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送料器型号:社会新闻 2011-3-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13:29
社会新闻  社会热点
  1. 1.央视曝光假药洗浴
  2. 2.渝查获万斤毒血旺
  3. 3.报亭问路每次一元
  4. 4.男子感情受挫欲自尽
  5. 5.断臂小伙拦油罐车续
  6. 6.山寨名酒一天产万瓶
  7. 7.陈光标赴盈江发红包
  8. 8.两男子失恋砸奔驰
  9. 9.杭州监控的士上路
  10. 10.男子诱骗女孩卖春

男子变性成美艳女模特 坚持女儿称其爸爸阅读原文

英国31岁男子埃德金斯,原本是个爱玩健身的大男人,但他却一直渴望做女人,七年前决定做变性手术,之后努力瘦身,现变成充满艳光的模特儿。据外电报道,身高1.83的埃德金斯,本来体重有102公斤,变性后努力瘦身,体重降至66.7公斤,又留起长发、接受荷尔蒙疗程,又进行了隆胸,变身成女模...... 全文↓来自:腾讯网  2天前
31岁男子变性后做模特


  中新网3月16日电 英国31岁男子埃德金斯(Chrisie Edkins小图),原本是个爱玩健身的大男人,但他却一直渴望做女人,七年前决定做变性手术,之后努力瘦身,现变成充满艳光的模特儿。

  据外电报道,身高1.83的埃德金斯,本来体重有102公斤,变性后努力瘦身,体重降至66.7公斤,又留起长发、接受荷尔蒙疗程,又进行了隆胸,变身成女模。

  据报道,她现在全职照顾九岁女儿克洛艾(Chloe),女儿非常接受她的新身份。埃德金斯说:“我确实担心过自己对克洛艾的影响,但我认为有个快乐家长更重要。变性不会影响我是不是一个好家长,反而令克洛艾学懂接纳和谅解,不会以貌取人。”

  然而,埃德金斯坚持女儿继续叫她“爸爸”,既然女儿习惯了这样称呼就无谓改变,毕竟有两个“妈妈”比有一个穿裙子的“爸爸”更难接受。

  女儿克洛艾完全接受爸爸的外表,在学校却成为被耻笑的对象。但她并不觉得委屈,反过来跟耻笑她的人说:“我爸爸想做女孩子”,令对方无言以对。

警车遭失控货车相撞越过两米高河堤 一民警身亡阅读原文

据目击者称,当时一辆蓝色货车沿怀昌路由东向西行驶中,突然失控冲入逆行方向,与一辆迎面驶来的桑塔纳警车发生碰撞。“货车车头直接顶上了驾驶室的位置,把警车顶进了路旁的京密引水渠里。”目击者说,渠里没有水,警车越过2米多高的河堤,飞进渠底4、5米远。当场,肇事司机就慌了神,下车拨打119报警...... 全文↓来自:搜狐网  9小时前
昨日下午约6时,被撞的警车停在干涸的京密引水渠里。大货车歪着车头,停在事发地。

  货车失控撞飞警车

  一民警身亡警车被顶入干涸京密引水渠,另一民警多处骨折尚未脱险;肇事司机被控制

  本报讯 昨日下午4时许,顺义区北石槽村南侧怀昌路,两民警办案后开车返回派出所途中,被一辆逆行重型半挂牵引车撞进干涸的京密引水渠。两名民警一死一重伤,肇事司机被控制。

  警车被撞越过2米高河堤

  据目击者称,当时一辆蓝色货车沿怀昌路由东向西行驶中,突然失控冲入逆行方向,与一辆迎面驶来的桑塔纳警车发生碰撞。

  “货车车头直接顶上了驾驶室的位置,把警车顶进了路旁的京密引水渠里。”目击者说,渠里没有水,警车越过2米多高的河堤,飞进渠底4、5米远。当场,肇事司机就慌了神,下车拨打119报警,呼喊着“我撞警车了,人还没出来,快帮帮我”。

  事发后,空港消防中队及大批民警到场,立即将事发路段封锁。

  坐在副驾驶的民警首先被救了出来。“20多岁的样子,身上有血迹。”救援人员说,由于撞击剧烈,警车驾驶员始终处于昏迷状态,下身被变形的驾驶室卡住。消防官兵用破拆工具将车门打开。

  昨日下午近6时,大货车歪着车头,停在原地。随后,一辆重型吊车赶到,准备将受损警车吊离。

  货车遇情况驶入逆行

  据现场急救人员称,警车中的司机当场身亡,坐在副驾驶的民警多处骨折,被送往999急救中心抢救。

  昨晚8时许,医院急诊室内侧病床,去世的民警遗体盖着白布,接受着一波波同事的吊唁。

  不少民警眼含泪花,久久不愿离开,死者家属则悲痛过度,被搀扶进休息室。

  据顺义警方通报,顺义公安分局北石槽派出所2名民警在办理案件返回途中,被一辆重型牵引车撞击,车内两名民警一死一伤,牵引车上无人员伤亡。经初步勘查认定,事故原因为重型牵引车遇情况驶入逆行所致。据了解,肇事司机系河北农民,目前已经被警方控制。

  据知情者透露,去世民警姓周,25岁。张姓民警年龄相仿,暂未脱离生命危险。


武汉失控大货悬挂桥边 司机危急命悬一线阅读原文

事发后,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迅速报警,同时组织人员很快调来起重机展开施救,司机被困驾驶室内,已吓得面如土色。施救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后,迅速确定施救方案,先固定车尾,确保车头不会下坠。随后,施救人员小心翼翼地靠近驾驶室车门,安慰被困司机的同时,慢慢撬开车门,由于车门是活动的...... 全文↓来自:腾讯网  8小时前


  
货车车头悬挂在桥沿边,司机命悬一线。


  “快报警啊……车子快要掉下桥了。”昨日下午5时许,一辆大货车撞破位于新洲阳逻的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码头栈桥中段一处护栏,如同跷跷板一样悬在桥沿上,所幸司机成功获救。

  目击者周红春介绍,出事大货车在专用码头栈桥卸完集装箱货物准备掉头时,突然失控,撞上栈桥桥梁护栏,幸运的是,大货车没有掉下去,只是悬挂在桥沿边。货车内一名司机被卡在驾驶室内。

  事发后,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迅速报警,同时组织人员很快调来起重机展开施救,司机被困驾驶室内,已吓得面如土色。施救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后,迅速确定施救方案,先固定车尾,确保车头不会下坠。随后,施救人员小心翼翼地靠近驾驶室车门,安慰被困司机的同时,慢慢撬开车门,由于车门是活动的,司机很快被救出,随后,司机被120送往新洲人民医院治疗。

  昨晚6时10分,事故货车被施救车吊上安全地带。

  据阳逻交警介绍,栈桥高近10米。截至发稿时,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母亲让弱智儿子捐肾救兄续:院方要求鉴定智力阅读原文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省第二人民医院看到,做完血透治疗的古新城,右边的脖子上蒙着纱布。他说,刚才兄弟俩去了银行。这两天有不少好心人捐钱,朋友让他去银行查看下,办理个短信通知。这两天,接到捐款总数已经达到了两万多元。古新城细细念叨着心里的感谢:前日晚上,有位黄先生专门过来给了一万元...... 全文↓来自:新浪网  8小时前
医院建议为古新莹进行智力鉴定。
古新城现在很焦虑,不知道手术能否进行。


  你是我兄弟现实版 弱智弟捐肾救兄连续报道

  古新城兄弟“你是我兄弟”的故事继续在羊城发酵。两天来,很多好心市民纷纷上门探视、表达捐款意愿,古家目前已经收到两万多元的捐款。可是,手术能否进行还是未知。

  昨日,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张刚庆表示:手术进行的前提,是古新莹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并建议古家找一家权威机构对古新莹的智力进行鉴定。

  温暖:市民上门探视捐款两万元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省第二人民医院看到,做完血透治疗的古新城,右边的脖子上蒙着纱布。他说,刚才兄弟俩去了银行。这两天有不少好心人捐钱,朋友让他去银行查看下,办理个短信通知。这两天,接到捐款总数已经达到了两万多元。

