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疗法副作用: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8:52:56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
2010-07-13 访问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初见律师W先生,身高1.80米左右,眉清目秀,斯文中透着英气,面色正,方形脸,英挺、俊朗,帅呆了。

W有如下的职业发展路程:18岁高考,他的成绩比当年北大法学专业录取线还要高出三十多分,但因没敢报,被第一志愿某政法大学录取了。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司法学校当老师,两年后考上人大读了法学硕士。毕业后进了政府机关,两年后辞职进了律所。又两年后进入了一家副部级大型企业集团做法律顾问,不到一年就提升为法律部经理。四年以后,又被朋友拉入律所,一起做合伙人律师。又四年,再被朋友拉到另一家律所做合伙人,共做了七年的合伙人。

像他这样的学历、经历、资历,外形、气质及相关自然条件者,律所合伙人正常年收入应该是在二三百万。但目前他的年收入却在40万以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差距呢?问题可从他的动态面相上找到答案。

 

面相特征一:上嘴唇过厚

当他端坐在我面前时,静态面相几乎无可挑剔。当他讲述他的职业发展经历时,我却立即发现了他的动态面相有问题。面相的第一个问题——上下嘴唇厚度不对称,上嘴唇至少比下嘴唇厚40%。这样一种面相结构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答案是影响沟通与交流。

平常两个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效的对话和沟通,需具备三个要素。第一,说话人的发音系统完好。第二,听话人的收音系统完好。第三,传播声音的介质必须是空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沟通,都是在收音系统完好和空气介质正常的情况下,因而一个人讲话系统是否完善,往往会影响到沟通效果。为什么播音员的声音那么悦耳?演讲家的声音那么动听?就是因为他的发音系统完善,又经过了长期的训练,符合人们的听觉习惯。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律师,问题就出在他的发音系统:上嘴唇厚,下嘴唇薄。上下嘴唇对称者发出的声音气流均匀,而上嘴唇厚、下嘴唇薄者发出的气流不均匀,这样一种发音结构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说话时,从胸腔到嗓子发出的气流,到嘴唇处遇到了障碍,由于上下嘴唇厚度不对称,上嘴唇因为重量比较大,阻碍了气流的释出,这样声音击动空气就跟正常击动空气不一样,听者耳膜受到的气流震动也是不均匀的,所以你听到的声音就不舒服。这就是大家往往听到很多厚嘴唇的人说话听着有沉重感,尤其上下嘴唇不对称的人,你会感觉他总说不清楚。

 

面相特征二:上嘴唇呈锯齿状

他的动态面相还有第二个问题。正是由于上嘴唇过厚,肌肉堆积,使其说话时上嘴唇呈三个锯齿状。本来上嘴唇和下嘴唇磨出来的声音就不均匀,再加上三个锯齿状,出来的声波结构可以想像是什么状态。我们上下嘴唇匀称的情况下说话的声音是一个圆弧状的气流,传到你耳膜时,均匀的冲击波击动耳膜所产生的听觉感受非常舒服。而上嘴唇厚,再加上三个锯齿,发出的声音气流不但不均匀而且是锯齿波,这样的声波传到耳膜时,听起来就会特别难受。

因此拥有这样发音系统的人,你就不想听他说话,于是听者就走神,就倦怠,交流进行就不顺畅。而听者的这样表现,又会给说话的人造成一种心理打击,于是他就特别想把听者的注意力拉回来。同时他担心听者没有听懂前面讲的,就又重复前面的话。但越重复,听者就越烦,越不想听,讲的人心里就开始紧张。越紧张心理障碍就越大,他就越讲不清楚,听者就越不适应,他就更紧张,甚至结巴。这样,他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这样的沟通效果会非常差。

这样的一位沟通者,如果做技术性或做一般工作,没有大问题,但是他作为一个律师,就遇到了职业障碍。律师需要雄辩才华,口若悬河,需要激情澎湃。因此,尽管他也做律所合伙人,但就是拉不来案源,上不了法庭辩论。而案源和法庭诉讼正是律所考核合伙律师的两个关键指标。律所首先是靠案源,谁能拉来案源就是律所主要贡献者;谁能上法庭去应诉和抗诉就是律所主要贡献者。所以,他在律所里一直得不到重用,就是个普通律师的待遇。他的职业发展在律所受到了严重障碍,因此他经朋友推荐坐到了我面前。

 

无口才,为何总被朋友邀合伙?

