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公园有什么:TuGus--途加网--那些浙大没教我的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3:16:06

那些浙大没教我的事
李华芳

1浙大是一所什么学校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并不因为自己是浙大的学生而遮其丑,我对浙大的评价受李志文老师的《漫谈二流大学》影响很大,我完全同意其中对浙大的看法。饶是如此,浙大也反复在各种国内大学排名中进入前五的位置。总而言之,这是一所比上差太多,比下?比下有什么好比的,那未免太堕落了。

2学术诚信
在《我的这一年》里,我曾经写过重新上学的感受。新生接待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课程是关于学术诚信的,这也的确是因为之前的汪晖抄袭案给我带来的影响。记得这个课上做了一道题,是小组讨论题。我跟一个黑人本科生,两个白人博士生一组四人,要决定AU是不是应该开除一个已经有一次学术不诚信的记录,第二次又在网上买了一篇学期论文的学生。我们思前想后,考虑了很多因素,最后认为应该再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不能看着他毁了。所以我们最后建议停学一年,参加学术诚信课程合格后,再行开始学业。

但,我们错了。根据学校的政策,有过一次学术诚信不良记录,第二次立即开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我的第二个文化震撼了。我想要是中国大学也实行类似的制度,学风估摸着会端正一些。

最近我自己也参加了不少考试,考试的时候必然也会强调学术诚信。每堂课开始前,教授都会发syllabus,中间无一例外会提到本堂课对于学术腐败的看法,以及本教授会怎样来界定学术腐败。某老师更是列出了好几个links,从学术腐败的定义开始,到危害、界定、处理等等,甚至还有学生如果不满要怎么申诉的链接。

总而言之,在不同的场合和材料里,总能看到关于学术诚信的内容。以下内容是厕所里讨论学术诚信问题的:



先是有人说: 厕所涂鸦是最高形式的艺术,因为一不谋财,二不为名。请讨论。
有人回应说:第一年的时候就有人写过了。你这个是剽窃。请注明出处。
于是又有人回应说:如果是同一个人写的呢?
有人回答:如果你没有引用自己,这依旧是剽窃。(这是亮点)

这是浙大没有教我的。

3尊师重道
本校有位distinguished professor(大部分学校称university professor)叫罗慎博Rosenbloom,一手开创了一门学科,叫法律行政学,主要讨论美国宪法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也许有人不太理解university professor的意思,这么说吧,大部分诺奖获得者最想得的奖是什么呢?其实是university professor,通常而言一个大学成百的教授里就一两人而已,相对来说,诺奖不过是这个领域内最多数十同行的竞争。university professor那就不仅比学识,更得拼人品了。

大学最要紧的就是学生和老师,其他都是围绕这组关系的衍生。例如说在罗教授回来学校前,系里的学术顾问就发了信给大家提醒说罗教授要回来了,大家下学期选课的时候可以注意。而且可想而知这门课有很多同学会选,务必赶早云云。罗慎博教授今年开一门入门课,讲《美国行政的法律基础》,选课者众。这本身其实就很说明问题。

前一个礼拜,学校专门发通知说,要为罗教授举行一个欢迎会。主要是因为罗教授去香港大学“支教”两年,重新回来。于是学校张罗了一个活动来迎接罗教授重回校园。活动先是罗教授讲香港和美国公共行政教育之比较,讲完之后大部分提问都关心中国大陆。作为现场为数不多的中国学生之一,我还补充作答了最后一问题。演讲结束后,是一个简单的招待晚宴,有吃的有喝的,我有课就先走了。出来的时候,还看到罗教授被两个mm拖住拍照。想来这些老师同学们会端个酒杯聊上很久。

浙大也不是没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只是一方面浙大是没听说过有什么“university professor”的,什么各种XX讲座教授,基本上也是不讲课,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另一方面在现实里教授被行政人员限制的情况居多。这传统就断了。

我在浙大一年的工作经验,学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校长的批条比教授的签名有效得多。甭管你是多大牌的教授。于是教授们也懒得跟行政人员交涉,最后就变成无论大小事宜,一律找校长解决。因为找校长的人太多,事情往往就又得不到解决了。

这主要是因为行政体制缠绕了学术领域所致。尊师重道的传统是说奖励好的学术,只要你做出来好学问,不管同行的教授,后来的学生,以及服务的行政人员,都会对此尊重有加。而现在的情况是,教授们得看行政人员眼色行事,本末完全倒置了。

如果你听不到那些教授与学问有关的奇闻轶事,听不到教学相长的故事传奇,那么一个大学的魅力就会下降很多。

像罗慎博教授这样的故事,浙大没有教过我。倒是我自己为浙大整理过一个据说感动了无数学弟学妹的故事《浙大学生经济学会20年》。

4作业与考试
我个人在浙大的经验是上课还是比较轻松的,一般的课程考核是一次期末考试,稍微有几门课是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然后就以这个成绩作为该课的最终考核。这样很多学生一般都是最后一个考试月里,几天复习一门课,前面基本上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我个人的排序大致是谈恋爱乱读书>社会活动>览西湖>各种小吃>最后是考试。但好在我还读书不是。不少同学干脆是游戏>游戏>还是游戏。最后也神奇的毕业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浙大老师们也常常和我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素质很差,尤其是那些考研究生的。考分很高,一问具体的东西就三不知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面试的时候下功夫,以便将那些高分但“无知识”的考生刷下去。但其实即便是面试我觉得也不一定能说明问题。

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标准完全弄错了。只要做些调整即可。首先就是要有前面说的syllabus,也叫课程大纲,说明这一学期教的内容和参考书,以及进度安排等等。其次要改革考核方式。比如说我在这里上一门课,叫做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算是组织行为学的一类。在浙大也上过类似的课程,我甚至还读过司马贺。但现在上这个课,感觉完全不同,每周都有作业,类型包括一次presentation,一篇期末论文,一次期末考试,4个case study brief,以及6篇reaction paper,加上课堂讨论的表现。每一项都会记分,最后的总分才是你这个学期的考核分。这个相对来说更加能够准确衡量出对课程的掌握。也就是说,平日的分散考核就足以改变“一考决定总分”这种武断的评价方式。

只不过这样就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例如要批改作业,及时回复等等。而这些工作量往往并不符合行政对教师工作的考核标准,因此教师们就不乐意在平时去采用这种考核,最后就出现我所说的“最后一月搞定所有考试”的现象。理工科重解题目的那些,还能看出来端倪。文科这种注重日常的,不改变下考核的方式,那么对“高分无知识”的抱怨还会继续,而且这问题可能更多在教授们身上。

这还导致一个问题是,学生没有学到critical thinking。老师们也不是很关心这个,所以学生们会以为课上讲的就是对的。同样以我上的这个课程为例,布置的作业里第一条就是这个理论是不是适用的,不适用的话,是因为什么。这样就逼着学生去挑刺,这倒不是说不尊重前人之成果,而是说要学会这种思维,这样才能在前辈的基础上有补充有创新,甚至推倒重来。学问就往前走了,而不是停着不动。

日常的作业与考核,这是浙大没教我的。
上述几条,虽然浙大没教我,但是我想告诉浙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