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冬天会掉叶子吗:以“美正输给中国”名义捧杀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56:43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警告称,在与中国争夺全球影响力的斗争中,美国有落后的危险。对于华盛顿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会如何影响美国的国际地位,她做出了沉重的描述。希拉里称“我们正在输给中国”,她以埃克森美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总额150亿美元的天然气开发项目为例补充说:“中国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方式出现,试图找出后发制人、反客为主的方法。”(3月7日经济观察网)

希拉里的这番话代表了美国政界的一种倾向,即“美国在未来与中国的竞争中有落后的危险。”去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发表演讲时说,中国在过去一年里修建的高速铁路超过美国在过去30年修建的高铁总长。他还一再强调,在新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美国正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但奥巴马又在在多个场合,誓言“美国不甘心处于第二名”。

不管是希拉里也好,还是奥巴马也好,反映出美国是一个患有“假想敌依赖征”的国家,在怀有不断进取的忧患意识的同时,又多少会以扭曲的视角看待外部世界。正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美国政界人士热炒“美国正输给中国”的深层动机,就是要中国承担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责任。说白了,就是“捧杀”中国。

去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两国探讨的主题非常广泛,从宏观经济到金融市场,从气候变化到核裁军,虽然每一个主题都未能实现具体成果,但这次对话却为两国提供了一个“一起思考和探讨世界课题的平台”。美国政府不惜搬出孟子来恭维中国,这种“请务必支持美国财政”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位美国高官甚至称“美国已不再是世界的火车头”,有意让出主角的位置。然而,这只是美国捧杀中国的权宜之计。有分析认为,美国依赖中国的情况顶多能维持几年时间。等到因过度消费积累了20多年的财政赤字问题解决,储蓄率恢复以后,美国还会继续恭维中国吗?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20年前,美国也曾用今天应对中国的办法来捧杀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步入了令人炫目的鼎盛时期。一时间,以美国政界或媒体对日本经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的热炒。与策划与日本签定了“广场协议”。而在这个协议谈判期间,信心膨胀的日本甚至主动提出将日元升值10%。然而,正是因为“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经济几年后陷入所谓“失去的十年”。

2008年,美国经济濒临崩溃,至今仍依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救助计划艰难度日。美国政府在大衰退结束年多后仍对经济感到不安。美国当前正准备在经济领域单独对中国宣战,其做法是于11月份采取美国式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将被从美国流出的更多美元淹没。这与上世纪30年代初期美英经济战如出一辙。不过,上次的对手是英国,而这次的对手则是中国。

   纵观近期中美经济对峙中,我们会发现,中国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中国总是在美国提出他们所谓的合理要求时才会予以回应,美国压人民币升值如此,对中国输美产品频繁实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亦如此。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一直在遵循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所以在中美双边经济交往中不具“攻击性”。但中国对美不具“攻击性”,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不具“攻击性”。

因此,美国政界所谓“美国正输给中国”,只是捧杀中国的一个名义而已。现实是,美国仍是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事实过去、现在都没有任何改变。至少目前美国还没有对手能与之挑战其地位。换一个角度看,希拉里发出“美国正输给中国”的呼声,只是渲泻美国人存在的危机感而已。

人们注意到,美国对中国的预期与中国实际是有差别的,美国政界人士现在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是奥运会、世博会,是中国的高铁、GDP增长。一旦对中国产生错觉,就会对中国产生误判和摩擦。其实,对中国而言,我们仍是美国的追赶者,美国作为一个标杆立在那里,在中国没有超过它之前,无论领跑者怎么抬高、捧杀、贬低中国,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盲目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