虽然他做的是普通律师工作,又为什么屡屡被同学、朋友拉去做律所合伙人呢?这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短必有长。正是因为他口才表达不清楚,不能像优秀律师那样口若悬河、激情澎湃,导致他只能是扬长避短,他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学习了大量的法律专业知识。也正因这样,他的法律知识体系超常的丰富,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了解得一清二楚,做到烂熟于心。也正是这样,他三次考北大法学博士,笔试都考了第一名,但是一直没有被录取。他也纳闷,为什么没有被录取?我告诉了他原因:“就是因为你这样一个面相结构,也许录取老师并不从面相的角度看,但朴素的认识,会认为你表述不清楚,做法律工作有障碍。”

而朋友之所以拉他做律所合伙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这人人缘很好,不爱计较和争执,非常好合作。二是我有一个强项,法律知识很丰富,有很系统的理解,很少有人能达到我这程度,所以就连我报名的博导,他的著作里面都引用我的观点。朋友同学拉我做律所合伙人的另一原因是我在合同拟定方面擅长,而且案源准备得细致和全面,有些案件如果不是我准备的,就有可能输掉;而即使一判输了,回来后我认真准备一下,到二判时就会胜诉。我做的案源准备,就会跟着上法庭,别人当主辩,我旁听,在法庭上如果对方举出新证据,我能快速找到法律依据让主辩给对方驳回去”。

于是,我总结说:“你的强项在幕后准备。这些律所合伙人一般是不做的,而由普通律师做。你尽管是律所合伙人,但由于你的沟通表达能力欠缺,尽管你对律所有很大的价值和贡献,但律所不会因你一人来改变考核机制。所以,虽然你身为律所合伙人,却干的是后台律师工作,所以你的收入也只是一般律师收入,只不过你是位更优秀的后台支持律师。”

 

职业分析:做什么最顺手?

接着,我和他一起分析他的几个职业发展方向:“你想到大学里当老师、当教授,但你没有博士证书;你想考博士,虽然考了三次第一,但没有被录取;尽管你考得很好,但考的是法学知识,而作为法律工作者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口才上,您本身就表述不清楚,所以进不去;你去律所做合伙律师,实践证明你拉不来案源,上不了法庭辩护,只能做后台辅助工作;你当政府公务员,从政做法官,但年龄都40岁冒头了,在中国目前的公务员成长机制下也晚了。”

他马上问:“那您说我到底该做什么?”

我说:“你回忆一下在你的职业发展历程中,哪一份工作你做得最顺手?最有成就感?你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发挥?”

他想了想说:“应该是在那家副部级企业当法律部经理,当时带有近二十人的法律顾问团队。”

我问:“当时你的最大工作成绩是什么?”

他说:“我去的第一年,这个单位有上百件诉讼案件,要么我们起诉别人,要么别人起诉我们,天天忙于诉讼,搞得人非常疲惫。第二年就变成二三十件了,第三年也就两三件诉讼,第四年就没有诉讼案子了,搞得法律部管诉讼的律师无事可做。”

我又问:“为什么会这样你思考过吗?为什么你去了法律诉讼案件减少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他说:“我刚去的头一两年诉讼案件之所以多,是因为前期合同拟定的时候不完善,漏洞太多。合同条款主要是严谨,而不是条款多么苛刻,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双方当事者的利益。造成合同漏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家不太重视,二是法律知识不全面、不丰富。我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合同起草和拟定的过程中,要下功夫、要严谨,尽量不走诉讼的路子。因为打官司无论输赢,都会带来企业的品牌和经济的双损失。”

我说:“你说得很好!《易经》认为人之间要不讼,就是不争执,不诉讼,不打官司。做企业就是要和气生财,目标不是把官司打赢,而是尽量不去打官司。你在工作中把重点放在合同的起草拟定上,追求严谨完备,双方在合同沟通期间就把责任和义务界定得清晰明了,这就减少了理解的歧义,打官司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职业规划:未来瓶颈如何突破?

那么像他这样的情况,未来的职业发展该怎么走?