  古新城细细念叨着心里的感谢:前日晚上,有位黄先生专门过来给了一万元;后面,李先生又给了五百元;今天中午,还来了位卫先生,给了一千元等等。

  这时,病房里又来了一位探视者邱先生。邱先生说,他在四川开酒厂的朋友看到报道后非常感动,特地致电身在梅州的自己,希望其能前往医院查看下情况,之后再决定捐款多少。

  爱心:广西樊女士表示愿意捐肾

  古新城的同学黄先生告诉记者,有一名广西南宁的樊阿姨致电称愿意捐肾给古新城。

  记者随后拨打了樊女士的电话。樊女士说,她现在在南宁,今年已经49岁了,捐肾“不知道还行不行”。至于捐肾的原因,是感觉古新城实在是太困难了。“我已经49岁了,能够救一个人也愿意。”但是,对于手术的风险,樊女士却不太了解。

  樊女士的愿望能否达成呢?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张刚庆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捐肾只能发生在年满十八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自愿的直系亲属、旁系三代以内亲属以及帮扶关系等的人之间。具体到他人捐肾之上,除了要看肾脏能否配对外,还要严格考察是否真的是帮扶,排除掉器官买卖的可能。因而,有一系列的法定程序要走。

  纠结:还需权威机构作智力鉴定

  张刚庆表示,国家有关捐肾的规定非常严格,医院方面自然是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具体到古新莹的问题上,主要是看他是否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在器官的来源问题上,首先要求捐献者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即使没有人说古新莹傻,医院也会通过其行为、语言,以及他自己的意愿,来对以上作出非常谨慎的判断。

  关于古新莹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院方会更加慎重,会要求其提交相关权威认证机构对古新莹智力情况的鉴定,再作出决定。

  他说,由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目前不具备作出这种鉴定的医护人员和机构,古新城兄弟最好能够前往具备相应资质的医院进行一个鉴定。

  对话古新城

  换肾后能赚钱养自己

  血透会让我成为废人


  记者:这件事社会上有些争议,你觉得弟弟会了解手术的情况吗?

  古新城:我觉得弟弟真的不是弱智,他为人内向,不会说,不大会跟人交流。弟弟会干农活,会骑摩托,会写自己的名字,算数不是很好,但去买东西没问题,平时也存点钱。

  这次住院前,我问弟弟:“要你割一个肾给我,你知不知道?”弟弟回答:“知道。”

  如果我的病能好起来,我们三兄弟会一辈子照顾这个弟弟。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捐肾对弟弟古新莹的伤害?

  古新城:咨询过医生,捐肾多少有一些伤害,但不会很大。很多人捐了肾也是好的。手术的风险,我也有想过。所以现在医院的医生也在考虑。

  我听医生说,这个风险不是很大,不是什么大手术。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如果医院拒绝手术,也只能走到那一步再说了。

  记者:其他的治疗方法不行吗?比如说血透。

  古新城:此前进行保守治疗,基本上没有效果。咨询医生后,我才决定进行换肾手术的。血透的话要一直做下去,一周至少三次,每次的费用要五百元左右,不说自己今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且这笔费用我也承担不起。

  换了肾,我还可以打一份工,赚点钱养活自己,而血透则无疑会让我成为废人。

  链接:尿毒症治疗方法

  某医院医生介绍,常见的尿毒症治疗方法有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等。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方式。移植手术如果成功,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能成功配对,亲属之间的肾移植是最为理想的。其中双胞胎之间的移植最好,其次是不同兄弟之间,夫妻结婚两年后,进行移植的效果也比较好。

  透析: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通过穿刺动-静脉血管或血管插管,将血液引出体外,导入透析机上的透析器,排出体内的毒素。腹膜透析是在腹腔中置一导管,将腹透析液灌入腹腔,靠腹膜的半透膜性质,使血液与腹透液间进行内容物交换排出体内毒素。


华人男子骑车夜行百里回日本地震灾区救妻儿阅读原文

温文尔雅的窦元珠来日本已15年,在富城县古川市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工作。他的妻子6年前来日本跟他团聚,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他们把家安在相马市,“我们家旁边就是福岛县县立公园,里面的松川浦海湾,是日本百景之一。”窦先生专门拿出手机,向笔者展示里面存储的海滩美丽风光。从他的家到海滩,只需要步行5分钟...... 全文↓来自:腾讯网  7小时前


  窦元珠、瞿翠霞夫妇和两个女儿。 特派记者柯立摄

  本报新潟电 天灾考验人性,亲情感天动地。16日在新潟市的避难所,老家青海的窦元珠平静地向本报记者讲述他在灾后骑着自行车、深夜冒着接连不断的余震骑行约100多公里,折返福岛县相马市家中成功营救妻子和两个女儿的经历。类似的经历,在成千上万撤离核辐射区灾民中,频繁上演。

  海岸美景全消失

  温文尔雅的窦元珠来日本已15年,在富城县古川市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工作。他的妻子6年前来日本跟他团聚,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他们把家安在相马市,“我们家旁边就是福岛县县立公园,里面的松川浦海湾,是日本百景之一。”窦先生专门拿出手机,向笔者展示里面存储的海滩美丽风光。从他的家到海滩,只需要步行5分钟,一家人周末最喜欢在海边散步。“可惜现在这么美的海岸线整个都消失了!”

  华人在日本的生活并不容易,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妻子刚休完产假就到离家30多公里的一家公司从事设备出口工作,而窦先生自己工作的地点离家有100多公里,不能每天回家。国内父母年事已高,不能来帮忙带孩子,日本请保姆费用昂贵,夫妻俩只好把4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都寄放在附近的保育院里,妻子每天把孩子们送到保育院,然后再开一个小时的车上班。

  震时如小舟漂在风浪上

  3月11日地震发生后,窦先生起初并不在意,因为日本经常地震,“以往我们经历的地震最多持续二三十秒钟,但这一次不同,持续了两三分钟。我在房子里,有一种小舟在风浪上飘摇的感受,房子不停地摇摇晃晃”,窦先生着急地给妻子打电话,发现手机不通。

  孩子的情况最揪心

  “整个下午,余震不断,我看到新闻里说我家附近的很多道路已经受损,交通中断,家和公司的水电都断了。两个孩子的情况最让我揪心,最后,我决定骑车回家。”窦先生轻描淡写的述说中,神情无比坚定。

  长途跋涉7小时终到家

  天已经黑了,他冒着余震的危险,带着干粮,独自骑行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耳边不时传来震后石头崩塌的巨响。道路出现了很多深深的裂缝,糟糕的路况使他经常推车步行……经历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他终于走完100多公里,平安回到家中。“家里没水也没电,房子还好,只碎了几个花瓶和相框”。

  孩子和妻子都在福利院里,一家平安,大家喜极而泣。

  连续两晚在车子里过夜后,更糟糕的消息传来: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而他们家距离爆炸地点不到50公里。他们紧急撤离到几十公里外的相马市灾民安置点,16日下午,他们终于搭上了中国驻日使馆派来的巴士,被平安转移到新潟市避难所。

  窦先生一家今日将搭乘中国政府安排的飞机回国,他说:“此时,祖国二字在我心里千斤重!”

儿媳发明护理床照顾植物人婆婆 孝顺又致富阅读原文

18年前,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因病成为植物人的婆婆,身为医生的她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中。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中,她开始绞尽脑汁研究关于“床”的问题——普通的床不仅让失能的婆婆痛苦不堪,也不便于力小瘦弱的她照顾,她想让整日躺在床上的婆婆更加舒适。最终,医生出身的她,在丈夫的帮助下研制出国内第一张智能...... 全文↓来自:搜狐网  5小时前


  18年前,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因病成为植物人的婆婆,身为医生的她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中。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中,她开始绞尽脑汁研究关于“床”的问题——普通的床不仅让失能的婆婆痛苦不堪,也不便于力小瘦弱的她照顾,她想让整日躺在床上的婆婆更加舒适。最终,医生出身的她,在丈夫的帮助下研制出国内第一张智能护理床,并从中发现了商机,实现了孝顺与创富的完美结合。

  18年前,从医院辞职照顾植物人婆婆

  “我是当晚辈的,不能看着失能的婆婆遭罪。”3月16日下午,蔡玉霞谈及自己与婆婆的感情时感慨万千,“刚和爱人认识的时候,婆婆就对我照顾入微,后来结婚过门了,老人家更是把我当亲闺女对待。但不幸的是,婆婆因病成了植物人,我咋忍心把老人家托付给保姆?所以我瞒着丈夫辞职了。工作没了,以后可以再找,亲情没了,想弥补都没有机会了。”说到此处,蔡玉霞泪湿眼眶。

