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壁纸:秦邦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06:11


早年立志,投身革命秦邦宪(1907~1946),字则民,乳名长林,又名博古,生于杭州。关于秦邦宪的出生曾流传过这样一段小故事:出身世代书香、附贡生的秦肇煌,长期在浙江任职,他三十七岁仍无子女,心情未免有些愁意、焦急。那年,他的妻子朱氏就到惠山忍草庵去求子,并许下大愿。次年,果然喜得贵子。因为秦邦宪是三十八岁的秦肇煌得到的第一个儿子,因而备受父母疼爱,生活比较美满。但在他九岁时,随着父亲的病逝,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遂告结束。家道中落,加上父亲病逝,家庭经济更加困难,仅仅依靠母亲的操劳来维持这个四口之家的生计,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秦邦宪就是在这样的清贫生活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艰苦的童年境遇磨炼了秦邦宪,使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善于思考,也更显得早熟。性格刚强的母亲在十分清贫的情况下仍让他到学校读书。由于经济原因,开始时秦邦宪只能在离家不远的秦氏公学中接受启蒙教育。

秦氏公学是秦氏家族办的一所学校,秦氏子弟在这里读书是不收学费的,在那里他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

1915年,秦邦宪考入了第二高等小学(即今东林小学),后又转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即今无锡师范附小)。秦邦宪在学校里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21年,他高小毕业后,曾报考荣巷公益工商中学商科,原因是他觉得作为家里的长子,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从事经商活动可以弥补家庭经济的不足,减轻母亲的负担,但是未被录取。

1921年夏,秦邦宪考入了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纺织科(简称"二工")的预科,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秦邦宪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当时,中国大地上正经历着一个伟大的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到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解救中华民族的伟大运动中来。知识青年成为革命的先行力量,很多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在青年学生中广泛流传,并引起巨大反响。秦邦宪进入"二工"以后,开始有机会接触流行的进步书刊,并很快接受新思想。这些革命理论和观点开阔了他的眼界,为他后来投身革命奠定了基础。

在"二工"读书期间,一些有进步思想的人物也给了秦邦宪走向革命的指引。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恽代英、肖楚女都曾经先后来学校讲演,宣传革命道理,激励青年进步。他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对秦邦宪的思想触动很大,也激起了他为中华民族兴亡奋斗的信念。他与进步青年周学熙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政局的形势,探讨强国富民的道路。周学熙后来成了秦邦宪的入团介绍人。

在校期间,秦邦宪还经常到大姑父许国凤家中走动,因为他的父亲与许国凤既是同榜秀才,又是亲戚与世交。有这样一层关系,秦邦宪与表兄许广圻、许庆圻的来往尤其密切,而许氏兄弟又都是当时的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引导和感染下,秦邦宪向往革命的热情更高了。特别是在许氏兄弟的介绍下,秦邦宪认识了上海大学学生安剑平等人,为他走向革命组织提供了条件。

上海大学学生安剑平、糜文浩,都是无锡人,他们于1923年发起组织了"上海大学孤星社",后改名"中国孤星社",是当时青年学生自发组成的进步组织,安剑平担任社长。此组织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渐走向革命的道路。这个组织的活动让秦邦宪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和振奋,他很向往加入其中,不久他的愿望果然达成,成了"孤星社"的一员。

1924年,又有一些在外读书的无锡进步学生组织了"锡社"。"锡社"的宗旨是"提高邑民常识,促进无锡社会生活"。"锡社"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团体,在人们中间传播进步思想,与"孤星社"的宗旨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后来"锡社"和"孤星社"谋求合并。1924年8月17日,"中国孤星社"无锡支部举行第一次常委会决议,"中国孤星社"全体社员加入了"锡社"。秦邦宪在这次会议上被推选为苏州委员会的负责人,从此他与上海、无锡等地的爱国青年进行了广泛的联系。

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的篇章。作为一个有着革命热情的进步青年,秦邦宪认定了这是将中国带离苦难的一条捷径,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为中国革命的做法也赢得了秦邦宪的爱戴和敬仰。不幸的是,孙先生过早离世。孙中山逝世后,秦邦宪与各界革命人士积极投入到悼念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挽救中国的活动中去。通过这些活动,秦邦宪认识到为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志青年必须参加革命的组织,形成革命的洪流,才能冲破强大的反抗势力。于是,秦邦宪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矢志不移地准备为中国的新生而奋斗。在此期间,他频繁地接触中国共产党人恽代英等人,他们这些人的革命主张渐渐地融入到秦邦宪的头脑中去,使他对中国革命和前途的看法往前迈

进了一大步。

1925年春,年仅十八岁的秦邦宪加入国民党后,又经周学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由于表现出色,秦邦宪被推选为"二工"学生会会长,成为县学联领导人之一。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到革命斗争的前沿阵地。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爆发,中国各大城市学校的进步青年学生纷纷行动起来。6月1日,秦邦宪率先在"二工"举行全校学生声讨大会,会场上群情激动,"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响彻云端。秦邦宪以"二工"学生会会长的名义登台演讲,大声疾呼向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由于心情激动,外加操劳过度,使得原本就带病的秦邦宪病情加重,当场口吐鲜血,但他不顾病体虚弱,带病联系苏州其他三所学校,举行反帝大游行。同学们想让他休息,再三劝他不要参加游行,但秦邦宪却说"国之将亡,焉顾我身",毅然参加游行。游行过后,秦邦宪从苏州赶回无锡与周启邦、唐光明等人一起,在无锡召开了"锡社"、"孤星社"、无锡协会和第三师范、辅仁中学、工商中学等二十九个群众团体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如何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会议决定成立"#1国人惨杀我国同胞无锡各界后援会",后改名"英日人惨杀同胞无锡后援会",简称"后援会",秦邦宪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还参与发动了一万余人参加的无锡市民大会,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并不断撰写旨在唤醒民众的时评、文章,以"则民"等笔名发表在《锡报》、《新无锡》、《无锡评论》等刊物上。