我对他讲:“你最适合的就是到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干法律合同起草工作,做一个法务负责人,做一名大企业的法律顾问或叫法务总监,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你法律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你去了有可能让企业的法律诉讼案件大大降低,把很多企业有关诉讼的风险、诉讼的损失统统在合同起草阶段消灭掉,防患于未然。我觉得你对一个企业最大的贡献就在这里。”

老板正常找律师,是看律师的名气,看律师是否能口若悬河和雄辩的才华。如真如此,那这个企业就不会有安宁日子了!因为具备雄辩才华的律师,为了展示自己雄辩的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官司。他会整天把精力用于诉讼,因此就没时间准备基础的东西。所以老板请法务总监,最好不要请口若悬河、雄辩才华的大律师。

这位仁兄非常认可我的观点,委托我们推荐工作。后来,我们把他成功推荐到一家大型集团做法务老总。前提是我跟老板做了细致深入的沟通。那个老板说过去他的企业就是这样,请了好多律师,经常出诉讼问题,打来打去,弄得身心疲惫,媒体再跟风炒作,弄得企业狼狈不堪,是赢了也不是败了也不是。随后他非常认可我的看法,就录用了这位没有口才的专业律师做法务总监。我对老板说:用这样一位法务老总,第一年肯定还有法律诉讼,因为这是你原来的法律体系积累下来的,但随后的法律案件会逐渐减少,两三年后你企业的经营环境会逐渐和谐健康起来。

当然老板也付给了这位法务老总不错的薪酬,那位律师也非常高兴:不仅刷新了他的收入记录,而且他也找到了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

同时我也和他的老板沟通:千万不要过了三四年企业没有法律诉讼了就不重视法务工作,甚至辞退这样的防火者。如果说企业法律诉讼是老鼠,这样的律师就是猫。猫在老鼠就不出来,猫不在老鼠就立即猖狂。这样的律师就是企业的防火英雄,应重奖而不是冷落。

他是我至今见过反应最敏捷的人。这位老总年薪大概500万左右,是一位金融领域的老总朋友介绍推荐的。

我们俩在茶社聊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他问了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一直当不了一把手?您看我能否当正职?我自从上小学开始当班干部就是副班长,工作后当经理也是副经理,现在当了老总级也是副总裁。有一次组织提拔我,把我从一个部门副经理提到一个总经理助理,就是不让我当部门经理。哪怕让我当一个部门正经理行不行?我就没有一次当正职的机会,我心里不服,总有这方面的惦记。今天希望您能给我一个定心丸儿:如果还有希望,我就去努力争取;如果不行,我也就死心了,因为今年我已经四十七八了。”

我说:“说真的,你还真不适合当正职,咱们俩聊了几分钟,我就知道你做不了正职。”

他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比“范跑跑”跑得还快的人!

我说:“你是我见过的反应超级敏捷的人,而且少有。打个比方,假如另外三人和你一起打牌,发生了三级半地震,另外三个人还正研究怎么出牌,你肯定已经窜到大门口了。像你这样一个能率先逃跑的人,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不能顾全大局,组织能让你当一把手吗?你反应超级敏捷,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逃跑是你的本能反应。”

我接着说:“汶川大地震‘范跑跑’出了名,当时舆论铺天盖地,谴责之声满天飞。我当时就特想写一篇文章,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明一下,但如果当时写一篇为‘范跑跑’辩解的文章,肯定也是骂声如潮,所以没写。‘范跑跑’是北大毕业的,智商肯定不低,我没有接触过他,但我想他一定是位反应十分敏捷的人。地震来了他本能的反应是逃跑,第一个窜出教室跑到了足球场,没顾学生,大家就会从道德层面来谴责他。其实这跟道德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反应敏捷,他预判到危险,本能地逃跑。结果大众就拿道德武器来抨击他。就像刚才咱们比喻的,其他三人都在研究出牌,你先感觉到了,本能地一秒不到,窜到门口了,假若你当时正好在汶川大地震现场,你也肯定是第一个跑掉的,甚至比‘范跑跑’跑得还快。因为你年薪都500万了,他还没挣到这个水平。你就是反应超级敏捷的人。”

 

一把手为何往往处变不惊?

