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紫青双剑:五尺有多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1:46:12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天《晏子使楚》这个课堂就给我一种与往日全然不同的感受。

    亮点出现在“五尺”上。跟学生说了五尺的大概距离之后,学生边说着“1米2左右”,边用手在桌子上方比划。一学生突然叫道:“哪里有这么高的狗洞?”另一学生说道:“晏子不是身材矮小吗,弯弯腰就可以进去了呀。”

    学生突然的发现对我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的确是呀, 如果是狗洞,怎么需要“五尺”这么高呢?再说晏子长不足六尺,的确弯弯腰就进去了。此时我心中已有了一个临时生成的预设,要引导学生在这里明白些什么。

    “老师,楚王为什么不把洞开得再矮一些呢?”一学生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他所理解的狗洞的高度。

    我笑眯眯地问大家:“是呀,楚王为什么不把洞开得再矮些呢?为什么要开五尺高呢?”

“五尺”的洞高,引起了学生深入的思考。

    “晏子是外交大臣,如果把洞开得很矮,就是要晏子爬进来了,而不是文中的‘钻’,那样的话,也显得楚王欺人太甚了!做这样的事太没风度了,楚王不会这么傻的。”

    “晏子弯下腰就可以钻进去了,那个形态照我想来不会就像狗一样。”

    “也许吧,那晏子为什么不钻呢?”我又追问道。经过一段可贵的沉默之后,几个同学举起了手。

    “我觉得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臣,如果弯着腰走进楚国,那就显得齐国比楚国矮一头,所以晏子绝不会弯腰钻进去的。”

    “是呀,古人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晏子贵为齐国使臣,身系国家荣辱,又怎能折腰而钻进城呢?”我表示了赞同的意见。

    陈佳佳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发现‘五尺’的谐音是‘无耻’,如果晏子钻进了这个‘五尺’来高的洞,那他就是个无耻之徒。”

    我不由得向她伸出大拇指:“这是你的独家发现啊!据我所知,还没有人发现这一点呢!你真是了不起啊!”                                                

    姑且不论楚王是否真有这样的居心,学生能读出这一点着实是不简单的,她体会到了楚王的狡猾和居心叵测,体会到了晏子不钻之举,是为了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

有一个声音响起:“老师,古人不是说男子汉能屈能伸吗,钻一下也没有关系啊。”

我们班的同学兴许也是不钻狗洞的,但专门钻牛角尖。钻就钻吧,语文这东西有时就是咬文嚼字,更何况他提的问题对理解晏子还是有作用的。我欲拒还迎,更推他一把:“是啊,当初韩信不是还受胯下之辱吗?”

    “韩信是忍一时之气,不与无赖计较,再说他只是个人,而晏子是代表齐国的,如果钻了,不仅显得软弱可欺,而且国家也颜面尽失。”反驳得多么有道理啊!

    “那勾践呢?他不是一国之君吗?他还为吴王养马……”这个学生知识颇为丰富,此时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看其他同学想反驳又苦于不清楚历史的样子,我清了清嗓子,该是我搭台唱戏的时候了,我简单地说了说勾践的事情,说明当时勾践的所作所为是无奈之举,历史也证明那是明智之举,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不管他们懂不懂,我随口说了几句孟子的名言:“夫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

    该生恍然大悟,得出结论:“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提醒他,俊杰必须是有尊严之人。韩信忍胯下之辱,日后成为一名大将;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洗前耻;他们识时务,忍一时之辱,之后发愤图强,挽回了尊严。而晏子代表齐国的形象,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言行所代表的意义,他没有钻“狗洞”,他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楚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结果取得了胜利,因此他更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我不知道有没有曲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很坚定地认为这样的导向是没有错误的。我又回想起以前教这一课的时候,说到狗洞,便想当然地觉得自然很矮,要像狗一样行走,的确是对晏子极大的侮辱。其实像今天这样去理解“五尺”,晏子的形象显得愈发高大,哪怕是折一折腰,他也不屑为之,因为事关国家荣辱。

    我在思考,为什么教了这么多遍的课文,之前却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是说老师只会搬书照读、误人子弟呢,还是说学生盲从,没有自己的思考呢?不由得又想起丰子恺的那幅漫画:天真活泼的一群小朋友顶着各种形状的脑袋活蹦乱跳走进神圣的殿堂——学校,去接受教育。多年以后,他们神色凝重,顶着老师一样整齐划一的圆圆的脑袋走出校门。多么尖锐的讽刺,一种无声的漫骂!虽然我们已经在改变观念,但积重难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更非一日之功。唉,摸索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