  蔡玉霞是新乡本地人,今年38岁。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曾经是名医生。1993年初,她与新乡当地一家企业的工程师王建敏结婚。

  婚后不久,一场大病让婆婆变成了植物人。王建敏是家中老大,一个妹妹已经出嫁,弟弟尚未成家,护理婆婆的重担便责无旁贷落在了身为医生的蔡玉霞这个长媳肩上。

  由于婆婆不会说话,无法动弹,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必须时刻有人在身边照料。而作为医生,蔡玉霞又无法分身,无奈之下,她只好将婆婆接到医院贴身照料。把婆婆接到医院的确是方便了,可长期住院的费用却让蔡玉霞夫妇俩吃不消。

  在把婆婆接到医院3个月后,蔡玉霞做出了艰难的选择:辞职,在家中全心全意照顾婆婆。就这样,1996年底,蔡玉霞瞒着丈夫辞职了。事后,丈夫多次因此埋怨她,她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工作没了可以再找,亲情没了咋弥补?为咱妈,我觉得辞职是天经地义的事。

  孝顺媳妇,为减轻婆婆痛苦搞发明

  辞职了,回家了,蔡玉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护理之路。长期卧病在床的人,最大的隐患就是生褥疮。

  为防止婆婆生褥疮,白天,每隔一个小时蔡玉霞就要查看一下婆婆身下有无大小便,一旦发现了,就立即帮老人更换衣服、床单、被子;晚上,蔡玉霞特意放了一个闹钟在床头,每两个小时响一次——和白天一样,她要起床看看婆婆;夏天,她一天至少要帮婆婆擦一次身子、换一次衣服、洗一次头;冬天,她就抱着被子睡到婆婆的房间……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蔡玉霞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上述的过程。“累也好,苦也好,我都能挺住。但我身体太单薄,每次给婆婆换衣服、被褥时,必须将婆婆抱到另外一张床上。”蔡玉霞说到此处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抱不动婆婆,曾有几次还和婆婆一起摔倒在地上。那时我就想,能不能在‘床’上做一些改动,比如,不用将患者来回搬动,全天24小时能自动检测、接收大小便,一旦有了这样的‘床’,患者家属岂不是能从这些琐碎的事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患者?”

  有了想法后,此后的日子里,蔡玉霞每天在照顾婆婆之余,又多了个爱好:研究“床”。把自己的很多突发奇想在家里的另外一张床上不断试验,反复比较。几个月下来,尽管她已把那张床拆了装、装了拆,也成功增加上了一些辅助设施,可距离她心目中的标准还相距甚远。

  看到妻子经常对着家里的床发呆,有时候竟在家当起了“工匠”,满腹疑惑的丈夫无意中问了一句话:“干吗呢?想搞发明啊!搞发明找我啊,别忘了,你老公可是机械工程师。虽然不懂工匠活,可帮你搭个手还是绰绰有余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蔡玉霞这才意识到,自己每天翻来覆去地折腾,竟然忘了丈夫是这方面的专家。如果有丈夫的帮忙,自己的设想就有戏了。

  按照蔡玉霞心目中的智能护理床标准,丈夫自愿打下手,开始一点点摸索着进行研究。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反复修改、完善,1996年,一张几乎和蔡玉霞心目中设想的智能护理床完全一样的“作品”最终完成:外结构少量使用木材,内部装有各种机器,通过电脑芯片控制,依靠液压自动传感器调整……

  蔡玉霞说,看到那张床成形后,自己激动得泪流满面,“婆婆再也不用睡在木板床上了,再也不用担心给婆婆换床时将老人家摔倒在地上了”。

  无心插柳 孝顺媳妇觅到商机

  智能护理床的成功发明,不仅让整日躺在床上的婆婆更加舒适,也使蔡玉霞的日常护理工作变得非常轻松。并且,很多亲友赶来参观,对这张床的实际效果赞不绝口。其间,一位亲戚无意中的一句话让蔡玉霞为之一怔:这东西太好了,咋不多造几张啊,那么多老人谁不需要啊?“是啊!和婆婆一样患病卧床的老人太多了,和我一样在家照顾父母、公婆的女儿、媳妇们也太多了。一旦有了这种床,大家不都和我一样能变得轻松了吗?”之后,蔡玉霞就动了将智能护理床推广出去的心思。

  要想把床推广出去,先得调查市场。经过多日的走访,蔡玉霞发现,偌大的新乡市竟然没有类似的产品,而邻近的几个市地,乃至省会郑州同样没有;上网搜索,国内也没有类似的产品。毫无疑问,自己在丈夫帮助下研制的这种智能护理床,是国内第一张;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个难得的商机。

  2005年6月,蔡玉霞在精心选聘、培训了一批专业的护理人员后,省内第一家专门为失能老人开办的护理院开业了。当然,10多年来和她一直形影不离的婆婆,成了护理院的第一位入住者。而护理院的每一张病床,都是人们之前从未见过的智能型。

  凭借着智能护理床的独特效果,加之蔡玉霞多年来在照顾婆婆期间积累的经验,周边的一些人从观望到试探,从试探到确信,越来越多的子女将家中卧床的父母、亲人送到了蔡玉霞的护理院。相邻的获嘉,有人把老人送来了;距离近百公里的长垣,有人把老人送来了;甚至一位祖籍新乡、目前在美国的美籍华人,也把瘫痪的母亲送到了护理院。

  1位、3位、5位、10位、100位……凭借着良好的护理效果,蔡玉霞和她的老人护理院很快被人们认可。截至目前,蔡玉霞的护理院已经先后为600多名老人护理过,其中大部分原本病情不重的老人已经康复。

  采访中,谈及此事,蔡玉霞也连称意外:“最初辞职,完全是为了能全心全意照顾婆婆。而研制智能床的初衷,同样也只是想让常年躺在床上的婆婆更舒适。没想到,误打误撞,竟让我发现了商机。有人说,我脑子灵,发财致富了。无可否认,这几年来我的经济收入的确好了。但对我来说,其实赚钱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媳妇,我没让晚年失能的婆婆遭罪,并且在精心照顾婆婆的同时找到了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

  蔡玉霞告诉记者,如今婆婆尽管还没有恢复意识,但身体状况很好,“让婆婆以及更多和婆婆相同的老人安享晚年,这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智能护理床的成功发明,不仅让婆婆更加舒适,也使蔡玉霞的护理工作变得非常轻松。

男子欲复婚遭拒刀砍前妻和两女 仅小女生还阅读原文

从起诉书得知,邓思忠与被害人刘某离婚后,多次向刘某提出复婚,但遭拒绝,遂产生与刘某和两个女儿同归于尽的念头。案发当日,邓思忠拨打刘某电话,要求复婚,但再次遭到拒绝。于是,他带着半米长的砍刀去找刘某。检察官说,邓思忠砍倒妻子和两个女儿后,拿着刀割破左腕部动脉自杀未果。事发后,刘某和婷婷因抢救...... 全文↓来自:搜狐网  11小时前
昨日,长沙中院第一审判庭,邓思忠在庭上受审。


  本报长沙讯 9岁的小芬(化名)有这样一个愿望:“周末,妈妈和姐姐带着我去玩”。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这个简单的愿望再也实现不了了。更令小芬难以接受的是,造成这一变故的元凶,竟是自己的父亲——邓思忠。去年6月26日,因复婚遭拒,邓思忠将手中的刀挥向了自己的前妻和两个女儿,造成两人死亡,一人重伤。昨日,长沙中院开庭审理此案。

  昨日上午9时许,长沙中院第一审判庭,旁听席上坐满湖南大学学生。当邓思忠被带上法庭时,他扫视了一眼旁听席,高昂着头,站上了被告席。

  邓思忠,42岁,住星沙。“2010年6月26日,邓思忠持刀窜至灰埠小区刘某租住房,进门后邓思忠便用钉子将房门钉死,在刘某以及大女儿婷婷(化名)上前阻止时,邓思忠用携带的刀疯狂砍向刘某及婷婷、小芬的头部、肩部等处……”

