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火车站到虹桥机场:太湖第一美景渔洋山风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56:14
太湖第一美景渔洋山风景区

    渔洋山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域,三面临湖,东接胥口古镇,北对光福邓尉、玄墓、大小贡山,南望东洞庭山,西扼西洞庭山,太湖大桥如长虹卧波,串联起西山、叶山、长沙诸岛。
    渔洋山是伸向湖心的一个半岛,山势绵延,形如鳌首,景观丰富,拥有湖荡、山坞、岛屿、溪水、森林、古井、清泉、奇石、珍稀动物等多种生态资源。
    渔洋山由渔洋、法华、钵盂、黄茅诸山以及姚家岭、谢家岭、马公山、野猫涧、昙花坞、法华坞、清华坞等组成,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主峰高171米。
    登渔洋山顶,太湖全景如一幅幅秀雅的立体山水画轴,依次打开:群峰隐现,岛礁棋布,山回水抱,谷深坞幽,鸥逐帆影,烟霞明灭,气象万千。令人如置身瑶林仙境,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自古以来渔洋山就是观赏太湖美景的最佳去处。

    早在上古大禹治水时期,就有防风氏部落首领汪芒葬在渔洋山麓的记载。那时,这里还属于蛮荒之地,先民们“断发纹身,以示龙族”,以至于大禹“入裸国”而不得不解衣,入乡随俗。
 渔洋山的得名源自于伍子胥“赠山报恩”的故事。伍子胥在率军大破强楚、对楚平王掘墓鞭尸、报得血海深仇之后,找到当年曾对他有救命之恩的老渔翁的后人,带回吴国,找了块离王宫最近的风水宝地将他们妥善安置。并将该地取名为渔洋山,表示老渔翁的救命之恩如浩荡海洋,永不敢忘。
    这里曾经是吴国王城所在地。吴国王城历史上共发生过三次变迁。阖闾王的父亲诸樊将王城从无锡梅里迁至胥口,并在渔洋山东侧修建南宫。现今这里南宫桥、南宫塘的地名仍让人隐约想起当年南宫的规模。离南宫不远处,有一个土墩,叫将墩,孙武“三令五申”、“斩二妃”、拜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伍子胥一日之间,七荐孙武,阖闾王听孙武讲兵法入迷,急于要看他如何练兵,于是调宫女一百八十人交孙武指挥训练。孙武将宫女分成二队,以吴王两宠妃为队长,演练阵法。宫女们只是觉得好玩,嘻嘻哈哈不受约束。铁血元帅孙武在三令五申后,辣手摧花,斩杀二妃。过程中,阖闾王曾亲自求情却被孙武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而拒绝。至今这里留有美女坟、二妃庙等古迹,只是在二妃庙中,将孙武像与二妃像并列,不知是基于何种考虑。在伍子胥的劝说下,吴王阖闾最终选择在南宫小校场上筑土为墩,授孙武帅旗、帅印、虎符,正式拜孙武为将,统帅吴国军队。

