门口的富士康。

    图中蓝色曲线为十年间流入当地的人口数量变化图,拐点均在2005-2006年间。

    本图珠三角指广东省,长三角指江浙沪三省市,环渤海指京津冀三省市,所有数据均为本报根据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年鉴中的相关数字还原推算。 
十年,中国人两度内流

      由内地人口大省(市)河南、安徽、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每年非自然新增人口的数字和曲线,结合长三角等三大发达地区的外来人口数量,我们可发现:

    1.2002、2003年,随着本轮经济增长,内地人口大省居住在本省市的人口,除去人口自然增长后,几乎全部都在增长,意味着这两年这些地方还吸引了往年流出人口或其他地方人口流入该省市谋生,也说明从2002年开始,在多数人还不经意的时候,内地经济早于人们的直觉已经出现高速增长,并吸引了大量就业,出现了本世纪初的第一次人口向内地的回流。而这与发达地区2002年外来人口明显下降可以相互印证,并导致了2003年开始长三角和珠三角明显出现的民工荒。

    2.2004、2005年,内地所有地方出现了人口净流出,2005年出现最大规模的人口净流出,说明受民工荒后随着工资十多年来第一次明显上涨的刺激和经济高涨支撑的就业机会,内地人口在大量流向沿海。而这可与此间沿海外来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相互印证。

    3.2006年,本世纪以来出现第二次人口大规模内流。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当年全国取消农业税等,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在农村生活的成本下降。此外,此时内地因沿海产业转移和快速城市化而经济高速增长,内地工资也开始明显上涨,内地工资吸引力增强,民工离家近照顾家庭方便等原因,开始大量回流,而这也与沿海地区改年外来人口数量的下降相互印证。

    4.2007之后到2008年,沿海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内地人口大省居住本省人口维持稳定或略降。这也说明除河南、安徽、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外,内地其他非人口大省因经济发展吸纳人口的能力也在上升,人口在向内地小省小幅流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全面扩散。另外,这一趋势的另一解读就是,发达地区受制于2007年开始越来越厉害的紧缩政策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小型制造企业受困,再加之随后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发达地区的新增劳动力吸纳能力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