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和小s的关系:佛与心理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30:30

佛与心理健康

文章出处:http://www.nlpu.com.cn/action/newsdetail/id/8997.html

 

  佛教认为,矛盾是人编造出来的。人类发明了逻辑,然后就把不符合逻辑的东西称为矛盾。只要放弃逻辑,矛盾也就不复存在了。没有好坏,没有真假,没有善恶,没有美丑。好就是坏,真就是假,善就是恶,美就是丑。“秽土即净土,烦恼即菩提”,“世间即涅盘”,“众生即佛”。“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说,世界本来是浑然一体的,人类用“分别”的眼光把事物区别开来,于是就有了上和下、大和小、好和坏。这种分别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而是主观臆想的产物。

 

  不过,绝对否认事物的分别和差异是不可能的。客观事物的确是有差别的。但是,好和坏确实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而是人的价值观的体现。人类的价值观主要有六种:真、善、美、圣、权力、实惠。客观现实无所谓真假,人们从“真”或科学的价值观出发,把符合逻辑的东西称为真,把不符合逻辑的东西称为假;客观现实也无所谓善恶,人们从“善”或道德的价值观出发,把对社会有利的东西称为善,把对社会不利的东西称为恶;客观现实无所谓美丑,人们从“美”或艺术的价值出发,把某些东西称为美,把另一些东西称为丑;客观现实也无所谓圣俗,人们从“圣”或宗教的价值观出发,把某些东西称为神圣,把某些东西称为世俗。佛教作为一种宗教而否定圣和俗、佛和众生、涅盘和世间的区别,说明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宗教,其目的是消除价值,消除偏见,消除分别,还事物以本来面目。

 

  消除价值就是“去价值化”或价值中立。开放意识的种种措施,如提高敏感性、保持新鲜感、体验痛苦、挑战危险、放弃逻辑、超越语言、正视邪恶等,都是为了去除价值。换句话说,意识就是价值,开放意识就是去价值化。反过来说,去除了价值的分别以后,意识范围就会扩大,可以包容无意识的所有内容。

 

  心理咨询非常强调价值中立,罗杰斯称之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管来访者的表现如何,咨询人员都不予评价,也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予鼓励或批评,而是“无条件”地予以接受,并且给予积极的关注。这就要求咨询人员必须是去价值化的,价值中立的,开放的,心灵不设防的(即没有心理防御)。

 

  儒家把好和坏视为相互分离的两种客观存在,要求人们做到不好不坏;道家也视好和坏是客观存在,但认为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或有好必有坏,有坏必有好;佛教则认为,好和坏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人为的规定,如果把某一种客观事物规定为好,那么其余的就是坏。在佛教看来,好和坏是相对的。如果标准很严格,那么,好的就少,坏的就多;如果标准很宽松,那么,好的就多,坏的就少。因此,舍尔巴茨基把佛教哲学称为相对主义。

 

  佛教的相对主义还体现在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上。佛教所谓一切皆“空”,不是说什么也没有,而是说一切都是相对的。有因才有果,果依因而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因果链。这个因果链非常庞大,以致于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因果链上的任何一个点或环节都是没有“自性”或独立性的,它必须依赖于其它的环节,通过与其它环节的联系而获得意义。这个观点与现代语言学和解释学非常相似。

 

  许多人以为,语词都有所指,语词的所指就是它的意义,而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任何一个语词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它与其它语词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解释学也认为,人们用一种现象来解释另一种现象,而用来解释的现象本身也有待于解释,于是就会发生解释的“延宕”,也就是永远得不到最终的解释。但是,没有最终的解释并不妨碍人们去做出解释,因为许多现象是可以互相解释或“循环”解释的。这就是说,解释是一个自足的系统,首尾相接而形成一个环或一张网。推而广之,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由观念或意象构成的网络,这些观念和意象通过相似关系和互补关系联接起来,从而获得一定的意义。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已经提出,世界也是这样的一张网,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独立的,它依附于其它事物,受制于其它事物,没有实体,没有主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