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初学者歌词用意:谁来面对“最豪华导师阵容”背后的艳羡情绪?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09:47

谁来面对“最豪华导师阵容”背后的艳羡情绪?

谁来面对“最豪华导师阵容”背后的艳羡情绪?

 


     这两天,微博上一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有人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而网友之所以说这张毕业证书牛,是因为导师一栏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据悉,李鸿樾是浏阳人,曾在长郡中学、浏阳公学等校任教或任职。(《扬子晚报》2月27日)
 

    “史上最牛毕业证”、 “最豪华导师阵容”的描述是言过其实还是夸张形容?当你看到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的名字时,就会发现“只能羡慕嫉妒恨了”的艳羡情绪决不仅仅存在于网友身上,而围观之后的感慨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史上最牛毕业证”、 “最豪华导师阵容”所言不虚!
或许,何时能遇到如此“最豪华导师阵容”恐怕只能存在于“小说穿越”中了,但是,围观场景之下,我们难道不应有所反思吗?不应有所醒悟吗?
 

         这让笔者想到了“钱学森之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根据这种逻辑,现在之所以没有“最豪华导师阵容”是不是也与大学有关呢?与我们的政策有关呢?
 

            反观之下,当下大学热衷的不是真正的学术大师,而是大官和明星。高校与大明星“互取所需”,这样的景象公众早已不陌生。放大视野的话,可以发现大学不仅与明星有“联姻”,而且与官员的“联姻”也在升温。越来越多的官员轻松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你能奢望产生“最豪华导师阵容”吗?
 

           我们知道,大学要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曾说过,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大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储存、传递和创造人类文明。大学的这一使命赋予了大学保守的文化品格。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天然地反对功利,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与明星、高官走得越来越近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大学已经模糊了自身神圣的使命,我不敢断言,但是这种行为侵蚀了大学精神,把大学的功利性暴露无遗,恐怕是毫无疑问的,而这当然抽空了“最豪华导师阵容”产生的土壤。
 

          并且,在高校中,权力主宰一切,权力通吃已成普通教师之梦魇,官本位已经深入脊髓,一切都以官员的利益为上,以官为本,以官的利益需要、官的价值诉求为行为取向,惟官是重,惟官是大。可以说,“官本位”正在演化为一种大学内部的价值取向——拜官主义。由此,即使我们有大师,恐怕也不可能组成“最豪华导师阵容”吗?
 

        大学是人类最先进思想的集散地,这决定了大学应当在世俗力量面前保持独立清醒的价值判断,应当遵循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应当保持自身的尊严、拒绝一切外在因素的诱惑和操纵。倘若大学都热衷于迎合社会、趋向功利,就自然会失去文化的厚重,就很难避免媚上、媚钱、媚俗;倘若不克服商业化带来的过度实用主义,大学所崇尚的人文理想与精神就会丧失殆尽,大学就会自己降格为庸俗教育的场所,也就离“最豪华导师阵容”越来越遥远了。
 

          “史上最牛毕业证”反证当下大学贫瘠和落寞。学者博克在《大学与美国未来》一书中说过:“以千百年的眼光看,能给我们的文明留下最永久性印记的,毕竟不是将军和总统,也不是为他们出谋划策的专家们,而是社会批评家、哲学家和最纯粹的科学家。”那么,谁来面对“最豪华导师阵容”背后的艳羡情绪呢?但愿艳羡情绪不仅仅是公众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