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混元祖师下载:先洞房,后拜堂: 揭秘古代畸形的婚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7:08:23

先洞房,后拜堂:揭秘古代畸形的婚俗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对新人结婚仪式的程序。然而,在古代却有不少地方却不按这样的结婚仪式程序,而是先上床,后拜堂,也就是先入洞房后拜堂。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畸形变态的婚姻风俗?这样畸形变态的婚姻风俗对于男女双方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原来,这种畸形变态婚姻风俗源于古代男人处女情结的作怪。

    在古代,男人的骨头里无不刻有处女情结,不仅是官员富豪的高门大户娶妻纳妾要求对方一定是处女,就是他们买一个婢女也有同样的要求;而一般平民百姓人家娶媳妇,也是坚持要求对方必须是处女的。当然,要知道对方是处女必须经过最基本的检查,就是看看要迎娶的女人第一次是不是“落红”?

    关于“落红”本来是落花的意思,唐朝诗人戴叔伦的《相思曲》中就说:“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也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然而,在在民俗坊间,“落红”是指新婚女子的第一次房事时,由于处女膜破裂引起的流血现象。如果,这名新婚女子有了“落红”,那就是处女;否则便不是处女,没有第三种说法可言。

    古代民间的婚姻很少在在婚前体检,只能在新婚的洞房之夜进行检验。这种婚检十分简单,就是在新郎新娘的卧榻上铺一块白纱,新婚之夜行房完毕,白纱见红方可证明新娘为处女,如果未见红,麻烦可就大了,新娘将面临被拷问的命运,甚至一生不得翻身。如果新娘真的在婚前有过性行为那倒罢了,要是真的没有过,实在是一生的冤屈。

    据清朝文人采蘅子所著《虫鸣漫录》的记载:当时有一个十二三岁幼女,穿着一条开了裆的破裤子,和小伙伴一起玩,忽然看见一个锄头,便两腿骑在锄柄上,颠簸着玩,玩了一会又跑到别处去了。一个老头儿看见锄柄上有鲜血缕缕,知道是这个小女孩的处女膜破裂所致之“落红”,便把锄头捡起来,偷偷收藏在一边。后来这个女子出嫁了,丈夫看不见“落红”,自然怀疑其不贞,尽管新娘百般解释自己是少女之身,贞洁之躯,但是,丈夫就是不信,想要休掉这女子。事情闹大了,那老头儿听说之后拿着锄头就跑了过来,人证物证俱在,一场冤案得以昭雪。否则,那个女子不自寻短见,也要受到族人的严厉惩罚。

    清代文人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中也曾记载这样一个婚俗故事。说的是当时在直隶永平府,女子出嫁之日,其家往往要派人到夫家打探消息,如果次日一早,夫家鼓乐喧天,宾客杂至,则举家大喜。否则“女家为之丧气”。为什么会有如此落差呢?原来,按当地的婚姻风俗,新婚之夜,要首先查看新娘是不是处女,如果是,婚礼一切照常进行;否则,便会取消婚礼,不仅新娘有被新郎家里送回娘家的可能,而且新娘全家也要备受指责,饱受非议。一次,有王姓人家嫁女于李姓男子,李家以新娘相貌不好,很不满意,便在新婚次日借口女子不是处女而取消拜堂仪式,叫媒人把这名女子送回了娘家。这名女子从小失去了母亲,与哥嫂同住一起。嫂子知道小姑从来没有与男子有过肌肤之亲,就悄悄问明新婚之夜的情况,方知小姑和新郎并未曾有过房事。于是,嫂子便把具状将此事告到了县衙。县官派稳婆前往验证,得知这女子果然还是处女。就这样,县官立即判令李家鼓乐齐奏,把这名女子迎回家中,保全了这桩婚事,也为女方家庭争回了颜面。

