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夏天: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27:26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
马陆亭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 北京100816)
摘 要: 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多样化将逐步成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高等学校分类
发展是社会和教育自身双重选择的结果,其理论依据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学校能级理论。目前我国学者对
高等学校分类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分层分类的思路,本研究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结构特点的分析发现,高
等学校按层次和按类型分类的共存与交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所呈现的一种规律。本文运用层次和类型两个分
析框架构建了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并对其问题和今后的政策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层次; 类型; 学术性人才; 应用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 G52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9468 (2005) 0220101207
Structural Designing of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MA Lu2ting
(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 Beijing 100816 , China)
Abstract : A new era of development has dawned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 which is 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 elite system to a mass system , and diversity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system.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influenced by theories of labor market segreg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t present a model of classification2by2level is being used by scholars in China , 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a combined
model , i . e. , combing classification2by2level and classification2by2type , in classifying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levant issu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 levels ; types ; academic2based manpower ; applied
manpower
收稿日期:2004212223
作者简介:马陆亭(1963 — ) ,男,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员、博士。
  随着世纪之交高等学校持续扩招政策的成功实施,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5 % ,开始步入
大众化的门槛,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的第一大国。这既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也使高等教育在已有矛盾加剧的同时,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长期困扰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追求
升格、盲目攀比、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等现象,至今尚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近两年来,面对着不可逆转的高
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许多学校都在思考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和“怎么建设”的问题,宏观管理
部门也在思考“高等学校怎么分类”和“采取什么政策引导学校分类发展”的问题。考虑到合理的高等学校分
类体系是具体政策实施的前提,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高等学校分类结构的框架设计上。
一、多样化特征下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及国内研究进展
从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阶段,多样化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将迎来一个重
要的历史变革和调整期,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局面正在形成。
第3 卷第2 期
2005 年4 月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l. 3 , No. 2
Apr. 2005
11 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表1   美国就业人员分类
专业性
(Professional)
技能性
(Skilled)
非技能性
(Unskilled)
1950 20 % 20 % 60 %
1990 20 % 35 % 45 %
2000 20 % 65 % 15 %
  资料来源:刘国荣、黄新华《对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几点
认识》,2001 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长沙) 。
  美国劳工部公布了从1950~2000 年美国从业人
员的工作技术水平的变化。从表1 中可见,50 年来专
业人员所占的比例没有变化,面向职业性岗位的技能
型人才所占的比例则从20 %上升到65 % ,非技能劳动
力所占的比例则从60 %下降到15 %。我们由此得到
的启示是: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有
着稳定的需求,而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不断满足技能型人才需求,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
众化过程中,各种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增长得很快。[1 ] 其
中一部分又进一步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转变。[2 ]
21 高等学校分类的现实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力市场对受教育者的选择性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选择性均得到了增强。
教育只能以其自身的多样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首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既有一些高技术产业,又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因
此,我们需要多层次的人才。
其次,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多种经济形态并存,需要多样化的科学技
术。既要有先导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也要有相当数量的应用技术研究,甚至还要大量推广现成的
