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宋思明犯了什么罪:二月八杂谈 [牛歌原创]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2:03:00

二月八杂谈 [牛歌原创]

21乡风民俗 2010-03-16 11:06:53 阅读29 评论0   字号: 订阅

   “拜年拜到二月八”

昔日乡间有“拜年拜到二月八”之说,那是因为到农历的二月初八,一般已过惊蛰,农事要开始忙起来了,过年的活动至此皆该结束了。当然也有人由于自己正月初头比较忙,或者亲戚家离得较远,抑或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没有能及时去拜年,就把这句话作个托词,用以自宽来拜年迟了,说是拜年可拜到二月八的,意谓今来拜年还不算迟也。

由于有“拜年拜到二月八”一说,因此,拎个小锣在乡间串户唱春的人便有了“唱春唱到二月八”之说。

 

◆     ◆     ◆     ◆    ◆    ◆

 

二月八是祠山菩萨的生日

旧时乡间还有农历二月初八是祠山菩萨生日之说。传说祠山菩萨有三个女儿,分别是风姑娘、雨姑娘、雪姑娘。在他生日这天,三个女儿都要回来向他祝寿的。这一天,往往会刮风下雨,有时,本来晴好的天气,到下午也会突然飘来云彩,洒下几点雨水,人们说,那是祠山菩萨的女儿舍不得离开父母,回去时洒下的泪水。

由于二月八是祠山菩萨的生日,因此,在旧时是日各地民众会到祠山庙(殿)或供奉有祠山菩萨的庙里烧香敬佛,祈求风调雨顺,保佑一方平安。在溧阳戴埠镇的祝山村,旧时有祠山殿,人称祠山菩萨谓“大老爷”。二月八那天,还出会(或说出菩萨),就是把庙里的神像请出来,用轿子抬着到邻近各村巡游,供民众祭拜敬奉,保地方平安。是日香火很盛,四邻八乡也会有人来烧香的。

 

◆     ◆     ◆     ◆    ◆    ◆

 

“老牛老马难过二月八”

   “老牛老马难过二月八”是苏南地区民间的一句俗谚,那是对农历二月初八前后天气特征的形象概括。这一时段,虽然开春已一月有余,天气渐渐暖和,但还很不稳定,往往会出现所谓“倒春寒”的天气,乍暖还寒,叫那些羸弱的老牛老马以及老人,经受不住,稍不注意,就会病倒。

关于这句谚语,民间也把它与祠山菩萨的生日联系了起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高淳县资料本》韩辉先生有这样的一段记录,兹附于下:

 

               听说祠山菩萨生了三个女儿,女儿们就是风姑娘、雨姑娘、雪姑娘。二月初八是

        祠山菩萨的生日。这一天,女儿们都来帮老子做寿。他们一到,风、雨、雪就来了,

        春暖二月天气马上冷下来,冷得人缩颈箍,拢袖管,老天巴地的人就更架不住了。多少

        年代下来,都是这样。老年人就说:“老牛老马难过二月八。”

 

◆     ◆     ◆     ◆    ◆    ◆

 

二月八韩村庙会

高淳凤山乡乡政府所在地韩村,是个有近千户人家的大村,村东从前有个祠山殿,曾经是气度恢宏的庙宇,韩村每年在二月初八祠山大帝生日那天要举行庙会,这是高淳境内一年中最早的庙会。

从前的庙会,实际上也不只出菩萨,唱大戏,同时是个物资交流的市集,因此,当地群众也自有他们的称谓,叫做“节场”或“会场”,赴庙会叫“赶会场”、“赶节场”。每年到二月八前,韩村及其周边村庄,都会像过节一般,嫁出的女儿会回娘家,村民会把离得较远的亲戚接过来并热情招待。庙会一般是三天,数二月八正日来人最多,四乡八镇以及毗邻的溧水村镇都会有很多人一大早就来赶集,有的来做生意或出卖自家多余的物品,有的来买货,不只是村里请来了戏班,那些拉洋片、卖狗皮膏药的也都会赶来赚钱。由于正值农村年节休闲以后、春种备耕开始的时节,交流小农具等农用物资是最主要的,应了农村生产之所需的,也有妇女们上街来买些布帛等日用品的,带着孩子来玩儿的。庙会实在比过节还热闹。