“那什么样的人能做一把手?非得老实巴交、呆若木鸡的?”他反问。

我回答:“我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什么人能做一把手?我给你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典型案例。毛泽东一直做一把手,而且做了很长时间的一把手。一次,胡宗南的空军轰炸延安,一颗炸弹呼叫着落下来,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立即卧倒,炸弹爆炸了,地上炸了个大坑,幸亏没有人员伤亡。轰炸结束后,警卫员及其他工作人员都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毛泽东还问:“你们这是干嘛?”警卫员说:“炸弹爆炸了,您看地上炸了个大坑。”毛泽东说:“怕死鬼,我都不怕,你们倒先趴下了。”其实炸弹爆炸了,警卫员卧倒是常态反应,因为警卫员都是机敏的人。而毛泽东为什么不卧倒呢?就因为他没有感知到。那为什么毛泽东对炸弹飞来及爆炸的危险没有警觉呢?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在深度思维。像毛泽东这样的人一定经常深度思维。当一个人深度思维时,他就把一切都抛在了脑后。毛泽东为什么写出了那么多有思想的东西?就是因为经常深度思维。深度思维时,他把思维这个区域打开了,就把其他感觉器官给关闭了,这时他对外界所有的信息就不反应,炸弹爆炸了他都不知道躲。但日常的组织行为中,人们会认为这类人稳若泰山,能镇定自若,在危机时刻能起到稳定阵脚的作用,这些人能做一把手。其实这类人的本质是反应慢,反应慢而思考能力又强者,反而能够冷静下来思考怎么应对,于是就能够稳定自若,指挥大家应急。所以,像毛泽东这种稳若泰山的人能坐一把手,像你这样超级敏捷的人遇险自己本能地先跑掉,所以组织不会让您这类人做一把手。

“你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组织领导考察你时,也许并不知道你不适合做一把手的背后原因,但大家朴素的直觉都会认为你不适合做一把手。所以,你就这样走过了将近30年的职场路,始终没有做过一把手。”

 

反应超敏者为何会鼠行?

接着,我进一步说明:“从面相学上来讲,你也不适合做一把手。你的职业发展经历都写在了你的脸上。你虽然长得气宇轩昂,脸方耳阔,额大气魄,静态的时候也很有亲和力,可你动态的面相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眼珠子转得飞快,而且眼睛周边肌肉抖动频率很高,玄学里面讲这叫鼠行,而不是鼠相(鼠相是指尖嘴猴腮,眼睛小而机灵)。玄学并不能解释鼠行的原因,其实鼠行就是反应超级敏捷的原因。无论是眼珠转还是眼睛周围的肌肉抖动,都是对外界信息快速反应的结果。外界的信息通过你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知,经过神经传导,再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形成反射信号,再传回来经过神经传导,指挥运动系统。这个过程有快有慢,你就是反应超快者,也许在千分之一秒,甚至万分之一秒就完成了这个信息收集、传输、处理、传输、运动的过程。但你本人是无意识的。

“那为什么玄学把这种行为称之为鼠行呢?过去由于人类知识有限,不能解释这些事情,就拿与人类最熟悉的动物来类比,比如十二属相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对老鼠的观察很细,老鼠有机灵的小眼睛,不停地抖动,所以就把这个行为与老鼠类比。老鼠的眼睛为什么抖呢?其实这是老鼠规避风险的本能肌肉运动。老鼠的眼睛本不起什么大作用,但老鼠脑袋上有长短不一的细胡须以及两只大耳朵在运动,带动眼睛及周边肌肉的运动,所以老鼠的眼睛转来转去。其实胡须和耳朵才是老鼠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老鼠的胡须对什么敏感呢?对气流。比如:你看见老鼠从你脚下跑过,你为什么总是踩不住它?就是因为它前面的胡须。当你要踩它的时候,你的脚必将击动气流,气流击动空气传导,空气的传导速度是每秒340米,而你脚踩的速度可没有这么快,否则就是超音速飞机了。脚的运动速度没有空气传输速度快,所以你踩不住它。同样,老鼠也是靠听觉获得声音的信息,声音也同样是击动空气,老鼠提前获得信息跑掉了。

“而无论是老鼠胡须感知的信息,还是耳朵感知的信息,必然带来眼睛的抖动,及眼睛周围肌肉的抖动。古代研究玄学的聪明人,就把这类行为的人类比归结为鼠行。玄学讲不宜与鼠行的人共大事。而不适于共大事的人自然不可能成为最核心,当然也不会用他做一把手。就从你的职业经历来看,你这种级别的人物,涉及轰动全国的几次重大经济事件,但你都安然无恙,更高级别的领导都进去了好几个,为什么?他们都是领导,都是反应慢的,是深度思维者。虽然你参与案子很深,但你就是出不了事,因为你把所有事情风险都预测到了。就像走过沼泽地时,你把脚下的路都踩实了,当危险爆发时,别人都回不来了,你还能回来,这就是你的过人之处。你这类人和别人共大事的时候,别人都牺牲掉了,你还能活着;别人都失败了,你却安然无恙。你说,像你这样超级敏捷的人,谁愿意与你共大事?哪个组织愿意用鼠行的人做一把手呢?”

