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翻译全文:2010年工作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0:38:29

日期:2011-02-15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按原口径预计完成140.78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55.2%;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25%;农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8.7亿元,同比增长22.8%。地方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7.07%。
    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6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2亿元,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初具规模,已建成和在建的百万吨焦化项目8个、160万吨以上重介洗煤项目20个、30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23户、氯碱化工项目5个。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神华30万吨甲醇,黑猫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6万吨炭黑,海亮4万吨PVC管材项目建成投产;东药乌海化工丙炔醇、盛远塑胶PVC软制品、明海锆业氯氧化锆等项目开工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神华2×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华资2.4万千瓦焦炉尾气发电、赛马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鸿谊1.6亿块煤矸石烧结砖、华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和清洁燃料油等项目顺利实施。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9800多万元,续建完成开发区31公里道路改扩建和38.9公里给排水、中水管网铺设工程,实施了海惠支线、黄河取水、固废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西来峰、拉僧庙两个特勤消防站和海南东110千伏变电站,架设卧龙岗至西来峰和公乌素两条10千伏输电线路,铺设石大门沟水库至西来峰19公里双线供水管网;推进清洁文明生产,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矿区主干道路3.6公里,完成绿化面积330万平方米,拆除园区临时建筑1.4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海公电气化铁路、110国道连接线、运煤大通道、城际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引进新建项目37个,引进到位资金63亿元,同比增长8.3%;落实银行贷款2亿元,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6亿多元。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多渠道筹资2.2亿元,新修改造城区公乌素街、广场路、海拉路等8条街路,铺装道路里程13.5公里;铺设给水管网14.6公里、供热管网3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2万平方米,新增改造园林绿化面积106.4万平方米,天然气入户5962户。区人民公园、黄河路互通立交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开工建设。旧城拆迁改造力度加大,投资5.6亿元,完成拆迁1471户,收储土地326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洁净生活,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清扫保洁水平明显提升;实施了城区巴彦乌素街、海拉路两侧建筑物立面改造和居民区巷道硬化;强化规划执法监察,拆除违规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铁神物流园二期、同洲物流园一期和海南长途汽车站投入运营,广东塑料交易所PVC物流交收仓储中心、如意俊安物流园和百盛购物中心开工建设,完成二十五公里地区多功能物流园规划,启动了金和泰、通用银泰广场和明达花园、东方丽景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
    农业农区工作扎实推进。投资2300万元,维修改造扬水泵站8座,衬砌渠道18.8公里,完成农业综合开发2000亩,建成双清、伟益大型沼气项目和拉僧庙镇、巴音陶亥镇仲庙村安全饮水工程。种养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22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1400亩,林木育苗171亩。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完成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和致富、虎望庄、红墩绿源3个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实施了自治区第五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科技扶贫等8个项目,启动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移民工程,全年培训转移农区劳动力5515人,流转土地1500亩。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开展白灰、洗煤、焦化等行业环保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蓝天工程”,关停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非煤矿山、水泥、电石、铁合金企业34户,淘汰落后产能67.6万吨,焦炉煤气实现综合利用,实施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3个、减排项目34个,全年预计削减二氧化硫12606吨、化学需氧量327吨;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230天。生态建设成果不断扩大,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义务植树37万株,天然林保护围栏封育3.4万亩,搬迁禁牧区牧民84户,全区生态治理面积达到62.4万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市场型创业孵化基地开工建设,全年安置就业2518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00万元、失业保险金338万元。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将1435名残疾人、精神病人、优抚对象和符合条件的城乡一体化征迁居民纳入社会保险统筹范围,妥善解决了1498名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和2700名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问题。提高取暖补贴、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医疗救助、廉租住房补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五保对象、孤儿供养标准,累计发放各类救助救济补贴资金3270万元,为719名农民工追还拖欠工资289万元;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设立农区红十字服务站,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序推进,投资1亿多元,开工建设棚户区搬迁安置住房、廉租住房、限价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3242套、24万平方米,搬迁安置棚户区居民2969户。全面落实惠农支农和教育惠民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家电下乡、退耕还林等补贴592万元,减免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费用683.6万元,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86.8万元。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0723元和8652元,比上年增加2606元和892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产学研联合扎实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2项。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7274万元,新建改建区一完小、四完小、市二十二中学等5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健全激励机制,安排240万元专项资金对教师进行培训奖励补助。文化、体育和人才工作不断加强,新建区图书馆、文体中心和巴音陶亥、公乌素、拉僧庙镇文化站,接收39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和民生工作志愿者,公开招聘70名储备人才和35名教师。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建区人民医院门诊楼、附属楼和拉僧仲、公乌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打击取缔非法行医和清缴地沟油、问题乳粉等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促进生殖健康服务扎实开展,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政府机构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防震减灾、档案史志、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围绕迎接自治区“十二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公务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2件;主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联系,深入实施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集中开展了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办理群众网上诉求48件,三级民生信息网投入运行。加强社区建设,新建续建拉僧仲华苑社区、公乌素小康社区等8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巴音陶亥镇渡口村活动室。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推进,“五五”普法通过自治区验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素质和政府监管能力,集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和企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也是驻区单位密切配合,全区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区改革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民生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与人民群众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克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