  从起诉书得知,邓思忠与被害人刘某离婚后,多次向刘某提出复婚,但遭拒绝,遂产生与刘某和两个女儿同归于尽的念头。案发当日,邓思忠拨打刘某电话,要求复婚,但再次遭到拒绝。于是,他带着半米长的砍刀去找刘某。检察官说,邓思忠砍倒妻子和两个女儿后,拿着刀割破左腕部动脉自杀未果。

  事发后,刘某和婷婷因抢救无效死亡,小芬脱离生命危险,但是损伤程度构成重伤。“你爱她,为什么还要杀她?”检察官问。“这是家事,人都死了,家也没了,还问什么。”邓思忠回答说。

  检察官出示几项证据,证明邓思忠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邓思忠也表示没有异议,但对以这种方式结束妻子和女儿的生命,表示不后悔。

  “我想死。”邓思忠说,他愿意死后将全身器官捐献出来,希望能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经过两个小时的庭审,法官宣布休庭,由于案件重大,将择日宣判。

青年为逃票翻墙进游乐园 捅伤保安获刑3年阅读原文

昨天上午10点半,杜某被法警押进法庭。他个头不高,虽已成年,但脸上仍是稚气未脱。进入法庭后,他扭头向旁听席张望,但并没有看到他的家人。开庭前,杜某年过六旬的父亲从山东农村老家来到北京,和24岁的受害人张某协商赔偿一事。由于张某被扎伤的部位是胃部,经手术后已经恢复功能,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全文↓来自:腾讯网  11小时前


  
90后男子杜某


  晨报讯 “成长是很痛苦的事,总会遇到挫折,我会接受现实的……”昨天上午,听到自己因故意伤害罪被朝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的结果,90后男子杜某语气平静地对记者说。去年10月13日上午,杜某和三个伙伴翻墙跳进欢乐谷游玩被发现后,竟将追赶他的公园保安扎成重伤,为他的逃票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昨天上午10点半,杜某被法警押进法庭(左一)。他个头不高,虽已成年,但脸上仍是稚气未脱。进入法庭后,他扭头向旁听席张望,但并没有看到他的家人。开庭前,杜某年过六旬的父亲从山东农村老家来到北京,和24岁的受害人张某协商赔偿一事。由于张某被扎伤的部位是胃部,经手术后已经恢复功能,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最终他接受了4万元的赔偿并谅解了杜某。由于所带的钱几乎花光,老人只得返回老家。

  2010年10月13日上午9点,欢乐谷保安王某和几个同事在园里巡逻,发现杜某等四人在里面闲逛。由于尚未到开园时间,他们便要求这四人出示票根,但几个人都说扔了。保安认定这伙人是逃票入园的,于是就让他们一起到保安办公室去说清楚。其他三人都服从管理跟着保安往办公室走。杜某却趁人不备扭头就跑。王某追赶上杜某后,两人扭打起来。之后,另几个保安也随后赶到。在互相冲突中,王某的腹部被杜某持刀扎伤,经鉴定为重伤。杜某被当场抓获。

  “我只是走到一边去接了个电话,王某以为我要跑,就打了我一拳。他拿着刀想制服我,我在和他抢夺中,把他扎伤的。”法庭上,杜某始终坚持“刀不是自己随身携带,而是从王某手里夺过的”说法。而据王某称,杜某为了逃跑从口袋里掏出刀扎了他。和杜某一起去玩的伙伴也表示,前几天曾看见杜某带过那把刀。

  “跟你一起逃票的人都去补票了,你为什么非要跑,还扎伤了人,这样性质就变了,你知道吗?”对于法官的问话,杜某低下了头。“我太冲动了,如果有机会见到受害人,我会向他说对不起。我们是老乡,本来能做朋友的……”杜某说着,又向法官深深地鞠躬。

  ■庭后追访

  “成长是件痛苦的事”

  “我觉得门票太贵,又很想玩。我太贪玩了!”庭审后,杜某忏悔道。据介绍,高中毕业的杜某是燕郊一家超市的厂家推销员。杜某说,他以前去欢乐谷玩过两次,每次玩娱乐项目都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长队,所以当天就想早点到,免得再排队。“我们骑摩托车去的,不到8点就到了。等着实在无聊,我就提议翻墙进去,也是为了省160元的门票钱。”

  杜某说,他月薪加提成有4000元。其实,当天他的兜里带着1000多元。“我太年轻了,做事不考虑后果。不过,成长就是件痛苦的事,既然发生了,我会接受现实的。”杜某说,他想出狱后好好孝顺父亲。

重庆九旬翁40年研究电池回收 已耗资200万阅读原文

南岸区95岁的苏文峰老人花40余年时间,在自己筹办的实验室里进行3000余次试验后,终于研究出废旧蓄电池循环利用的新工艺,共耗资200余万元。目前,该技术已通过国家专利局初审,可证书却迟迟没有下来。看着老父亲急切地盼望着技术能得到肯定,他远在香港的女儿也专程赶回老家,欲帮老父完成心愿...... 全文↓来自:搜狐网  9小时前
昨日,南坪,40余年来一直坚持废旧蓄电池循环利用新工艺研究的苏文峰老人。


  本报讯 南岸区95岁的苏文峰老人花40余年时间,在自己筹办的实验室里进行3000余次试验后,终于研究出废旧蓄电池循环利用的新工艺,共耗资200余万元。目前,该技术已通过国家专利局初审,可证书却迟迟没有下来。看着老父亲急切地盼望着技术能得到肯定,他远在香港的女儿也专程赶回老家,欲帮老父完成心愿。昨日,苏文峰老人表示,希望重庆的专家、教授能对他的环保技术进行论证。

  49年前论文勾起研究兴趣

  苏文峰老人住在南坪泰正花园一套500平方米的商品房里,生活富足。上世纪30年代,苏文峰抗战时从河南来渝定居。解放后,苏文峰在渝中区一家蓄电池厂任职。从那时开始,苏文峰就与蓄电池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所谓的电池厂,其实就是把废旧的蓄电池回收来后,将其焚烧提取里面的铅和其他物质。由于工艺低下,非常污染环境。”苏文峰老人虽然已经95岁了,但思路依然清晰,显得十分干练。老人告诉记者,1962年,他看到了《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论文选集》里的一篇关于蓄电池的论文后,萌生了研究新式蓄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的想法,希望能依靠自己的研究成果减少污染,提高效率。

  春节不回家泡在实验室

  蓄电池的循环利用,就是围绕如何从废旧蓄电池中提取出可以再次使用的铅。

  苏文峰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一边用蓄电池做试验,一边买来大量书籍研究。光专业书籍,就堆了一大屋子。经过研究,父亲向厂领导提出,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提铅工艺,不过却被当时的厂领导拒绝了。父亲一气之下离开了工厂,并在1991年自己办了一家蓄电池厂。

  “这家工厂的大部分利润都被我投到了试验中。”苏文峰告诉记者,蓄电池提取铅的试验,小的可以在家里做,可大的只能在实验室里做。为此,他于2000年专门在南岸区七公里租下一栋厂房,买来试验设备,将其改造成了实验室。

  “自从有了实验室,父亲便天天泡在里面,就连睡觉也在实验室里。”说起父亲,已在香港定居并从事医师职业的小女儿苏苹有点抱怨。她告诉记者,父亲很少回家,就连被家人拖回家后,他也会在第二天早上又早早跑回实验室,甚至春节时,父亲也呆在实验室。直到去年,父亲才将实验室关闭。

  耗资200万搞研究家人不解

  苏文峰老人说,经过3000余次试验,他终于从这些废旧蓄电池里,提取到了高纯度的铅。

  “40多年里,父亲至少将200多万元的存款用在了这项研究上,近10来年时间是花钱最多的时候。”苏苹说,这些钱大多投在了设备、房租、原材料、废蓄电池的购买上,其中租厂房一年的租金就是16万元,而其中一个产自台湾、由4个不锈钢桶组成的反应设备,就高达近20万元。对于父亲的做法,她和哥哥、姐姐等6名家人全都不理解:父亲完全可以用这些钱去世界各地旅游并安度晚年,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不过,对于儿女们的不理解和抱怨,苏文峰只是一笑了之。

  苏文峰老人说,他将所研究的蓄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取名为“废铅蓄电池酸式湿法处理工艺”,如今该技术已经成熟,提炼纯度铅的效率可以达到97%。