 

反应超敏者适合做什么?

此君叹道:“我第一次听人这样说!你这样一说,我再也不去谋求当一把手了。那你说我适合做什么?”

我说:“你这样的人最适合干的,就是当首席风险控制官。这是一个专业管理职务,是个参谋的角色,又能成为领导的心腹。”

为了验证这个,我给他例举了我计划要准备投入干的一件事。他听完后,很快把干这件事可能遇到的所有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道德风险全都给我讲了,而且想了很多应对风险的办法,令我非常吃惊。这件事情我也跟别的投行人讲过,其他人很少谈出如此多的风险,即使能讲风险一二来,也不知道该怎么防范。所以,这位反应超级敏捷的老总,就适合做首席风险控制官,在企业没有发生风险之前,快速地感知,提出方案来,然后让决策层进行决策。

 

反应超敏者适合创业吗?

最后,他问我:“我自己创业,总可以当正职吧?”我说:“当然可以,但你创业虽然不会大亏,但也不会成功。你要纯粹为了当一个正职来创业,没有任何意义。一个月不到,你就会烦不胜烦,自己不干了。因为,创业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事情。我常说:老板不是靠风险预测来控制风险的。老板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有应对危机的能力。而您的特长是风险预控。而创业风险太大了,事情还没有干之前,你已经预判到太多的风险,你哪里还敢自己去创业呢?自己就把自己吓住了。”

他最后恍然道:“明白了,我还是踏踏实实干好我的副总裁工作吧。”

八个月招不到老总的苦恼

 

某地产开发集团初次开发一个20万平方米左右的商业中心。开发楼盘是他们的强项,但招商运营就是外行了,因此需要一位总经理来负责招商运营。启动招聘计划八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始终没有招到合适的领军者。期间合作方过来一位总经理,但干了三个月也辞职走人了。眼看开发工程快竣工了,仍招不到招商运营的老总,搞得人力资源总监非常被动,总挨老板批。于是人力资源总监就通过圈内朋友介绍找到了我。

 

10分钟面试老板

 

听这位人力资源总监在电话里介绍了情况后,我说:“我有一个要求,就是面见一下你们老板。”

他说:“不行,老板很忙。”

我说:“只需要五分钟即可。”

他说:“我把职位描述给你发过去,很详细了,就依照职位描述找就是了。”

我说:“如果是这样,我就不给你们找了。有职位描述为什么你们自己八个月都没找到?猎头公司给你们推荐过那么多人,为什么没有合适的?”

他一下被问住了,顿了一会儿说:“为什么您一定要见我们老板呢?”

我说:“我去给他相相面,五分钟就够。你们老板又不是柳传志、张瑞敏,经常在电视上露面,他面我都没见过,怎么为你们找人?我一定给你们老板先相面,否则都不知道谁跟你们老板面相犯冲,那不是瞎推荐吗?所以,我们的原则就是不见老板不推人。”

这位总监被我说服后,就帮我与他们老板约在三天后的下午见了面,总共谈了10分钟。临走时我把我准备好的三份简历挑出两份给了老板,另外一份我又收起来了。

老板说:“您把那一份也给我看看。”

我说:“这一份不适合您。”

老板说:“我还没看,您怎么知道不适合我?”

我说:“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就是看看什么人适合您,给您的两份适合您,我收起来的这一份不适合您。”老板也就不再坚持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给他的那两份简历人选都被他看上并录用了,一个做了招商总经理,一个做了后期运营总经理。招商总经理干了将近一年半走了,运营总经理干了四年多后的今天还在干,而且已经提拔到集团总裁助理,兼商业运营中心总经理,分管集团多个商业项目。而这两个人选前期都分别去万达集团面试过,始终都没有被录取。而我收起来的那份简历人选后来去万达面试被录取了。这个事实说明:没有不合适的人,只有不合适的岗位,换个跑道你就是第一!