    渔洋山北坞曾是吴国的水师基地。阖闾王在这里组建了一支当时最先进的水师部队,它由楼船、骑船、战船等组成,分别担当登陆、运输、水上作战等任务。由伍子胥负责水师的训练,撰有《伍子胥兵法——水战法》,系统性地提出“疲敌、扰敌、误敌、胜敌”的战略目标及灵活机变的战术思想,可谓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游击战术的先河。公元前506年冬,伍子胥与孙武一起率水陆混合编队3万精兵,与楚国二十万大军交战,五战五捷,所向披靡,占领楚国王城郢都。夫差二年,伍子胥率水师以渔洋山为基地,与来犯的越国水师大战于夫椒山(今西洞庭山)水域,他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法,一举全歼越国水师精华二万多人,并乘胜追击,横扫越军,迫使越王勾践做了俘虏。
    渔洋山北麓昙花坞竹林丛中,吴王妃郑旦葬在其中。《香山小志》记载,这个郑旦是吴王阖闾的妃子。但更多文学作品、影视剧中,说她是吴王夫差的爱姬。本是越国美女,和西施邻村,被范蠡看中后,连同西施一起进献给了夫差。可叹郑旦,小小年纪便成了政治权谋的牺牲品。
    渔洋山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崛起、强大和衰亡,见证了吴越争霸背后的阴谋、无耻和血腥,见证了盖世英雄吴子胥临终前的的悲叹、昏君夫差蒙脸自戕时的绝望。一个王朝的背影后面,留下的是腥风血雨的记忆和百姓们苦难的经历。
    此后,吴地风气渐由“好剑尚武”向“崇文重道”转变。至南北朝后,吴地士绅云集,文星璀灿,状元辈出,江南才子名震天下,吴门画派、香山帮横空出世。众多的文人墨客为渔洋山的优美风光所吸引,经常相聚渔洋,或泛舟湖上,或齐聚山顶,把酒临风,挥毫泼墨,留下了大量传世名作。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画《太湖一览》、《洞庭两山图》,并赋诗:“长虹引南北,横截太湖流。步月金鳌背,啸歌天地秋”;
    唐寅画《湖山一览》、《黄茅小景》、《黄茅渚》,诗作《泛太湖》对当年吴国的水师基地渔洋坞发出感慨:“吴越兴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
    文征明画《望渔洋山》及《洞庭两山图》,在渔洋山顶豪兴大发:“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文伯仁以完全写实法画《泛太湖图》轴,留下一幅渔洋山至西洞庭山的四百多年前的老地图;
    王鳌写《洞庭两山赋》,气势磅礡,才情超绝,写尽了两山风情、太湖风流;
    元代赵孟頫画《东西两洞庭图》,元四子黄公望、倪赞、王蒙、吴镇创作的太湖题材画,对渔洋美景亦有描画。
    而众多名流,如白居易、王昌龄、张旭、陆龟蒙、皮日休、杜牧、贾岛、苏东坡、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范成大、康熙、乾隆、郭沫若、田汉等,都曾从胥江顺流而下,对渔洋山及以渔洋山为中心的太湖美景进行了歌咏和赞美。
    明代末年,被称为书、画、诗、文“四绝”的一代巨匠董其昌晚年隐居太湖,取法湖光山色,寄情太湖山水,攀上艺术高峰。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他的画潇洒生动,书法秀逸圆丽,独步江南。康熙、乾隆对之倍加推崇,认为他的作品“超逸古人”,“本朝第一”。 董其昌身前在游览渔洋山时就立下遗嘱,要“归骨渔洋”,死后父子俩先后都葬在渔洋山中。康熙帝特意为董其昌祠堂写下“芝英云气”四字牌匾,并附有一个二百多字长跋,对董其昌书法艺术极尽赞美之能事。
    清康熙朝刑部尚书、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望渔洋美景而怦然心动,自述:渔洋山“阴晴雨雪,烟鬟镜黛,殊特妙好,不可名状。予入山,探梅信,宿圣恩寺,与是山朝夕相望,若有夙因,乃自号渔洋山人云。”在《望渔洋山》诗中,对渔洋山的“苍茫烟水”、“行行画图”、“桃源古风”一见中情,发心要在此隐居终老,“垂钓将已矣”。从此世人多称之为王渔洋,而几忘其本名。王士祯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渔洋诗集》等四十多部作品,创立诗歌“神韵”说。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住在与渔洋山仅一水之隔的圣恩寺,二次登上渔洋山,“太湖万顷轩窗下,坐辨洞庭东与西”。民间相传其乳母就葬在渔洋山中。
    乾隆朝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御封“江南老名士”的沈德潜,在写下《游渔洋山记》后,陶醉在渔洋美景中,“顿作遗世想”, 打算“他年拟诛茅,聊此息尘埃”,就地归隐,不问世事,可惜未能如愿,以至生前荣华身后辱。
    清初才子汪婉赞渔洋山“此处景物冠吴中”。
    民国总理李根源在《吴郡西山访古记——游渔洋山访董香光墓》一文中,认为“余谓光福诸山当以此为最胜,石壁次之,余则逊此远亦。