1925年7月11日,"锡社"召开第二次大会,秦邦宪当选为无锡锡社组织部主任,并负责编辑出版《无锡评论》。以《无锡评论》为阵地,秦邦宪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大论战,这些活动使秦邦宪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8月,秦邦宪从"二工"毕业,原本打算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一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为了投身革命的伟大理想,毅然决然地奔赴革命的中心上海,报考了上海大学,成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学生。当时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聘请了瞿秋白担任系主任,还聘请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等人来校讲学,所以上海大学,特别是社会学系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地,成了东南最高的革命学府。受上述人的影响,秦邦宪的革命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并于同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1月,由于党的工作的需要,秦邦宪离开了上海大学,调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干事,从事国共合作的革命宣传工作。同年10月,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秦邦宪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1926年10月,中共中央要选派一批共产党员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秦邦宪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这是一个向苏联学习的好机会,就立即向党组织写了申请。几天后,秦邦宪踏上了赴苏求学的道路。

莫斯科中山大学是1924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建立后,为了给中国革命培养人,在苏共中央的斡旋下建立的,成立时的全称是"中国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孙逸仙大学",习惯上称为"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中苏关系发展、孙中山与苏联建立联盟关系的产物,学校集中了国民党、共产党和苏共各派的人马,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学校的工作又是直接在苏共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的,所以中苏两国、国共两党各自的激烈的政治斗争,都在中山大学有着直接的反映。

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秦邦宪刻苦勤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渐渐成为学生中的活跃分子。他喜欢独立思考,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立场,在政治上热情但又天真。在到苏联以前,秦邦宪虽然有了一定的革命斗争实践,但毕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在他心目中,共产国际和苏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圣地和忠实执行者,他盲目地崇拜斯大林,不加分析地相信共产国际,把共产国际看作当时各国共产党必须绝对服从的上级领导。加上对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和把握,秦邦宪在中山大学一方面不断地增强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潭,卷入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中。

首先就是卷进了反托斗争,"托"即托洛茨基。列宁逝世后,苏联国内先后出现了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以及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尖锐冲突,这些政治斗争波及到中山大学,使一部分缺乏斗争经验的中国留学生卷入其中。

秦邦宪就积极地参与了此次斗争,他支持以米夫和王明等为代表的支部局,参与了支部局的工作,认为他们是代表斯大林正确路线的一方。但实际上,米夫、王明等对于一部分持不同意见、对他们的工作作风强烈不满的留学生耿耿于怀。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他们把不同意见提高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极尽打击压制之能事,这些做法不仅对当时的斗争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伤害了不少好同志,也为后来秦邦宪犯错误埋下了隐患。

其次就是参与了"江浙同乡会"案。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国民党与苏共的关系破裂。斯大林指出:"国民党反共,我们则要给中国共产党办个大学。"中山大学遂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从这时起,学校内的国民党留学生大多数回国,剩下的主要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此之后的1928年,秦邦宪因为成绩优异,被选为中山大学支部局委员,同陈绍禹(王明)交往密切,由于缺乏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教条主义式学习,他赞同陈绍禹等关于中国革命"左"的观点。参与了以陈绍禹为首反对以俞秀松为首的所谓"江浙同乡会"的斗争和攻击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活动。所谓"江浙同乡会"事件就是,支部局怀疑一批江浙籍共产党与国民党组成了一个不为党纪所容的组织,并抓住此事大做文章。而事实上这一事件是王明等支部成员借机打击异己的一次行为,是前一阶段党派斗争的继续,这在当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三,参加了清党运动。1929年底,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清党运动,这一运动自然波及到政治味特浓的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校成立了清党委员会,由上级指定莫斯科市委、区委、区监委、共产国际东方部各派一人参加。这次运动是在一个极其复杂的形势下产生的,其出发点主要是清除苏共党内的托派分子,但运动推行的结果却有促使党内斗争严重扩大化的趋势。运动的范围涉及苏共和中共两方,运动中持不同政见的各派相互攻讦,其中支部局占了上风,凡是反对支部局的就被说成是"托派嫌疑"。一些人被开除党籍、团籍,有的受到严重警告处分,有的被送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更有甚者,一些人下落不明。这次斗争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他们采取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为以后中国的党内斗争开了很坏的先例。

1930年,秦邦宪在苏联的求学期满,四年的求学生涯,他系统地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学习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列宁主义革命学说,中国革命运动史和联共党史,这些方面的学习极大提高了他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一阶段的学习也给秦邦宪带来了许多不利的方面,虽然他学习了一整套苏联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和理论,但他却看不清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盲目崇拜苏联模式和斯大林,把本本上的理论生搬硬套地推广到中国革命中去,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另外,在莫斯科学习期间,秦邦宪结交了米夫、王明等一批朋友,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