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之吻俄罗斯完整版:生活,最鲜活的素材——浅谈“如何发挖掘作文素材-卢小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42:52

生活,最鲜活的素材

——浅谈“如何发挖掘作文素材

很长时间了,学生们“假大空”的作文,让我们学校的语老师很是头疼,可就是能查出症结所在,却缺少特效药和医治方。故此,“暮寝而思之”,终于有柳暗花明之得——巧妙挖掘素材是解除病痛之关键!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学生们作文无疑应多从生活中选择材料。但是不是生活是什么,就写成什么样呢?有这样有一则故事大家不妨先听听!

据传古代有一个老皇帝,它左眼瞎、右腿瘸,且性格暴躁,喜怒无常。有一次,他让三位画家分别为他画一张像,并且规定:画得好重赏,否则重罚。

第一位画家画的是:皇帝端坐龙椅,眼瞎腿瘸,真是神情酷肖,栩栩如生。皇帝看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竟然敢如此侮辱孤王?”遂下令把画家打入天牢。第二位画家画上皇帝年轻勇武,双腿硕健,二目有神,英俊不凡。皇帝看后,火撞顶梁:“这哪里是朕的画像?分明是胡抹乱画,推出斩首。

第三位画家听内侍们说,皇帝嗜好打猎。他灵机一动,挥毫而就:画面之上,只见皇帝右腿屈膝,左眼紧闭,拉弓搭箭,瞄向前方。皇帝看后,频频点头,并当场厚赏了画家。

第三幅画之所以得到皇帝的首肯,是因为画巧妙地掩饰了看帝的生理缺陷,又符合皇帝的特征。这个故事对我们作文选材颇多教益。

作文选材不能像第一位画家。机械的照搬生活,呆板的反应生活,而不知取舍。这样写文章枯燥乏味,读之生厌。

当然,我们也不能像第二位画家。瞎编乱造,无中生有。完全违背生活的真实,置客观规律于不顾,这样的文章同样会遭到“斩首”的命运。

我们应当学习第三位画家。选材要对生活中的素材巧妙取舍,细致选择,精心提炼,从而使所选材料真实典型。具体做法是:

一、求近择熟,展现妙笔生花

选择熟悉的材料,写起来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对那些生疏的材料,会无从下笔,甚至落进瞎编乱造的“雷区”。如写一篇《我看余秋雨》的文章。如果你根本没有接触过余秋雨或没有读过他的文章,那么,你写什么呢?只有写你熟悉的事件,才会有话可说。如写《家庭趣事》、《班内风波》、《拖堂的感觉》等,你一定会觉得话如泉涌,不吐不快。熟悉的材料包括亲身经历的,阅读积累的,间接得知的等等。

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离自己最近的生活,无非是三大件:父母、同学、老师。三个名词组合成的故事每一天都是新的,它的内涵,用一辈子也理解不透。如果再分割一下,光爸爸,就是写不尽的。比如爸爸的工作,爸爸的嗜好,爸爸的梦想,爸爸的童年,爸爸的伤心事,爸爸的遗憾,爸爸的喜与忧,爸爸也会犯错误,爸爸是个老好人、“两面派”,爸爸也有失信时,后悔时,摔跤时,哭泣时等等。当然同样的题目类型,也可用于同学、老师,再加上几个因素一交叉,真是写不胜写。

同时,偶然遇到的事。比如“垃圾厢前的布娃娃”,“热心带路的老奶奶”,“希望工程资助的小学生”,“旅游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偶发事件不常碰到,含金量是很高的,一定不要放过。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

二、另辟蹊径,唱响时代乐章

新颖的材料是指与众不同的材料。据说在宋代,一次,主考官出题“深山藏古寺”。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人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满意。另有一位画家则独辟蹊径:画面上画有崇山、清泉,还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这就把这座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令主考官拍案称绝。选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别人写过的材料,自己再写,本身就有“瓜田李下”的抄袭之嫌;再说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观察,用心去注意生活,就一定能发现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所以,要尽量写自己观察到的,别人没注意的事物——在平常的事物中有不平常的发现。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和事,才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有阅读的兴趣。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音符。所以文章选材应紧跟时代步伐,摸准时代的脉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如果选材停留在老掉牙的素材上,肯定会让读者大跌眼镜、大倒胃口。这样的文章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捐款”“扶贫”;一写“母爱”,就是雨天送伞,晚上热奶;一写“老师”,就是补课,下班后家访,带病上课;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让位子”、“推车子。

三、小处着眼,尽抒细腻之情

决定一篇文章的成功或失败,选材的“小”、“巧”与否至关重要。“小”材料可以反应大主题。如一篇很传统的课文《七根火柴》选材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文中选了“无名战士”保存火柴这一小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又如《最后一课》,不去描写正面战场双方的交火,而从小镇上的一节课来切入,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表现人们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曾经在网上看过《我渴望_____》这样一节作文评改课,很多学生都能根据当前的大气候,填上“世界和平”、“环保”、 “素质教育”等,这些题目都能反映重大主题,可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有限,往往写的空洞、肤浅。相反,有的同学从身边熟悉有切身体会的小事入手,去挖掘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我渴望今年冬天别再冷》,文章写到:“妈妈下岗了,推着车子到街上卖烤地瓜,一双又黑又肿的手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我心疼的一边给妈妈哈着气,一边给妈妈戴上她给我织的手套,可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妈妈深沉的说,外面虽然很冷,可我一想到我又赚回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心里就暖和着呢!我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泪水,我深深的渴望今年冬天别再冷!”这篇文章小作者就是通过写妈妈的手来表现下岗工人的艰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只有“小”,才能“深”。

四、张扬个性,吐露自我心声

把自己的认知、长处、感受等作为作文材料,更能为作文增加亮点。因为这样的材料或许是独一无二的,会给人新奇独特之感,因而,它更能为读者所注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学生习作《棋如人生》一文把自己下棋的感悟写进作文,文章将特长与思考融为一体,把棋理和社会紧密结合,使作文灿然生色,很具张力。

  每个人,都经历着独特的人生;每一本书,都承载着独有的文化;每一处景物,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读人读书读山水会读出境界,认真读读自我也不失为一种心灵的洗礼!   

  总之,要发掘好写作素材,就当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关注世间万象,感受万物苍生。抓住瞬间印象,选取新颖动情、反常深刻之材。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淌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