 

如果老板是个“低头汉”……

 

话说回来,当我从那位老板办公室出来,人力资源总监就问我:“什么人适合我们老板?”我回答:“两类人适合:一类人和他一样,低头说话的人;另外一类是说话时对他视而不见的人,我给他的那两份简历就是这两类人。”他说:“真是这么回事!我们老板身边的人都是不爱吭声儿的人。”

一个月后这位总监又约我长谈,探问奥妙。他说:“我做人力资源近20年了,也想学学怎么相面。”

我说:“我和你们老板总共谈了10分钟,其间你们老板就看我两眼。刚进去换名片时老板低着头,我们俩坐在沙发上聊到三四分钟时他才抬头看我一眼,看完了又低头聊,聊到七八分钟时他又看我一眼,临走握手、收简历都是低头说话。你们老板就是俗话说的‘低头汉’。”

“哪些人跟你们老板面相犯冲呢?可以说,咱们正常直面说话者,都跟他面相犯冲。”

“什么叫面相犯冲?简单地讲就是两人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正常靠‘看’来沟通的人跟你们老板都面相犯冲。而我推荐的这两个老总跟你们老板都不犯冲,都能跟老板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科学上解释,就这么简单。由于不清楚这个原因,你们折腾了八个月招不到人,核心是找的人都不能做到与你们老板有效信息沟通。”

通常,人与人之间沟通靠什么?主要靠“看”。口头语言沟通只占沟通内容的30%70%都是非语言信息。

常规靠“看”来沟通的人,假若碰见一个低头说话的人,沟通就会遇到障碍。低头说话者一般话少,而且肢体语言也少,他低着头,你看不到表情、脸色的变化,几乎没有任何可“看”的信息,于是所有的思绪都被中断,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好不容易硬着头皮找来几句话对付了几分钟,“低头汉”老板又陡然撇你一眼,你会觉得自己说错了,思路又被中断了。你正想寻找新的谈话思路,他又低头了,你又找不到思路了。就这样沟通在尴尬的困境中进行。因此,靠“看”来沟通的经理人与“低头汉”老板沟通必然是断断续续的。

结果“低头汉”老板就想:瞎吹牛!话都不利索,思路都没有,还当什么老总?于是很多能干的老总遇到这样的“低头汉”老板连面试关都过不了。即便推荐人极力推荐,“低头汉”老板允许他试试,大多三个月试用期不过,还得走人。为什么?因为正常人无法与这样低头说话的老板实现有效沟通。天天在一起,无法沟通,经理人着急,老板也着急,该多么痛苦!

 

能和“低头汉”沟通的两类人

 

上面讲了常人无法与“低头汉”老板沟通,但并不表明没有人能与其沟通。不然这家企业何以做到几十亿的规模?何以拥有千人的团队?所以,就必须寻找能够与其沟通的人。那就是和那位老板一样低头说话者,以及和老板刚好相反,冲人说话却视而不见者。

两个“低头汉”在一起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原因是他俩的沟通方式是一样的,都主要是靠“听”来获取信息。“低头汉”虽然不看对方,但“低头汉”听觉系统超级灵敏,对方说话的语速、语气、语调的变化,他都能从听觉判断出来,知道你内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两个“低头汉”都谨慎地坐在那儿,双方完全靠听觉进行交流,经理人低头讲,老板靠听觉听,然后老板低着头问,经理人低着头答。就这样,双方谁也不看谁,就进行了有效信息沟通,双方感觉都很满意。我推荐的那位“低头汉”老总入职后负责运营,迄今已经4年多了, 越来越得到老板的重视。

而“视而不见者”与人沟通交流时,他根本就没有看见对方表情变化,无论你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高兴不高兴,无论你是低头或心不在焉,甚至是愤怒,想制止他说话,甚或表现出对他烦不胜烦,他都视而不见。他只顾顺自己的思路一股脑儿往前讲,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神采飞扬。所以当他与“低头汉”老板沟通时,他就没看见老板低头,他忘情地讲,老板都能够听明白他讲什么。老板说两句后,他应了老板话后,又接着大讲特讲了。老板觉得这是一个能人,有思路、有主见、有想法、有水平。于是录取了他,作为招商总经理。