  女儿回渝欲助父亲完成心望

  据了解,苏文峰曾专程去过北京,向当地蓄电池厂技术人员展示过该技术,在得到技术人员首肯后,苏文峰也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过发明专利。目前,他虽然已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初审的通知,可认证书却迟迟没有下来。眼看自己已近期颐之年,苏文峰很是着急。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40多年的研究成果,能得到社会认可并服务大众。

  专程从香港赶回重庆的苏苹昨日也希望重庆的专家、教授能对父亲研究的技术进行论证,以确定该技术的可行性,帮父亲完成夙愿。

农民唱歌走红网络 边种地边练歌20年阅读原文

这些天,陆续有城里的小汽车驶过坑洼的村路,在朱之文家门前小道停下。朱之文家在菏泽单县郭村镇朱楼村。村子很偏僻,如果从菏泽坐车,要倒几次车,几个小时才能到。就是这样,还陆续有人来。省市电视台的记者,还叫来几十个村民做“群众演员”,把朱之文家里里外外拍了好几遍。41岁,种了快30年地。朱之文出名了...... 全文↓来自:新浪网  9小时前
农民朱之文


  农民朱之文出名了。

  这些天,陆续有城里的小汽车驶过坑洼的村路,在朱之文家门前小道停下。

  朱之文家在菏泽单县郭村镇朱楼村。村子很偏僻,如果从菏泽坐车,要倒几次车,几个小时才能到。

  就是这样,还陆续有人来。省市电视台的记者,还叫来几十个村民做“群众演员”,把朱之文家里里外外拍了好几遍。

  41岁,种了快30年地。朱之文出名了,因为唱歌。

  几个月前,他去山东电视台参加了一档海选节目《我是大明星》,唱了几首歌。唱完,朱之文“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回家了。

  3月5日节目播出,他唱歌的视频也被传到网上。网友说他唱得好,“比旭日阳刚还给力”。

  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还有一些人,找到家里来。

  朱之文这才知道,自己火了。

  “有要包装我的,有要做广告的,有给我找工作的,有要采访的,有要我演出的,有要给我做经纪人的。”连着几天被骚扰,朱之文说,都不知道咋想好了。

  一唱成名

  朱之文起身跟导演说,我给你唱两句,行就行,不行我就回家了,晚了我就赶不上回去的车了

  朱之文出名还不到半个月。

  几个月前,他花了一百多元,给家里添置了台12英寸的彩色电视机,通了有线。

  山东综艺频道在播《我是大明星》,很多“平民选手”参加。

  朱之文看了几期,有点动心。跟媳妇李玉华说,想去。李玉华说,行,去吧。

  朱之文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去问邻居侯雪芬:“老嫂子,你看我行吗?”侯雪芬说:“兄弟,你唱得多好啊,保准儿行。要是没钱我给你出路费。”

  2月13日,下着雪,朱之文坐上大巴,奔着济宁海选去了。节目组在菏泽没设赛区。

  出门前,冷得慌,朱之文穿了件军大衣。

  大衣是三年前在河北廊坊打工时买的,花了70元,是他冬天里最好的衣服。

  到了海选现场,看见黑压压两三千人报名,朱之文心里没底,想回去了。

  他说,自己在村里唱歌还行,在县里不知道咋样,到省里就更不知道了,当时很担心“唱不好,让人笑话咋办”。

  跺着脚在门口转了好几圈。心疼路费。赶上春运,原本二十多元的车费,涨到45元。“这要是回去,来回90块钱,不是白瞎了?”

  他留下了。

  《我是大明星》济宁赛区海选导演李迎回忆,当时十几个选手一组,等着比赛。朱之文坐那里,不跟任何人说话。

  等了一个多小时,朱之文起身跟李迎说,我给你唱两句,行就行,不行我就回家了,晚了我就赶不上回去的车了。

  听他唱了两句,李迎让他提前上台比赛。

  上场前二十分钟,朱之文两腿直哆嗦,感觉快站不住了。

  上了舞台,穿着军大衣,戴了顶旧毛线帽子。朱之文握着话筒,面部僵硬。他挺着背,端着肩,双脚扎着丁字步,用单县口音普通话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摄像师李新胜回忆,他当时有些蒙,“转悠了一圈,都没反应过来是镜头里这大哥唱的。”

  海选现场一下子寂静了。李新胜给朱之文推了特写。朱之文身体僵硬,一双大手随着节奏比划。

  啪啪啪,有观众站起来喝彩,随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中途,评委突然掐掉音乐,听他清唱。有评委“刁难”,问他是不是专业歌手乔装成农民,要他把军大衣脱了。

  朱之文面露男色,说我这是穿最好的了,里面衣服挺难看的。领口发黑的白衬衣,是在集上买城里人的旧衣裳,一块钱一件。红毛衣是十年前妹妹给织的,袖口脱了好几圈针。

  脱了大衣后,朱之文拽了一下毛衣袖口,“我这衣服坏了。”

  唱完《滚滚长江东逝水》,他又唱了《驼铃》。现场依然是掌声四起。

  不过,朱之文还是心里没底。后来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表现,朱之文说,太紧张了,没发挥好。

  朱之文

  41岁,山东单县农民。

  在参加一档选秀节目后,身穿军大衣的农民朱之文“脱颖而出”。外表朴实,打扮土气,一开口,却是优美歌声。农民的朴素生活和对音乐美的追求碰撞在一起,有网友称被震撼了,并称朱之文为“大衣哥”。

  朱之文迅速蹿红网络,他唱歌的视频广为传播。

  这个一边种地一边打工的农民,生活也由此被改变。

  3月5日,这期节目播出。网友评价“技惊四座”,“如杨洪基原音重现”,并给他取名“大衣哥”。 还有网友称他是中国的“苏珊大叔”(苏格兰乡村大妈苏珊,在英国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中,一开口震撼全场,后红透英伦)。

  种地 打工 唱歌

  吃不饱饭的时候,朱之文给大家唱歌解闷,一起的工友笑他“没心没肺的”


  朱之文家里,有间六七平方米的练歌房。他说是几年前改造的。

  几年前他到北京打工时,一位老太太见他爱唱歌,送了他一架旧电子琴。他回家支起来,后来搞了练歌房。

  他其实不会弹琴,也就跟着键盘练练“哆来咪”。

  现在,电子琴成了摆设,早坏了。练歌房角落里散落着沾满泥浆的旧胶鞋,轮胎,半袋粮食。墙上,贴着练气韵的拼音字母表,挂着练口型的方形镜子,还有打工时带回的美女画。

  看着美女画,朱之文涨红了脸。他说墙掉灰,砖头都露出来了,不贴画儿不行,画是打工时候捡来的。地上铺着同是捡来的红地毯,朱之文说,找找舞台的感觉。

  堂兄朱之兴说,朱之文小学时候就唱歌唱得好。他记得,有次老师教唱革命歌曲,8岁的朱之文腾地站起来,嗓门洪亮,得到了老师表扬。

  朱之兴觉得,或许那是朱之文爱唱歌的源头。

  “弟兄三个就数他嗓子好,这是天生的。”哥哥朱之训嗓音略带沙哑。他说,弟弟从小爱唱,家里人没谁支持也没谁阻拦,“爱唱就唱吧”。

  朱之文没接受过专业训练。小学上了3年,他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朱之文辍学回了家,帮着种地,砍柴。

  他挨过饿。16岁那年,和村里人一起到北京打工。头几天,找不着工作。没钱买吃的,十多个人凑钱买一碗面条吃。轮到朱之文,只剩口汤。

  饿极了,大家掰柳树芽吃。闷了,朱之文给大家唱歌。朱之文说,当时大家一边听一边嘻嘻哈哈地笑,说他没心没肺的。

  20岁时,朱之文花15块钱,在开封旧货市场买了一个录音机,又花了一块五毛钱买了盘《中华大家唱卡拉ok》磁带。

  朱之文说,天天听,天天唱,守着盘磁带学了一两年,“光顾着模仿,也不知道方法对不对”。

  后来他在旧书摊上买了本《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朱之文搬来字典,查不认识的字,天天琢磨。

  有了这本书,朱之文开始每天练声。天蒙蒙亮就起床,到离家500米外的河堤上练声。

  练完,天亮了,回家吃饭,下地干活。雨雪天也去练,他觉得“天气越恶劣,越能打得开嗓子。”

