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晨上飞流同人:ss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16:32
3.对政府职能定位把握不准。在社会转型期,政府的职能是什么?它同市场、社会和企业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一个非常深刻而现实的问题。正如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所指出的:“在世界各地,政府正在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最好地做这些事情。”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些难题面前,不少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执政理念没有及时转变过来,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职能定位上,按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管理方式行事,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同时存在,既严重又普遍,不该做而且做不好的事做了不少,而该做的事又不去做或不好好地做,这些都导致了政府行为的扭曲,直接引发错误的政绩观和从政行为。
    4.形式主义推波助澜。虚假政绩往往是形式主义掩盖下的政绩。一些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层层加码,强行下压,甚至暗示基层作假;或开展名目繁多的创建达标,验收评比,滥用一票否决,简单地以名次论英雄,以数字定优劣。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助长了虚假政绩。
    5.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喜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政绩工程”较多存在于基层,根子却在上面。一些上级领导干部出于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不仅自己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更希望下级部门制造更多的“政绩工程”,因为下级的政绩也可以累计为自己的政绩,体现出自己的“领导有方”,下级搞的“政绩工程”越多,自己为获得提拔而积累的政治资本也就越多。
    6.政府绩效评估不规范。尚未建立和健全遵循国际惯例、适合中国国情的包括评估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依据、评估技术与方法、评估程序等在内的完整有序、切实可行的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体系,政府的绩效评估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业水平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如考核内容笼统,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干部绩效考核是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性的量化考核,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尽管也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各单位规定的内容来看,比较原则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往往无法进行实际考核。再如,考核方法简单,效率低下。干部考核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缺乏实地的、跟踪的动态考核;干部考核通常采用年终一次性的集中考核,缺乏平时工作绩效考核;此外,不能根据单位的主要职能、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在考核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考核方法,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再者,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存在脱节现象。部分考核结果简单化、公式化,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考核结果难以作为干部奖惩和升降的依据。
    7.错误的用人导向。导向就是旗帜,就是方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会对干部的从政行为产生很大的引导作用。一些干部政绩观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一些地方的用人导向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一些心浮气躁的人,一些热衷于短期行为的人,一些热衷于“政绩工程”的人,一些搞虚假政绩的人报喜得喜,吹牛得牛,受“益”匪浅。相反,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扎扎实实做事的人,反而受到冷落,处处吃亏。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严重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导致了不良政绩观的蔓延。
    8.干部变动过于频繁。政绩观的错位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频繁变动也有一定的关系。政贵有恒,只有保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才能使他们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可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变动过于频繁,主要领导的任期只有两年多的时间,这直接导致了干部的浮躁心理、攀比心理和短期行为,都想多出政绩早出政绩,过了两年就想动一动。有的地方在干部年龄上搞“一刀切”,界线越划越低,致使干部们没有沉下心来做事的决心,只有快出政绩早出政绩的浮躁。
    9.重大决策监督乏力。在很多地方,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只是个程序、形式,成了摆设,留下的只有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的“集中”,“三重一大”往往是主要领导个人拍板,既缺乏完善的决策机制,也没有有力的监督机制。从现实教训上看,一些失误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往往是一些领导听不进不同意见,不顾客观条件,摸脑壳定的,拍胸脯上的。决策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决策失误责任难以追究,为少数领导干部主观决策、追求个人政绩开了方便之门
本文来源:新都教育(http://edu.newdu.com)
原文地址:http://edu.newdu.com/Official/Class944/Class963/201010/195570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