技术。高等教育结构要与社会生产过程相适应,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也应是多层次的。
第三,从个性特征看,每个人的能力优势各不相同。教育就是要通过筛选机制和因材施教的手段,使学
生身上的特殊能力得到开发,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四,从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竞争发展的规律看,高等学校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因为资源
的稀缺性,各高等学校不可能全面发展和全面争优,每一所高等学校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合适
位置。不可替代性越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就越强。
过去,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比较趋同,几乎所有学校都按照学术目标培养人才,学校的发展方式就是
不断升格,致使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断档。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有两大缺失:一
是大城市人满为患、毕业生就业难,而急需人才的小城镇和农村等广大的基层单位却没有人愿意去;二是即
使在大城市和知识密集型机构,技能型人才也是严重短缺的。经常有企业感叹难以招聘到技师,就连大学、
科研机构也在呼吁实验技术人才的奇缺。[3 ] 办学模式趋同现象使得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31 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与社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高等教育成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
方式,部分地承担起工作机会的分配功能。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社会和教育自身双重选择的结果。
(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市场经济中,企业与个人之间主要通过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发生作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
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两部分,两个劳动力市场中人员构成和运
行规则明显不同。[4 ] 主劳动力市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独立主劳动力市场和从属主劳动力市场。独立主劳动
力市场的工作主要是专业性、管理性和技术性的;而从属主劳动力市场通常是完成某个专门领域的某项专门
任务。
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而是由相互分割的子劳动力市场构成的思想,对于高等学校分类发
展、面向各子劳动力市场培养相应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学校能级理论
就教育自身而言,导致学校分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学校之间存在差别,学校之间的差别是导致学
校分化的前提与基础,而学校的发展又会促使学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第二,专业化,在高等学校中所处理的
知识是专业性的知识,学校之间要有一定的分工;第三,政府希望并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能级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国际上大致有如下三种能级:一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研究型大
10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 
学;二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一般高等学校;三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专科学校、社区学院、职业
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等。
41 我国学者对高等学校分类的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
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国内有关学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有:1996 年,上海智
力开发研究所建议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省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
业技术学校五类[5 ] ;1996 年,笔者分别通过国际比较和集中度模型计算,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
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四类[6 ] ;1997 年,辽宁省教育研究院邓晓
春建议,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科研教学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大学和专科教学型大学三类[7 ] ;2000 年,教育部
院校设置处戴井冈等根据学校学科设置的特征、学生培养层次、教师水平和学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将普通
高校分为具有研究型特点的大学、教学型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学校三类[8 ] ;2000 年,香港科技大学吴
家玮认为,可将高等学校分为六种类型:巨无霸、研究型大学、精英学院、理工学院等专业学院、博雅学院、公
开学院[9 ] ;2001 年,清华大学何晋秋、方惠坚等提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
学、教学型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或二年制大学四类[10 ] 。2004 年,兰州大学甘晖等人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
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类[11 ] 。
可见,中国内地学者的研究思路具有一致性,即对高等学校进行分层分类。“985 项目”、“211 工程”等,
也在具体的实践中推动了高等学校的分层发展。
二、主要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分类的特点
每个国家高等学校结构体系的形成,是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及科技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既蕴涵着一些普遍性的规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及高等教育强
国,且明显具有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和多样化特征,因此我国在高等学校分类的研究中,比较多地借鉴了美国
的研究。卡内基基金会对美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就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多样化状态下分层定位的思想。但是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有效的高等学校分类不仅与其层次有关,而且与其类型有关。高等学校实际上包含着
(总) 量和(种) 类两种差异。
11 美国和德国两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模式
在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分类方面,美国和德国的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美国高等学校突出的层次分类模式
美国高等学校的分类模式具有多样化、分层次的典型特征。如根据所授学位水平、办学的综合程度,高
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综合型大学、普通四年制学院和社区学院。这五类高校的教育目标,