    其实,在清代,不仅是直隶永平府,全国各地此类习俗极为普遍。新婚之夜都要用白纱检查新娘是否处女就成了婚礼中不可少的仪式,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们都极关心男方在翌日清晨出示白纱上新娘“落红”的标志。若新娘果然是处女,男方还要向女方送去上书“闺门有训,淑女可钦”的喜帖,而女家也以此夸耀邻里;若新娘已非处女,女方举家就会颜面尽失。为了保全颜面,有女孩子的人家就要从小防范,尽力不让女孩子离开闺阁一步。

    古代民间普通的平民百姓是这样,而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室更是如此。在古代,皇帝为了让皇家血脉相传,挑选的皇后必须是处女之身,因此采取了十分严格的婚检制度。据古籍《汉杂事秘辛》记载,东汉时期的汉桓帝要立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女莹为皇后。成婚之前,汉桓帝特地派女官吴婀来到梁大将军的府上。吴婀一进门先是观察梁女莹的走路姿势,觉得其身材匀称,姿态娉婷,无可挑剔接着,吴婀便请梁女莹进闺房,要梁女莹脱衣后,再仔细检查其身体的各个部位。

    出身豪门贵族的千金梁女莹不依,吴婀无奈,只得出示“上方宝剑”吓唬说:“这是皇上的圣旨,也是皇上选后的规矩,谁想当皇后,就得脱去全部衣裳,让我仔细检查。”企盼着当皇后的梁女莹,这才勉强走入闺房接受检查。

    女官吴婀先是检查了梁女莹的双乳形态和质地,又闻嗅其身有无狐臭,接着还仔细查看了肚脐的形态、深浅,其肩宽、腰围,臀部的弹性,大小腿的肤色、长度,脚弓,以及手指和脚趾的颜色。最后是有关病史的认真询问。

    体检未见异常后,吴婀又检查了梁女莹的五官和头发等,几经反复,最后让梁女莹三呼“万岁”,以此检查其声带发音如何。公元147年6月,梁女莹正式入宫,8月被立为皇后。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我国古代皇后的最早的一例婚前检查。不难想象,梁女莹在走向皇后大位的红地毯上的欢笑,其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血泪呢?

    有残酷的生活现实,也就有来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明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如今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坛剧作,早在元代这部剧作问世之时就被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七百多年来,《西厢记》被全国多个剧种演唱至今,始终久演不衰。虽然人们将《西厢记》看作是才子佳人演绎忠贞爱情的文学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忠贞爱情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斑斑血泪!

    张生与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一对男欢女爱的恋人,同床之时依然逃脱不出当时白纱落红的枷锁。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有这样描写道:张生与崔莺莺初行房事后,看着落红斑斑的手帕,便得意洋洋地唱道:“春罗元莹白,早见红香点嫩色。”他获得了占有处女的初夜权,因而自鸣得意、自我炫耀,而此时的崔莺莺也表现了对男子处女情结的认同,将处女之贞看作是自己的全部价值所在,她说:“妾千金之躯,一旦去之,此身皆托与足下,勿以它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由此可见,在古代不论是男是女,处女之身,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纵观数千年的古代婚俗文化史,处女情结早在《周易》中就已有所表露。秦汉魏晋以来,开始崇尚女子贞节,对女子婚前守贞的要求的处女情结一步步强化。当时,社会上有种流行观念,就是认为童身是最洁净、最神圣的,是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的,即所谓“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在六朝的性学书籍《玉房秘诀》中也说:“夫男女欲得大益者……当初童女。”

    自宋朝大力提倡封建礼教,女子贞节之风越刮越烈以后,拥有处女情结的男人们偏执心理也进一步加强了。在男人们看来,失去贞节的女子不论具体情况如何,都是跳进黄河洗不清的二手女人,永远不得翻身。而检验是否处女的办法,又是极不科学的根据初夜房事时是否“见红”。

    明清时期,由于大讲女子贞节之风盛行,男人们的处女情结已经达到了近于病态的偏好。当时,官员豪富大户人家养婢纳妾都要求是处女,即使在民间,男子择偶时,是否处女也成为首要条件。所谓“水不厌清,女不厌洁”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普遍心态。以至于初夜“落红”处女情结和却一直延续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