解放后,庙宇废了,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庙会也几经兴废。笔者于1959年初至1971年初,一直在凤山中学里从教,记得是1963年的二月八,才又兴起庙会来,那是国家和人民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农民分到了自留地,生活略有改善,生产上有添置农用物资的需求,而庙会有物资交流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才又恢复了已停办几年的庙会,称之为“物资交流会”。县锡剧团来韩村唱了三天戏,二月八那天,赶集的人特多,几乎要把狭窄的韩村街道撑破了,好在街边村外有几处较空旷的场地。可是毕竟那还是个物资匮乏、生活艰苦的年代,赶集人多,到集市上来卖的只是些镰刀锄头、秧篮扁担、粪桶夹地扫把之类的小农具,也有少数农民因家中拆了旧房,扛根旧木头来变钱的,吃的东西只有荸荠、胡萝卜之类,那年卖荸荠的可真特别多,一篮蓝、一担担的,几乎随处可见,有好几个学生在《二月八见闻》的作文里都突出了这一点。那时,戏场里看戏的人渴了,可没有如今这么多的饮料买,只有村妇搬出一张小桌子,几只大蓝边碗,在戏场边上卖凉茶,还有就是外地人来卖的美名为“荷兰水”,其实就是吊来两桶井水,放些糖精去一搅和,再加一点绿的或黄的色素,一杯杯排放在桌上煞是惹人眼目,乡下的孩子少见,特喜欢要买吃,今日看来,那是危害健康的垃圾饮品,所以早就在市场上绝迹了。那年月,吃饭要粮票,买布需布票,其他商品也有许多品种是要凭票或证的。凤山供销社门市部虽说是一个兼营京货、广货、南北杂货以至文具、副食等的综合商店,也只一排四间老式房屋的门面,柜台沿墙摆放,构成个“凹”字形,两端的柜台是木制的,中间的百货柜才是玻璃的,柜台里的商品也称不上琳琅满目。所以,饭店里,供销社以及其他商店里里,也就那么点生意。

文革时期,庙会曾被造反派看做“四旧”先废掉,后又以“物资交流会”的名义恢复,但偏要把日子延后几日,虽然遍贴告示,可是几乎没有人买他们的账。一是农民群众不习惯,他们习惯了赶二月八,不习惯赶什么二月十二、十八的;二是在那个“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期,农村手工业、农副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干扰,农民能拿出什么来交流呢?三是就算农民靠自己的劳动,手工制作的或是自留地上产出的可以拿点出来卖,但谁又能不担心呢?“走资本主义道路”、“投机倒把”的帽子随时可能落到你的头上;四是,那个年代,当地有的人被打成 “牛鬼蛇神”或者圈定在“黑七类”里,亲友敢上门吗?或者外乡的亲友属“黑七类”“牛鬼蛇神”,你能邀吗?要“划清界限”哦。抑或某人今天不是“牛鬼蛇神”,由于有些人“拉一拉可以是朋友,推一推可以是敌人”,说不定明天成了“牛鬼蛇神”,那“路线不明”、“阶级界限不清”的事你能说得清吗?亲友间岂不是少往来为好?五是赶庙会本是图个热闹,可那时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剧团也在闹革命,县锡剧团里的导演、担纲的演员也早已打成牛鬼蛇神了,庙会上没有戏班子来,赶庙会还有啥意思?总而言之,在当时那种政治氛围、文化状态下,注定造反派想搞的“交流会”只能是冷冷清清收场。

前年有高淳的朋友来信告诉我,凤山这几年的二月八韩村庙会办得很热闹。我想,这正是太平盛世、经济发展的体现,我衷心的祝愿生活在凤山那块热土上的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朋友们、还有那些曾经受业于我的男女弟子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10.03.14

二月八杂谈 [牛歌原创]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月八各地的民俗 (转引自百度百科)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月二,龙抬头 ①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月二,龙抬头 ②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忆起那遥远的的元宵节(原创)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兔年祝福 - 二月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杂谈·血性 - 穷光蛋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摄影杂谈 - 潜心楼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值得深思:创业失败的10个教训 - 二月咖啡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月生日 你的花语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 天堂仙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移动平均线应用八法则 - 牛逼集团总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普通人:也可以拥有气场(转) - 二月咖啡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桥的情结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家居的变迁 - 牛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羊城之春——仪态万千 - 亦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周三蝶报——岭头飞花 - 亦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企业版”蝴蝶也精彩 - 亦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广州蝴蝶谱11——弄蝶篇(四) - 亦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塔斯特:山花烂漫 (原创) - 长风当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最新流行时尚日志边框 - 滴墨斋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行拍车八岭日志4月27日(上)——进入核心区 - 亦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行拍车八岭日志4月28日(上)——再向高峰 - 亦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越做越爱的八招性技巧 - shmchp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