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相对应。同层次高校竞争激烈,但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竞争。
2000 年,卡内基基金会采取新的分类方法。根据新的分类标准,在美国近3856 所高等学校中,各类学校
所占比例如下:博士学位授予P研究型大学(广博型) 318 % ,博士学位授予P研究型大学(集中型) 219 % ,硕士学
位授予学院和大学(综合性) Ⅰ类1217 % ,硕士学位授予学院和大学(综合性) Ⅱ类313 % ,学士学位授予学院
(文理类) 515 % ,学士学位授予学院(普通类) 810 % ,学士P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113 % ,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
4215 % ,专门学院1912 % ,部落学院和大学017 %。
(2) 德国高等学校突出的类型分类模式
与美国不同,德国大学在层次水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高等学校的分类主要体现在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
(Fachhochschulen) ① 之间的区分。2001 年,德国有345 所高等学校,具体分为三大类:第一,大学116 所,包括
综合大学1 所、大学93 所、工业大学16 所、教育学院6 所;第二,独立设置的与大学同等地位的艺术和音乐
学院47 所;第三,高等专业学院152 所以及同等地位的公共管理学院30 所,共182 所。
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均可颁发文凭(Diplom) 和学位(Magister) 。
德国没有学士(Bachelor) 学位,德国的Diplom 和Magister 均高于学士学位,大学毕业时获得什么文凭,主要依
103
① 在我国经常被译作高等专科学校和专科高等学校,此处为避免与我国的专科教育混同,称其为高等专业学院。
 第2 期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
赖于所学学科。但是,二者是不同类型的学校,有着不同的使命和定位。大学为学术性高等学校,注重基础
研究,功利性不强,通常都设置有广泛的学科,几乎包括所有的专业领域,因此规模都很大;高等专业学院为
应用性高等学校,注重培养实践型人才,不能颁发体现学术取向的博士学位。较之于大学,高等专业学院与
企业界有着更紧密的关系,其教授除学术资格外一般还需要至少五年的非学校实际工作经验。
21 英、法、日等国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类型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均有按层次和类型分类的痕迹。
(1) 高等学校的层次差异
英国高等学校的层次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按时间先后成立的古典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和多科技术
大学上。[12 ] 古典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高居于英国大学的学术塔尖;城市大学
创建于工业革命时期,设在重要的工业城市,与本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新大学创建于20 世纪60
年代,设在中小城市的郊区,不仅为60 年代激增的中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而且革新大学教育、防
止过早或过分的专门化倾向;多科技术大学1992 年由多科技术学院升格而成,主要面向工商界。
法国高等学校的层次差异主要体现在“大学校”和综合大学之上。“大学校”即高等专科学校,其水平高
于大学的本科生教育,需经严格选拔,所以一般被称为“封闭型”和“选拔录取体系”;综合大学由于其招生面
宽,凡高中毕业会考通过并获业士文凭者均可注册入学,所以一般称之为“开放型”。
日本高等学校传统上由国立、公立和私立三部分构成。从政府的角度看,它们在任务方面有明确的界
限:国立大学满足的是政府的需要,由文部省领导;地方院校满足的是地方的特殊需要,由都道府县建立;私
立院校满足的是非政府部门的需要,如满足一些工业企业的人力需要等。日本高等学校的层次差异,既有大
学和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之间的区别,又有国立、公立和私立之间的区别。
(2) 高等学校的类型差异
英国在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原来实行双元模式———即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并存的体制;后来多
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标志其地位的提高。法国的“大学校”和综合大学更是有着明显的类型差异①。前
者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工业、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政府官员,体现精英型高
等教育的专业教育思想;后者着重于基础学科知识的传授与研究,开设文、理、法、经、医、药等专业,体现大众
型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思想。日本培养应用人才学校的地位要低一些,如高等专门学校的层次低于大学,私
立院校、地方院校和国立院校随着职业性逐步减弱,而地位逐步提高。
(3) 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差异的发展演变
高等学校分类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原因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成长与壮大。随着工业
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得到了发展,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首先,日本应用型高等教育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为了解决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毕业生升学难
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问题,日本于1976 年建立了两所技术科学大学,主要招收高专和短大毕业
生入学,学制为四年,相当于大学的后两年加硕士两年,学生可获得硕士学位。[13 ] 但日本高等学校的“等级”
观念却是一以贯之的。在1918 年以前,在名称上可使用“大学”字样的只有国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帝国大
学,数量也只有5 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均以专门学校的形式出现。1992 年,日本文部省重新修订了《大学
设置基准》,向大学下放了部分管理权限,目的是使各大学凭借自身的实力与高水平的教育展开竞争;同时,
在政策上重点扶植国立大学中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对私立大学补助金的发放也由“扶弱”转向了“助强”,
试图用此方法引导大学向提高教育水平的方向努力。进入21 世纪,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了新的“大学机构
改革方针”,通过国立大学的重组与合并、引入竞争机制等,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30 所世界一流大学[14 ] ,分
层的概念得到强化。
法国的高等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现代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形成的,但
自1968 年以来进行了广泛的改革。法国大学在13 至14 四世纪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大学在教会的严格控
制之下,以经院哲学和神权为自己的办学基础,学术上保守,组织上封闭,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从16 世纪开始
走向低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国家和有关团体先后在大学外建立了一批新型教育和研究机构,如法兰西公
104
① 即在“大学校”和综合大学之间,既有按类型分类的痕迹,又有着按层次分类的烙印。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年 
学(1530 年) 、耶稣会学院(1563 年) 、自然历史博物馆(1636 年) 、法兰西科学院(1666 年) 等,开设大学所不开
或不重视的课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与其他工业化社会不同的是,由于大学的消极