    渔洋山周边盛产能工巧匠。明初刘伯温受命在渔洋山及附近山上打了三十六个大铁钉,破掉了这儿的龙脉、王气,完事后向朱元璋报告,说吴地从此“不出反将,只出良匠”。一句话不仅保护了那些曾经追随张士诚对抗明军、失败后散落在太湖村落的苏州人,也催生了著名“香山帮”的正式出世。其代表人物蒯祥为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北京故宫及十三陵中裕陵的总设计师、总建造师,官至工部侍郎;秀才木工姚承祖撰写建筑专箸《营造法源》、《姚承祖营造法原图》、《补云小筑图》等,并亲自授课。姚承祖设计建造过包括怡园、灵岩寺、光福吾家山梅花亭在内的上千家园林景观项目。蒯祥、姚承祖都是土生土长的渔洋山人,死后叶落归根,葬在渔洋山下。至今他们的徒孙“香山匠人”们仍然活跃在全国各地。

    渔洋山是佛家的福泽之地。从南北朝开始,这里晨钟暮鼓,法音缭绕,花雨缤纷,梵呗不绝,摩尼之光闪耀。
    渔洋山顶建有四面观音院,院内供奉着一尊石刻四面观音像。据《香山小志》记载:四面观音像建于南朝萧梁时期,距今约一千五百年。与其他观音像不同的是,石像头上还雕有一只金翅大鹏鸟。传说金翅大鹏鸟被贬下凡间后在此修行,护佑太湖周边风调雨顺,百姓幸福。在其功行圆满、即将随观音菩萨回到灵山前夜,将肉身化作一块大青石,并托梦给庙里住持,让把这块青石雕刻成四面观音像,请观音菩萨继续护佑太湖周边百姓。百姓们依嘱将青石雕成了四面观音像,另外在石像上加上了这位心念百姓的神鸟。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十二月十八日,当地百姓确定它为四面观音的生日。每当其时,周边乡民、香客从四面八方拥来,虔诚礼拜观世音菩萨,同时感念这位可敬的金翅大鹏鸟。千百年来虽然山路崎岖,风雨变迁,但渔洋山四面观音殿法脉不绝,香火不断。历史上四面观音像也曾帮助太湖周边百姓在北宋末年和元末民初,分别躲过金兵、明军的两次血惺屠杀。四面观音殿后存有一口“甘露井”,水澄见底,清澈甘冽。传说此井是僧人在梦中得观音菩萨指引后,在殿后大石坡上凿石引泉建成。井深仅二米,却取之不竭,够数十人之用。
    渔洋山北坞建有昙花庵。庵虽小,却是按皇宫规制修建,庵内还存有一块明肃贞皇后赠送的《渔篮观音碑》,雕工精细,人物传神。为何僻处太湖之畔的一座小庵会享有如此之高的规格呢?相传原因是建文皇帝曾在此避难修行。昙花庵原为永乐皇帝国师姚广孝(法号道衍)的别业,至今周边村民多姓姚,传为姚氏族人或后裔。姚广孝当年掺和朱家事,造下无数杀业,心生后悔,所以将建文皇帝悄悄保护起来,安置在自己的封地渔洋山中。并按皇宫规制改别院为觉城禅寺。建文皇帝学佛修行后深悟帝王将相不过是昙花一现,故将寺名改为昙花禅寺。建文帝在渔洋山及穹窿山之间生活了十七年,死后以天子礼葬在穹窿山皇驾庵中。近代章太炎有诗云“龙角葬当致天子”指的就是这件事。

