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主要成分:藏族大学生的武汉“阿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46:46

武汉大学退休老教授杨昌林

本报记者 田豆豆

《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14日   14 版)

  33年前,他42岁,藏族大学生叫他“阿爸”;33年后,他已经75岁,“80后”、“90后”的藏族大学生仍然叫他“阿爸”。

  33年来,他的家,已经成为武汉高校藏族学生共同的“家”。新生来了,到他家吃“迎新饭”,毕业时,到他家吃毕业餐;有困难,找他,有喜悦,也与他分享。他就是武汉大学退休老教授杨昌林。

  人下高原,心系西藏

  “我原本想在西藏干一辈子,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回了武汉,‘任务’没完成,我总想在其他方面尽点力。”杨昌林老师用这句朴实的话诠释自己的坚持。

  1965年8月12日,29岁的湘西小伙杨昌林从武汉体院毕业,“抢”到了去西藏工作的指标。在西藏昌都地区干了一年多后,杨昌林又申请前往“西藏的西藏”——阿里地区工作。

  杨昌林去阿里地区扎达县上任前,骑马摔伤右腿,当地兽医站站长把自己的马让给他,护送他去上任。“都是羊肠小道,一不小心就可能跌下山崖,他那是冒着生命危险啊!这既是对我的关爱,也是对我的教育。”

  杨昌林对西藏的感情一天天加深,1969年,他和藏族女孩次仁德吉结婚,打算扎根西藏。

  没想到,1976年杨昌林突发高原性心脏病,地委领导向他下达“命令”:“病不好,不许再回西藏!”1978年,杨昌林和妻子调入武汉大学工作。

  “从西藏下来时,地区财政局长交待说西藏急需财会人才,让我帮忙联系。”杨昌林联系到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10多人开班。这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的气候,全身长满疙瘩。杨昌林夫妇听说后找到学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一传十、十传百,武汉高校的藏族学生都知道,武汉大学有两位像“阿爸”、“阿妈”一样亲的教师夫妇。杨昌林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藏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我的电话本上都是藏族学生的号码,找过我、到我家来玩过的藏族孩子大概有上万人次。”

  “阿妈”走了,“家”还在

  “孩子,记住,我的家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这是杨昌林对每个藏族学生说过的话。

  “每次放寒假没法回西藏,同学们总会接到杨老师的电话,过年又接去他家吃团年饭,杨老师就像我们在武汉的父亲。”华中师范大学女生吉吉说。

  刚回武汉时,杨昌林一家四口挤住10多平方米的单间宿舍,后来搬过两次,家也只有50和70多平方米。但在藏族孩子们心里,这里却是一个温暖的家。

  同学们来了又走,但他们对“阿爸”、“阿妈”的感情线永远不断。

  西藏日喀则莎噶县检察院检察长尼玛次仁说,他1991年夏天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就在他丧失信心的时候,“阿爸阿妈”来到医院,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给他喂药、送饭、擦洗身子,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励。最后他奇迹般地痊愈了。

  已回西藏工作的南木珍,每年教师节都给武汉的“阿爸阿妈”寄钱。南木珍说:“第一次见面,德吉阿妈就说‘这儿以后就是你的家了。’”德吉听说南木珍胃不太好,约她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做完检查,德吉从怀里拿出一袋捂得严严实实的牛奶塞给她。“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虽然‘阿妈’不在了,可武汉的那个家,我永远牵挂。”

  2002年,德吉查出罹患直肠癌。2005年2月25日,德吉安详离世。弥留之际留下嘱托:我走了,“家”不能散。出殡那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戴白花为“阿妈”送行。遵照德吉的遗愿,她的骨灰一半留在武汉,一半撒到了西藏故乡。

  随着杨老师年纪越来越大,“杨老师爱心工作电话”增加了陈琳老师的手机号。陈琳成了杨老师的助手和“接班人”。

  做小事情,维护大团结

  多年来,杨昌林并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但藏族同学有什么困难找到他,他都想方设法帮着解决。

  杨昌林的“道理”是:“西藏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尤其需要一批顶尖人才。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更需要本地人才。”“藏族同学基础差一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考试、毕业对他们应适当照顾。”靠着锲而不舍的努力,杨昌林甚至改变了一些藏族学生的命运。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2004级藏族学生巴桑曲珍,因为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未能获准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杨昌林积极帮她争取,最终让她如愿参考并顺利通过。

  南木珍说,1996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跟不上进度。杨老师夫妇便帮她转入中文专业。2000年毕业时,杨昌林夫妇又帮她找资料复习,求职报考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并被顺利录取。

  作为老党员,杨昌林还特别注重对藏族学生的思想教育。西藏樟木口岸检验检疫局党总支书记、局长米玛次仁说,“去年5月我成为预备党员,杨老师听说我入了党,高兴得从病床上站了起来,对我说,‘你入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一瞬间、那一句话,将影响我一辈子。”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说:“杨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帮助藏族学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了许多小事情。但正是这些小事情,让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藏族学子,深深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