和衰落,精神生产和科学研究反到成为这些非大学机构的事情。进入18 世纪以后,社会和科学技术进一步
发展,大学愈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应运而生,它们重科技、重应用、重实践,有严格
的入学选拔和毕业考试,学生质量高、适应性强,即为现在的“大学校”。
31 对高等学校分类结构的基本概括
分类是一种主观活动,而结构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从研究职能、教育职能还是社会职能来看,高
等学校结构分类的影子到处可见。比较上述五国高等学校的分类状况,可归纳出如下基本特点:第一,任何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是由单一类型的高等学校组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满足社会与学生的不同需
求;第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第三,随着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逐渐上移;第四,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
有不同的规律,应放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各类学校呈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第五,不仅学术型人才需要有
学位层次,应用型人才也需要有学位层次。
总之,高等学校层次分类和类型分类的共存与交融,应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多样性特征中所呈现出的
一种规律和秩序。
三、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学校不仅承担着国家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而且是国家基础研究的生力军、科研开
发的主力军。这要求我们站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新时期高等学校以多样化为特征的发展定
位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顶天(高层次、新学科、创造性人才) 立地(实践型、技能型、
应用性人才) ”和在科技创新上的“上天(高新原创性成果) 入地(实用技术开发成果) ”两个同源的薄弱问题。
11 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框架的思考
我国建国以来本科层次及以上高等学校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单一型的发展道路。例如,大学和学院在概
念和政策上长期以来是混同的,各类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是相近的。伴随着高等教育多样化时期的到来,我
们需要认真地思考世界教育史上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面向“人才强国战略”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现实需求,以如何开展“学术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关键点,做好国家高等学校的分类设计工作。
(1) 运用层次和类型两个分析框架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高等教育最初的社会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社会的思想精英。随着产业革命的进展,大学培养高级专业
人才的功能逐渐发展。美国从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到贴近生活的社区学院遍地开花,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
功能日益强化,初步实现了任何人都能得到任何一种教学或培训的教育理想;崇尚理性的德国,通过传统大
学与高等专业学院两种模式的并进发展,为其制造精致产品的产业界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创造力和实现力;
法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校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日本的职业教育也已有研究生学历层次。
如果将“创新”比喻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那么“应用”就是维持其良性运行的血液。只有
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产品才会有国际竞争力。良好的高等教育制度,应当是学术型人才培
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系统并行发展的制度。
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借鉴国外高等学校的分类特点,我
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及高等学校的分类可以按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一维按层次“教学型学院———研究型
大学”框架构建,关键是安于定位、办出水平;另一维按类型“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构
建,关键是导向明确、办出特色。两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层次分类的上游可以有一定的交叉,但越往下交叉
越少。
具体设计如下: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包含以北大为龙头的广博研究大学、一些以文理学科为基础
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地方文理综合学院和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包含以清华大学为龙头的
特色研究大学、原行业部委管理的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大学、地方专业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再往下也包含
 第2期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105
中等职业学校等。以“985”项目大学及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大学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基本依
据①,学校分类结果匡算参见表2 :
表2   高等学校的分类设计( 学校单位数:所)
层次
类型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
(30~40)
广博研究大学
(15~20)
特色研究大学
(15~20)
教学科研型大学
(150~200)
综合大学
(50~60)
专业大学
(100~120)
本科教学型学院
(450~500)
综合学院
(150~170)
专业学院
(300~330)
专科教学型学院
(大量)
城市学院
(按需求)
职业技术学院
(按需求)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弱化”是当前我国高等学
校分类发展时需重视的问题
2002 年末,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部财务
司联合专题组选择教育部直属的20 所知名大学进行
调查,以大学内学院为基本单位了解学科间生均经费
支出的比例关系。出乎意料的是,工科的生均教学费
用支出竟低于理科和文科。这里除了有工科规模大、
效益高和国家对重点大学理科、文科类专业资助力度
大的因素外,是否还有工科类专业实践经费的过度压
缩现象? 这样我们如何能培养出本领过硬的工程
人才?
建国初,我国政府通过院系调整等措施建立起了
一大批专门学院,以其培养人才的有效针对性有力地
促进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近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知识经济社会的兴起,我国高等学校又开始向综合性院校迈进。无疑,两次结构调
整都是时代的选择,有其合理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工程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职能有弱化的倾
向:一些知名工科大学开始放弃其工程师培养目标而转向建设综合研究型大学,一些原行业部门学校在其管
理体制调整后优势学科受到冲击。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专门学院的社会需求是否还存在甚至更为强大,我们
是否仍需建好一批有特色的专门学院?