    此后乾隆皇帝二上昙花庵,六下江南,次次住在庵对面的圣恩寺中。一种说法是为了寻找一位曾令他动心的苏州出身的宫女,这位宫女不愿为妃,而是来家乡的昙花庵做了女尼。第一次上山,女尼设法避开了乾隆帝,二人未曾谋面。第二次上山,二人终于见面。但皇帝情切,女尼心坚,此事终无结果。不久后女尼圆寂,芳踪难觅。从此乾隆皇帝再没上过渔洋山,只是四次站在圣恩寺的窗前与渔洋山相对,默默凝望。或许对皇帝而言,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思念也是一种幸福。另一种说法是乾隆来渔洋山为了祭拜他葬在山中的乳娘。果真如此,皇帝对卑微的乳娘也可算是有情有义了。
    重臣和珅在陪伴乾隆爷来昙花庵的过程中,知道这里曾是隐匿真龙天子建文帝的地方,庙小规格高,是最佳避难所。因此,在他面临绝境、不得不隐形时,想到了这里。他在绝命诗中这样写道 “三十年来梦成空,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实际是给家人留下寻找他的线索。他想告诉家人他并没死,而是告别红尘,做了和尚,泛舟太湖,来到曾经隐匿真龙天子建文帝的昙花庵中,焚香礼佛,香烟缭绕,终了余生。“后身”指的是他的后半身,同时也是和珅的谐音。可叹清史学者们谁人识得昙花庵,一头雾水,以讹传讹,使得和大人的这首绝命诗几成不解之谜。从后面的进程看,似乎连他的家人也未能解得诗中之谜,枉费了和大人一片苦心。和珅初至昙花庵,化身寄凡和尚,惊魂未定下,三年内用巨石紧闭庵门,翻墙进出。三年后方与村民有交流,靠教儿童蒙学换一些微薄束修。生活清苦,但劫后余生,所求无多。在度过整整二十年隐姓埋名的寂寞时光后,撒手西归,与两个侍从共葬一墓,墓在庵后西南角落。一代高官,顶着古今第一贪“盛名”,如此结局,不免令人感慨、唏嘘。正所谓“金桂银杏万古常青,帝王将相昙花一现”。和珅之事初听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揣摩,却又似在情理之中。有三种情况可让和珅逃出生天:其一、老皇帝保命。有大量证据表明,和珅实际上是乾隆爷小金库的大账房,天下第一贪非乾隆爷莫属。乾隆爷明知自己百年之后和珅必死,能不事先为之安排后路?其二、拿钱买命。当朝本有“议罪银”制度。也就是拿钱消灾是当时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意外得到相当于国库四、五年的财政收入之后,完全有可能达成交易。其三、公主媳妇求情留命。公主嫁到和府,对和家是忠心耿耿。和珅出事,她连夜进宫,多次苦苦求情。要知道,嘉庆之所以收拾和珅,不是因为他贪,而是因为他太不讲政治。个中缘由,嘉庆在江西巡抚张诚基所上奏折的朱批中说得明明白白:“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可见嘉庆要消灭的只是和珅的政治生命。在财、权兼收之后,完全有可能看在公主妹妹及老皇帝的面子上,放和珅一马,让他隐形了事。从和珅被宣布赐“死”后嘉庆帝的表现来看,也颇耐人寻味。一是对和珅家人的处理很宽厚,却对和珅墓异常厌恶,毁祠砸碑尚不够,又令人用水将和珅墓淹成一片沼泽。都说人死为大,何来如此仇恨?只因为里面埋的是个替死鬼。二是大违常理,第二天就匆匆宣布,和珅已死,大案告结,即日起不得再议论、追究此事,违者重罪。而且还动真格,硬是判了几个愣头青,强行平息风波。为什么要如此草草收兵?很简单,因为和珅之“死”,“死”得诡异,经不起深究。
    渔洋山南麓曾建有法华寺、清华寺和七佛寺,唐代高僧释贯休、诗僧皎然曾在此驻锡。史载最盛时,这里曾经梵宇琳宫遍布,僧房多达数千间。现仅存法华寺,为村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募资新建。

    走近渔洋,山色苍茫,烟波浩淼。那苍茫山色里隐藏着多少不为世人所知的故事?那浩淼烟波下掩盖了多少被人曲解的历史真相?在这里,几乎村中所有老人都可以不知疲倦地给你讲述一段段渔洋山的故事,讲述一个个他们心中专属于渔洋山的秘密。
    从光福方向看,渔洋山如一尊睡佛,枕卧于太湖万顷碧波之上,烟云缭绕,沉静,空明,充满神秘……
    渔洋山浓缩了太湖的绝世美丽,照见了王朝的蹒跚背影,润泽了书画家的传神笔墨,滋养了一代代的太湖儿女。渔洋山不啻是太湖第一美景,更是一面镜子,一首史诗,一部传奇巨著。
    来渔洋山,揽湖山之胜,得林泉之趣,品人文之美,望天地之浩渺,得身心之悠然。此诚人生之逍遥乐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