  朱之文说,他这样坚持了20年。外出打工的时候,也唱,唱歌还能解闷。

  穷家“老小孩”

  堂嫂杨玉玲问,要是“搞好了”,会不会不认识大家?朱之文拍着胸脯说:不会那样做

  李玉华认识朱之文的时候,就知道他爱唱歌。唱成什么水平,她不知道,反正喜欢听他唱。

  她说朱之文干农活时候也唱。拉着车,锄着地,坐在田埂上,走在路上,扯着嗓子就唱。

  干活时候碰到邻居,要是有人说“来,给我们唱一首”,朱之文放下农具,比划着手势就开唱。堂嫂杨玉玲说,听的人越多,朱之文越来劲。

  邻居侯雪芬说,朱之文每天天一亮就开唱,她家都不用定闹钟了。每到农闲时候,朱之文外出打工了,“没他唱歌还真不习惯”。

  村里人说朱之文像个老小孩儿。一把年纪了,遇到高兴事儿,蹬着墙,抱着树,跐溜就上去了。

  朱之文最喜欢的小说人物是《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他说周伯通从来不烦恼。他喜欢动物,“俺家的小动物都是自然死亡,没被杀吃的。”

  在朱楼村,很多人家都是红瓦的新砖房。朱之文家,还有间老土房没翻新。大白天也透不进光,黑黢黢的。

  朱家除了那台12英寸的电视机,还有台老式双卡录音机,放在辨不清颜色的桌子上。

  “俺家最次、最穷,但没谁瞧不起。”李玉华说,赶上过年过节,叔伯大婶都送点羊汤羊肉,“他从小苦,大伙儿都同情他。”

  去年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每天都吃自家的菜和粮食,不花钱,一块钱撑了15天。孩子们嚷嚷着要吃糖块,朱之文哄他们“不能吃,吃了牙疼”。

  朱之文说,家里穷,但李玉华从来没说过他。去年他牙坏了,疼得浑身发抖。家里没钱,李玉华要卖粮食,朱之文不舍得,说忍忍就好了。

  夜里他疼得受不了,起来用凉水冰牙。第二天,李玉华把长辫子剪了,卖头发卖了200元,给朱之文买中药。

  出名了,村里人觉得,朱之文该“翻身”了。

  堂嫂杨玉玲说,前几天在路上遇见朱之文,她问,要是搞好了(出名了)会不会不认识大家?朱之文拍着胸脯说:“不会那样做,搞好了我还是以前的朱之文。”顿了顿又说:“我怎么也不会忘本,怎么也不会扔了玉华。”

  出名的烦恼

  朱之文“逃”了,夹着军大衣找地方清静去了。出名了,他觉得“晕乎乎”,累得慌


  一回家就有人找,各地来的都有。这些天,电话费就花了七八十块钱,朱之文挺心疼的。

  出名了。朱之文觉得“有些晕乎乎的”。

  3月10日一早,他“逃了”。

  这天上午,迎着晃眼的日头,村西头的王美子蹿着小碎步,跑了一里半地来,看“三大嘴”火成啥样了。

  “三大嘴”是朱之文的外号。他爱唱歌,嗓门高,嘴巴大,村里人称他“三大嘴”。

  王美子没见着人,朱之文躲出去了。找他的人太多,他找地方“清静”去了。

  “在外地打工的朋友都打电话回来,说在网上看到‘三大嘴’出名了。他咋出名的呀?没文化,能唱出个啥?”王美子叨咕着,想不通。

  “可别再喊外号了。”一位大婶给王美子使眼色。朱楼村的一些乡亲,倚在墙脚根晒太阳。李玉华就夹在人群里。她搓着手,不说话。

  邻居侯雪芬说,听朱之文唱歌二十多年,她觉得朱之文唱得好,“早晚能成功”。

  李玉华不表达意见,不太说话。这些天,不断有人找朱之文,还有不断的电话。她也跟着没睡好觉。

  她说,不知道朱之文出名是好还是坏,“咱就是农民,没想过他能出啥名”。堂嫂杨玉玲说,朱之文又不会不要你。李玉华听着,蹲在墙根小土坡上,捻着红色棉衣的对襟,低着头,抿着嘴笑。

  《我是大明星》节目的制片人丁坤年介绍,朱之文海选晋级后,参加了月度半决赛,已破格晋级年度总决赛。

  3月9日,朱之文答应电视台的人,第二天去济南录节目。第二天一早,他又反悔了,“逃”了。

  他说,想找个地方去坐坐,清静清静。他要琢磨琢磨那些打电话要当他经纪人的,到底是要干啥。他说累得慌,还是想过原来的日子。

  这天出门前,他把军大衣用塑料袋裹住,夹在腋下。他说不能穿在身上,万一被认出是“大衣哥”。他想了想,又掏出手机,关了,“等夜里没人了,我就回家”。

  ■ 对话

  “早知道会出名,就不去了”

  “觉得自己具备实力了”


  新京报:你唱歌的时候,什么感觉?

  朱之文:挺放松的,挺舒服的。什么烦恼都忘了。

  新京报:练歌坚持了20年,有觉得苦的时候吗?

  朱之文:我习惯了,不觉得苦。

  新京报:现在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

  朱之文:这两天才觉得自己具备实力了。

  新京报:为什么现在才觉得?以前参加过比赛吗?

  朱之文:参加过。在河南商丘参加广播电台首届卡拉ok大赛得了第二名。在河南的沁阳参加腊梅节唱歌比赛,拿了第一名。但这次是省里的,上电视了。

  新京报:你好像比较喜欢唱革命歌曲?

  朱之文:是的。爱情歌曲,什么恨死了,爱死了,我觉得没啥意义。

  “现在我就不想演了”

  新京报:这种变化适应吗?

  朱之文:不适应。夜里从来没睡好过。晚上总有人给我打电话,非得要做我经纪人。经纪人是干啥的,我都不知道。

  新京报:给你开价了吗?演出一场给你多少钱?

  朱之文:都是问我要多少钱。

  新京报:你怎么说?

  朱之文:我不要钱,拿钱买我我也不干。

  新京报:那你想做什么?

  朱之文:我就想在家练练歌,下地种菜,喂鸡喂羊,和乡亲们开开玩笑,挺好。突然这个攻击力,我接受不了。还是以前的生活好。

  新京报:为什么好?

  朱之文:想干点啥就干点啥。有时候我看见电视里那些歌星都不自由了。我现在就和通缉犯一样。真的怕了。

  新京报:所以你要躲起来?

  朱之文:我这两天嗓子也哑了,练歌也没办法练了。我就想去河边,拿着大衣,一坐,谁也不联系。说实话,我是真害怕了。

  新京报:怕自己出名?

  朱之文:我不愿出名。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去了。我比赛就是想试试。不知道自己唱到哪一步了,到县级还是镇级的。现在我就不想演了。

  新京报:不想拿第一?

  朱之文:要是进入比赛,我就想着别人能赢我,我不想赢别人。我就是把实力证明了,不要拿奖。第一名只有一个,我害怕自己拿了奖,叫人家伤心。

  新京报:有没有人教你,出了名后该怎么说话?

  朱之文:没有。我这个人,你教我我说不上来,你不教,我有啥说啥。

  “还按老百姓这样过”

  新京报:出名了,如果有钱了,有没想过改善生活,盖个新房什么的?

  朱之文:不不不,没想过。我家里房子下雨天也不漏雨,行了。人家亲戚朋友不要的衣服都给我孩子穿,够了。

  新京报:那要是有钱了想做什么?

  朱之文:我从小长这么大。看老板拿百元大钞,一拿就几万几十万,我看都不看。那钱不是我的。就是亿万富翁,你人没了,不是什么都带不去。

  真有钱,我想给村里修修路,大家说你心眼好,这听着舒服呢。

  新京报:还是想着要过以前的生活?