这位“视而不见”经理人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推荐理由:很有才华。他进我办公室后开口就讲:“你听我讲,谁要给我300万,我五年超过李嘉诚!”于是他就开始讲,20分钟都在讲如何超过李嘉诚。我都不想听了,他还在忘我地讲;后来我说你停吧,他还给我讲;我说你停、停、停,他还讲。最后我站起来一边用手势制止他,一边大声说:“你给我停!”他才停住了,且没感觉任何不好意思。我问了一个问题,他回答后,又顺势拐到了“五年超过李嘉诚”的论题上来。这样一个人,正常人与他在一起,肯定烦死他了。但他能与低头老板沟通,因为他能不断给出新思路、新想法,不顾忌任何人的想法。不过这样的人,容易与组织其他成员发生冲突。所以,这个“视而不见”的经理人干了大概不到一年半就走了,估计除老板外,其他人实在烦到家了。

 

“低头汉”的厉害之处

 

低头说话的人,实际上是沟通心理障碍者。为什么是沟通心理障碍者?这类人出生时是健康的人,但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有两类人可能对他进行过伤害:一类人就是他的父母和兄长。另外一类就是他成年前的学校班主任。因为高中毕业前是未成年人,在社会当中属于弱势群体,对负面评价特敏感。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长兄长姐,在家庭这个组织评价体系中属于权威评价者;从幼儿园班主任到高中班主任,在学校这个组织评价体系当中属于权威评价者,对未成年者评价影响很大。如果是伤害性评价,在这些未成年者心理上就有可能落下烙印,导致不自信。极度不自信导致不敢抬头看人,偷偷地看人,长期以往养成了低头说话的习惯。成年步入社会以后,尽管有些人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这个低头说话的习惯不会轻易改变,于是我们俗称为“低头汉”。

组织当中,有两类人非常厉害,分别是仰面女子和低头汉。

正常组织行为中你和低头说话的人在一起交流时,他知道你的全部信息,你却只知道他30%的信息。《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面沟通者与低头说话者交流,叫知己不知彼,而低头说话者与你沟通则是知己知彼状态,你焉能不败?更何况正常沟通时,“低头汉”冷不丁地抬头瞥你一眼,更看得你毛骨悚然,所以与这类人沟通,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低头汉”在组织中往往很厉害。

 

“视而不见者”的过人之处

 

如果说低头说话的人是属于沟通心理障碍者,那么视而不见的人就属于生理疾病者。人们正常的信息沟通过程中完成一个信息收集到发布的过程如下: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神经传导信息,中枢神经系统处理信息,再沿神经传导系统传回信息,信息指令指挥你的运动系统。在这个信息收集、传导、处理、反馈过程中,视而不见者,有一个环节出了毛病,也就是说他不接受信息,大脑中枢处理系统就没有处理这些信息。

我们推荐成功的两位老总都非常厉害,分别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创造过某一方面的记录,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中某一方面的英雄。据此讲,所有的天才都有生理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生理疾病者都是天才。也可以说,天才就是有“缺陷”的人,但有缺陷者不一定是天才。

人力资源有个术语,叫做“人事相宜”。没有不合适的人,只有不合适的岗位。还是那句话:换个跑道你就是第一!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找到与老板面相不犯冲的人 - 3158.cn资讯 贼眉鼠眼者的职业活路——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 贼眉鼠眼者的职业活路——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八) 贼眉鼠眼者的职业活路——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八) 低头汉与视而不见——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三) - 小小豁唇与职场虎头蛇尾——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四) - 我为什么当不了一把手?——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 我为什么当不了一把手?——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二)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一):没有口才的律师适合做什么 我为什么当不了一把手?——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二)2 面部弯曲者的职涯曲折——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六) 顾盼生辉者为何也会职涯失意?——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七)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一)1:没有口才的律师适合做什么 我为什么当不了一把手?——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二) -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一):没有口才的律师适合做什么 - 我为什么当不了一把手?——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二)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一):没有口才的律师适合做什么 “贵人相助之相”的前生后世——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景素奇) 没有口才的律师适合做什么——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景素奇) K先生职场的虎头蛇尾——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景素奇) 低头汉与视而不见——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三) - 景素奇的博客 - 世界经理人网站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一):没有口才的律师适合做什么 - 景素奇的博客 - 世界经理人网站 顾盼生辉者为何也会职涯失意?——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七) - 景素奇的博客 - 世界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