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与蚂蟥:地震塑造日本民族性:强烈的“岛国沉没”危机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9:21:31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犹如坐在一把摇晃不停的椅子上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俗话所说的四件最可怕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地震居首。仅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日本造成死亡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地震就高达10次,其中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就不但分别造成了10万人和6400人死亡,更进而改变了日本的历史。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特大地震,又会如何改变日本?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日本群岛地质的主要特点就是不稳定性。首先是因为日本群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其次是日本国内存在活火山86座,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约1/10。火山多,地震发生次数也多。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仅东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约40次。日本地表下多个板块在此交汇,在地球的表面下有很多层厚度大约为70公里的地壳构造板块。这些板块每年移动几厘米,导致地表发生变形。但是当板块的形变足够大的时候,会有一股力量试图纠正这些形变,于是导致了板块突然地移动。地震是板块突然移动产生震动的结果。最频繁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两个或多个板块的交汇处。日本成为地震多发地的原因是日本地表下方有好几个板块在这里交汇。

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在有危机感的同时,日本人常备“防灾物资”在家中。防灾物资包括:手电式收音机、战备服、饮用水、战备饼干、备用医药品等,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筑物都设有“非常口”(中文意为“紧急出口”),国民脑子里绷着“防御非常事(灾难)发生”这根弦,时刻做好避难的准备,以防不测。

有专家讲,日本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在宣扬非物质资源方面可以说是始终一贯的。当年“二战”时,日本人的无线电广播曾叫嚷“物质资源是有限度的”,“毫无疑问,物质性的事物不能维持一千年”。日本军人问答手册中被特别提及的口号是:“(敌人的)数量要以(我们的)训练来抵挡,(敌人的)钢铁要用(我们的)肉弹来碰撞。”那些驾驶着小型飞机偷袭珍珠港的飞行员,是被他们一再用来说明精神优于物质的举不胜举的例子之一。

2006年,日本曾热播了一部名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的电影,这部巨片是对日本经典大片《日本沉没》的再度发挥,而后者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态中最常见,也最脆弱的一面——“岛国将要沉没”。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论证得出一致结论:由于地壳运动,日本岛国将面临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机。《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成这一结论的反转,变为除日本以外所有国家都相继沉入海底,只剩下日本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陆地,全球难民集中在这个孤岛上,日本人优越感急升。在该片的描述中,日本首相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高领袖,终日趾高气扬地对他国首脑呼三喝四,而外国代表和其他国的国民则纷纷齐唱“日本努力”;美元、欧元疯狂贬值;欧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语失宠;黄头发、蓝眼睛也开始低下了高昂的头……这部影片显然将某些日本人的帝国心态推向了极致。

依据这部片子的逻辑,日本将会在地球上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作者最终没能摆脱骨子里的自卑、谦卑意识,最终没能摆脱对“岛国沉没”的担忧。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没有最终的幸存者,就连自称为“救世主”的“大日本”也只是多活了短短的3年时间。之后,全世界都沉没了。由此可见,日本人从古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岛国谦卑情结”。

战争失败使日本人意识到“光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是要有物质作为强大后盾。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多少也与肤浅地接受战争教训有关。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经济越发展,资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这几十年来,日本不断地填海造地,东京有好几个新城区是从大海上建造起来的。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现在,精煤的价格已翻了几番,这些争夺资源的举措,也是日本人危机意识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们吃惊。与此同时,这种对资源的危机意识使日本人特别讲究节能和环保。我曾考察过日本的印刷行业。那里的工厂,为省电,晚上用冰降温,而且许多工厂都与电厂签约,规定每月用电量,违约罚款惊人,没用完也算你的,所以逼着你精密计算,实施系统控制,正好用完承诺的用电量。日本人对废物一再利用的能力也到了日本作为岛国,多发地震。所以,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自然造就岛国心态:胸怀狭隘,但又坚韧不拔;思维直板,但又具有扩张性;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