  朱之文:有钱没钱,咱还按老百姓这样过。孩子、老婆和和睦睦,比有钱还开心呢。


北京6名大学生保姆拍出4万年薪阅读原文

昨天,10名大学生保姆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拿手才艺。凭借这些才艺,6名大学生保姆最终“名花有主”,其中包括一名男保姆。英语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刘宇玲被雇主顺利以4万元拍得,雇主杨先生称,之所以选择刘宇玲,就是看中了她的英语专长,“我家有一儿一女,一个9岁,一个10岁,我希望她能带动我的孩子们学好英语。”...... 全文↓来自:网易  10小时前


  备受关注的大学生保姆拍卖昨天在北京举行。6名保姆以年薪4万元至4.15万元的价格竞拍成功,另有4名大学生保姆流拍。

  现场切菜、插花、晒英语、弹吉他……昨天,10名大学生保姆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拿手才艺。凭借这些才艺,6名大学生保姆最终“名花有主”,其中包括一名男保姆。英语专业毕业的女大学生刘宇玲被雇主顺利以4万元拍得,雇主杨先生称,之所以选择刘宇玲,就是看中了她的英语专长,“我家有一儿一女,一个9岁,一个10岁,我希望她能带动我的孩子们学好英语。”杨先生称,他此次来对于价格的预期是最高年薪6万元,“如果超过这个数就不会拍了。”此外,他最担心大学生保姆干不长。

  拍卖会上,被称为“富二代教父”的叶志刚也以半年38万的高薪被竞得。竞拍者表示自己是一名律师,此次竞拍是受一位公司老板委托,为其上初三的孩子请老师,对于更详细的情况,他拒绝透露。记者注意到,多数竞拍人很低调,都试图躲过记者的镜头。此外,“西单女孩”所拍得款项全部捐出。

男子抑郁成精神病 父亲用铁链将儿锁家11年阅读原文

刘长江夫妻俩是铜川市印台区高楼河乡西沟村村民,除了儿子刘市民外还育有两个女儿。1999年,当时14岁的刘市民由于长期抑郁患上了精神病。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长江夫妻俩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儿子的病情最终在西安的一家精神病院治疗时得到了控制,并且有了明显的好转。就在儿子的病即将治好时...... 全文↓来自:搜狐网  10小时前
刘市民被铁链锁了11年。


  本报铜川讯 16日上午,随着“咔嚓”一声轻响,锁在刘市民身上11年的铁链被打开了。这个被铁链在家锁了11年的患有精神病的男子,在印台区民警的积极联系和帮助下,进入到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刘长江夫妻俩是铜川市印台区高楼河乡西沟村村民,除了儿子刘市民外还育有两个女儿。1999年,当时14岁的刘市民由于长期抑郁患上了精神病。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长江夫妻俩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儿子的病情最终在西安的一家精神病院治疗时得到了控制,并且有了明显的好转。就在儿子的病即将治好时,刘长江夫妻俩却由于再也凑不出钱而不得不选择带着儿子出院。尽管当时大夫一再劝说称孩子不能出院,出院之后再想治好很困难,但由于家中实在贫困,一个女儿还在念大学,他们实在拿不出钱来为儿子继续治疗了。

  回到家后,失去了治疗的刘市民病情很快就开始加重,刘长江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时常在家中胡闹。有时候儿子会砸自家东西,有时候甚至半夜睡起来会上到邻居家的房顶去揭瓦,将瓦房顶踩坏,有时候儿子会在村里追打村民,甚至向家人动手,搅得全家乃至全村都不得安宁。无奈之下,刘长江只好下狠心,用铁链将儿子锁在一间小房子里,这一锁就是11年时间。

  今年2月份,铜川市公安局印台分局200多名民警深入到辖区内72000余户居民家中进行走访,东坡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刘长江家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所里和局里进行了汇报。印台分局局长任新旺及政委常喜生得知此事后积极联系市、区、乡三级残联,在他们的协调下,最终王家河精神病医院决定收纳刘市民,住院治疗期间所需费用均由政府承担。

  16日上午,锁在刘市民身上长达11年的铁链终于打开了,他随后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看到儿子能免费得到治疗,刘长江激动不已。他很感谢民警积极帮着联系医院,也很感谢医院能对他的儿子进行治疗。“11年来,我们为了不让儿子惹事,只得将他锁着,实在是无奈之举,也让我们觉得心里特别愧疚。现在,这把心锁终于打开了。”

孩子赌博欠下高利贷 家长发帖向社会求救阅读原文

网友“哭泣的家长2011”在网帖中称,他的女儿目前正在文昌市某中学就读初三,曾是一名乖孩子,可自从被高利贷黑手“抓住”之后,沉迷赌博不能自拔。那些幕后的放贷者利用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的弱点,通过怂恿赌博的方式给学生们“下套”放贷,然后再威胁学生家长还钱。“孩子的欠条中,有借1600元,还5000元的...... 全文↓来自:腾讯网  1天前
学校给学生办了出入证


  
文昌中学周边有很多卖“私彩”的摊点


  海南部分学生沉迷网上赌球 成为高利贷下套目标

  日前,天涯社区一篇题为《文昌校园高利贷聚焦:救救无知失足的孩子吧!》引起网友关注。网帖以一位学生家长的口吻称,他的女儿被沉重的高利贷所拖累,带来了终生难忘的伤害,也给自己的家庭留下了严重创伤。网帖牵出的“校园高利贷”现象引爆网络舆论。那么,网帖反映情况是否属实?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核实。

  高利贷黑手伸向海南校园

  网友“哭泣的家长2011”在网帖中称,他的女儿目前正在文昌市某中学就读初三,曾是一名乖孩子,可自从被高利贷黑手“抓住”之后,沉迷赌博不能自拔。那些幕后的放贷者利用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的弱点,通过怂恿赌博的方式给学生们“下套”放贷,然后再威胁学生家长还钱。“孩子的欠条中,有借1600元,还5000元的;有借800元,还1000元的……有借2400元,还6000元的等等,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网帖发出来后,校园治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被网友热议。网友“绿岛小雨”说,这种事情发生在学生身上,让人痛心、让人着急、让人愤怒。职能部门应该尽快斩断这只伸进校园的“黑手”,给孩子营建一个安宁健康的学习环境。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所被网友议论的学校是海南文昌中学。文昌中学政教室主任陈奕海向记者证实,这位网友在网上反映的情况属实。陈奕海说,学校一直关注学生借高利贷现象,2008年就对这一现象进行过调查,当时学校约有20多名学生借了高利贷,大多是高中生。校园高利贷的放贷模式大致是: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充当幕后老板,在学校周边找中间人牵线,这些中间人瞄准贪玩的学生,怂恿其参与网络赌球,赌输了就借高利贷,最后幕后“老板”威胁家长还钱。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不法人员通常以‘借条’方式向学生发放高利贷,也不标注借款的具体利息,而是将本金加高额利息的总额作为借款数直接写在借条上。”陈奕海说,校园高利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后果十分严重。

  学生沉迷网络赌球

  陈奕海说,校园高利贷的出现主要是校园内和周边流行网络赌球,很多学生在一些社会青年的诱导下参涉其中。

  据陈奕海介绍,文昌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里一直有一个校中村,村里大约有8户人家,他们长期在校内开展商业经营,一直有开设赌球窝点的嫌疑。学校虽然禁止学生进校中村,但是往往屡禁不止。

  另外,学校周边有很多商店,这些商店有网吧、球吧等娱乐项目。“最多的时候学校周边有10多家赌球点。”陈奕海说。

  在“哭泣的家长2011”的网帖中写道:“走进文昌某中学,校园内的几个小卖部里,几个学生正坐在电脑前赌球。”这个学校的一些教师认为,这些赌球窝点破坏了校园环境,影响学风,学生沉迷赌球,成了高利贷下套的目标。

  有关人士介绍说,校中村的治理多年难以解决,主要涉及复杂的拆迁等问题,仅学校甚至教育部门的力量难以切除这个校园“毒瘤”。

  校园高利贷为何屡禁不绝

  文昌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副所长杨保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安机关每年都对校园周边秩序进行整治,但校园赌球一直没有杜绝,治理过后又出现反弹。“一般来说,这些高利贷的金额都是几百元,由于数额小,公安机关立案难、检察院也难受理,所以总是屡禁不止。”

  陈奕海说:“由于借高利贷都是个体私下进行,如果学生不揭发,学校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

  文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孙人策说,这篇网帖曝出的校园高利贷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向全市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发出通知,要求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从内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今后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

  要求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子女日常生活和表现的监管;学校加强教育管理,尤其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商店加强巡逻、管理,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加强同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做到多管齐下。

  孙人策表示说,校园治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多方联手坚持打击。

  杨保说:“只要有足够的线索和信息,公安机关决不放走一名不法分子。”杨保表示,校园高利贷现象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家庭、学校、社会和公安机关都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加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从源头上打击不法分子,维护校园安宁。

郑州母亲土方法种菜养猪 称人买菜看外表销量低阅读原文

这阵子,姚卫华正在组织大家预订有机蔬菜,她是位全职太太,社会身份是“守护家园绿色生活消费联盟”的发起人。郑州黄河滩上的大草帽有机农场,是他们的蔬菜基地,在签订的协议书上,农场承诺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尝过这里的胡萝卜,你会发现特别甜。”姚卫华说,她们还预订过这里的面粉...... 全文↓来自:搜狐网  7小时前


  
郑州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吃得健康,发起“守护家园绿色生活消费联盟”

  微博提示:郑州一位母亲,在去年8月份,就在倡导一种绿色消费,希望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直接影响生产方式。

  但就连跟她有相同理念的供应商,也在给她泼冷水。

  一方面是对放心食品的渴盼,一方面又是应者不多的尴尬,症结,究竟在哪?