1999 年,国家在“211 工程”的基础上,正式启动“985 工程”项目,以加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也
加大了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却缺乏应有的环境和支持,高等教育还有待于继
续探索满足制造业大国所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21 促进高等学校安于定位的政策方向
社会需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政府希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也希望有自己的特色,但高等学校
千校一面、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却一直存在。这说明国家在规划和指导高等学校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上有失
衡问题。
(1) 重新反思高等学校“上层次发展”内驱力的合理性
“更上一层楼”是每一个单位和个人正常的发展取向。确定一个较高的学校发展目标,有利于激励教职
员工,也合乎情理。但问题是由此造成“升格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学校重视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
我们首先要承认高等学校“上层次发展”内驱力的合理性,因为这既符合人之常情,也符合高等学校学术
积累的规律;其次,要把这种内驱力引向重特色、质量的内涵发展,使学校在不同的类型上“更上一层楼”。因
此,合理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是前提,有效的政策引导是手段,二者的结合构成解决问题的关键。
(2) 促进高等学校安于定位的基本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是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促进不同的高等学校各司其责、安于定位、分类发展,具体包括
行政、财政、政策等手段。
行政手段:明确高等学校按“教学型学院- 研究型大学”和“学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两个框
架维度共同构建分类的设想,辅之于一定的标准,促使学校在这个二维矩阵中对号入座。
财政手段:按两个维度框架设计拨款标准,并在非研究型大学范围内,保证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
的人均教学支出预算高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学校。
政策手段:区分层次和类型对学校进行评估,加强对学校规划的指导,建立对特色学校的奖励机制等。
106
① 这是以较松的尺度考虑。若以较严的尺度考虑,可分别选取部分“985”和“211”工程建设大学,如研究型大学20~30
所、教学科研型大学70 余所。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年 
参考文献:
[ 1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12000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1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921
[ 2 ]  周满生. 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 66.
[ 3 ]  两会观点:实验技术人才缺编现象堪忧[N] . 中国教育报, 2002 - 3 - 16.
[ 4 ]  文东茅. 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 . 北京: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 :85 - 87.
[ 5 ]  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方案研究(讨论稿) [R] . 1995.
[ 6 ]  马陆亭等.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J ] . 上海高教研究,1996 : 6. 马陆亭.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一项剖析[J ] . 高等教育研究,1997 : 2.
[ 7 ]  课题组. 21 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结构布局[M] .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 37 - 39.
[ 8 ]  戴井冈等.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分析[J ] . 教育发展研究, 2000 :3.
[ 9 ]  吴家玮. 高等教育:必须承受经济社会之重[N] . 北京教育报, 2000 - 6 - 28.
[10 ]  何晋秋等. 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 ] . 中国高等教育,2001 :19.
[11 ]  甘晖等. 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悉[J ] . 中国高等教育, 2004 : 2.
[12 ]  岑建君. 英国高教改革初析[R] . 北京:“21 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1995.
[13 ]  韩民. 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职业教育[A] .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 C]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14 -
516.
[14 ]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组. 日本出台大学改革新方针[N] . 中国教育报,2001 - 8 - 27.
(责任编辑  阎励勤 郑 园)
(上接第89 页)
  由于人口转变发生的时间不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地域上的不平衡,农村集中了更多的学龄人口,
中西部地区集中了更多学龄人口。如果政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把教育投入的重点集中在普及初等教育和中
等教育,那么,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决定了政府应在这些地区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缩小
地区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要求,也决定了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研究表明,城乡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为了保证对教育需求的实现,需要社会进一步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扩大供给。近年来,城乡小学入学率都已接近100 % ,初中入学率也都在90 %以上,高中
阶段的入学率则上升缓慢。近年来城镇非农行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方向,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受教育
水平有更高的要求。综合以上因素,应该扩大高中阶段的教育供给,满足城乡家庭日益增加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 ]  李健民,原新,王金营. 中国人口转变地域差异的聚类分析[J ]1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 (1) : 52 - 56.
[ 2 ]  黄荣清. 从人口学角度看北京市地域构造[R] . 北京市社科联2003 年学术前沿论坛发言稿,2003.
[ 3 ]  徐玉斌. 公共初中教育资源闲置现象分析[J ]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 (4) : 5 - 7.
[ 4 ] [ 5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01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88 ,44.
[ 6 ]  徐坚成. 我国不同地区未来学龄人口波动与基础教育发展[J ] . 教育发展研究,1999 , (8) : 25 - 30.
[ 7 ]  林成策,杨健. 从学龄人口变动看未来山东省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J ]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 , (5) : 45 - 50.
[ 8 ]  桂世勋. 关注大城市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人口波动[J ] . 人口研究,2002 , (2) : 29 - 33.
[ 9 ]  米红,文新兰,周仲高. 人口因素与未来20 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 ] . 人口研究,2003 , (6) : 76 - 81.
[10 ]  杨益民,凌亢. 从生源状况看中国高等教育的潜在危机[J ] . 统计研究,2003 , (9) : 35 - 39.
[11 ]  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 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 ]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 , (1) : 118 - 122.
[12 ]  陈晓蓓. 共沐阳光雨露: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N] . 中国青年报,2003 - 12 - 19.
[13 ]  王广州. 当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状况研究[R]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04.
[14 ]  胡鞍钢.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 年[J ] . 中国人口科学,2002 , (5) : 1 - 10.
(责任编辑  郭丛斌 郑 园)
 第2期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