  初衷

  让自己的孩子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这阵子,姚卫华正在组织大家预订有机蔬菜,她是位全职太太,社会身份是“守护家园绿色生活消费联盟”的发起人。

  郑州黄河滩上的大草帽有机农场,是他们的蔬菜基地,在签订的协议书上,农场承诺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尝过这里的胡萝卜,你会发现特别甜。”姚卫华说,她们还预订过这里的面粉,一家幼儿园用它蒸馒头后,发现小朋友的饭量都大增。

  此外,他们还团购过有机稻米、莲藕、猪肉。

  “一个养殖场老板曾经跟我们一起团购猪肉,他一看到肉,就说这猪的出栏时间肯定超过10个月。”姚卫华说,据这位养了十几年猪的专业人士介绍,吃粮食的猪长成后,瘦肉里会夹杂白丝丝。

  “守护家园绿色生活消费联盟”成立于去年8月份,姚卫华参加一个教育培训会时,和很多妈妈聊起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自己的宝宝吃得放心,十几位妈妈决定一起行动起来。

  目标

  给农民合理的价格,生产放心产品


  姚卫华一直在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在她看来,最根本的是要改变生产者的观念。

  “生产毕竟是被消费引导的。”姚卫华认为,就是希望消费者能更加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不靠施化肥、不靠饲料,种植和养殖能更挣钱,那谁会再冒违法的风险往吃的东西掺"毒"呢?”姚卫华说,他们就是希望给农民一个合理的价格,让他们得到实惠,然后生产出放心的产品。

  “预订蔬菜,除了一下要交半年的预订款外,购买期内还必须去农场义务劳动一次,而且必须和生产者一起承担风险。”姚卫华说,比如,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供货可以顺延。这样生产者会更尽心地投入。

  “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团体了解这个模式,然后复制,影响更多的人。”这是姚卫华的希望,目前,参加他们活动人,有近百人。

  探路

  有机耕作,不施化肥完全可以实现


  姚卫华团购的猪肉来自兰考南马庄,2004年,这里成立了我省第一个“生态农产品合作社”。

  据村支书兼合作社社长张延宾介绍,他们村的有机农产品,包括猪、鸡、稻子、莲藕等。比如水稻,种植秉承的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农耕经验,手工插秧、除草、捉虫、收割等,然后以猪、鸡粪便为肥料,以喷洒辣椒水、大蒜水、花椒叶水、生石灰水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人家都是一打农药就行,他们则要俯下身子捉虫。

  而猪、鸡则散养在各个农户家中,吃粮食、野菜,杜绝饲料,为了让猪有个好心情,还不时给它们挠挠痒,出栏期一般在一年左右,被称作“快乐猪”、“快乐鸡”。

  “每个农户都必须经过培训,按统一的模式种植、养殖。”张延宾说,然后合作社统一收购,包装后大部分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

  吃得放心是一方面,他们更关注的是土壤的健康。姚卫华说,他们希望通过有机耕作,让土壤休养生息,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张延宾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发现不用化肥完全可以。虫子喜欢吃汁多叶亮的菜,上过化肥的菜就是这样,而上农家肥的菜,叶子都比较干涩,水分少,招虫子少。而且虫子的寿命大都比较短,有时刚形成虫害,也到命终的时候了。

  北京曾经有个环保组织来南马庄暗访,临走时说,别的村都是大车小车拉化肥,你们是大车小车拉猪粪。

  尴尬

  发展七年几乎没有追随者


  南马庄已经成了一个样本,在全国闻名。“国家级、省级领导经常来视察,市、县领导来我们村更像串门。”张延宾说。

  但发展七年来,南马庄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并没有太大变化,也几乎没有追随者跟进。

  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兰考挂职副县长的何慧丽跑郑州、走北京,到处推销南马庄的无公害大米,当时被称为“大学教授卖大米”事件,引来全国关注。“我们经过七年的努力,最大的成果就是为品牌积累了信誉度,后来者则很难达成这样的影响。”张延宾说,这几年也一直在考察外地的先进经验,“但大部分都是专家的试验田,集合一个村子的力量,目前我还没看到”。

  人们习惯买肉、菜看外表

  至于姚卫华的理想,张延宾认为不好实现。

  “她已经那么努力了,但带来的消费者并不多。”张延宾说,北京还有家公司专门代理我们的有机稻米,反响很好、名气很大,但是销量一般。如今来村里订东西的,大都是回头客。

  为什么?张延宾认为这个认同的过程太漫长。很多客户反映,你们的猪太肥了。“这是个矛盾,如果养品种猪,瘦肉率是高,但容易生病,生病就要用药。而养适应本地环境的土猪,就是太肥。”张延宾说,更多的人还是习惯买肉、菜看外表。

  价格偏高成了拦路虎

  有机耕作大米8元/斤,有机莲藕5元/斤,“快乐猪”每斤合到20元/斤,而团购的蔬菜,不管品种,平均每斤6.5元。

  郑州市民郑女士非常赞同姚卫华的模式,但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她,仍觉得这些有机食物有点贵,“偶尔尝尝还行”。

  大草帽有机农场负责人郭亮和姚卫华同属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成员,他一直在做有机种植的试验。但昨日他说,给联盟供菜一直是赔本在做,“我不可能一直赔钱做下去”,试验结束后,他会核算出价格,如果他们接受不了,合作只能停止。

  而一直为联盟忙碌的姚卫华也很疲惫,自己一直在寻找更便宜的生产基地,为了方便联盟成员取菜,她还自己出钱租了个配送点。

  方向

  政府加强监管才是主流


  虽然连续被泼冷水,但姚卫华并不气馁,她希望可以做到像台湾主妇联盟一样,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改善生活品质和提升环境状况。

  姚卫华说,改变消费习惯需要巨大的影响力,但她承认,联盟的力量不可能取代主流,而这个主流就是政府的监管职责。

  她呼吁,希望农业专家能给他们更多的指导,检测机构也能有所支持,可以约束农户。

  而张延宾说,希望政府能给予生态种植、养殖更大的扶持。

  郭亮还在赔钱做他的试验,他的周边,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生态农场。

四川男子劫持女记者 只因电视台不帮忙找女友阅读原文

该男子随后便拖着小叶进入了编辑楼,乘坐电梯上了三楼,并走进三楼的第一间大办公室。随后赶来的电视台领导和员工们纷纷对他进行劝说,而该男子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开始号啕大哭。电视台某领导看到该男子情绪失控就乘机劝说,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随后便安排了一台摄像机架在了前面,男子这才将小叶放下...... 全文↓来自:腾讯网  6小时前

  事发常州,人质安全获救,该男子已被警方控制

  昨天下午5点20分左右,一名四川男子在常州电视台门口持刀劫持一名女记者后,闯进电视台编辑部大楼三楼。在众人的劝说下,男子最终放下了尖刀。据悉,该男子在电视台门口徘徊许久,希望能通过报道帮他寻找女友,但没有成功,所以才一时冲动劫持女记者。

  女记者突然被劫持

  记者了解到,当天下午5点20分左右,常州电视台都市新闻坊栏目的三名女记者到对面超市买零食,其中被劫持的女记者小叶(化名)走在前面,当她们跨出大门那一刻,劫持发生了。

  小敏(化名)告诉记者,当时她们有说有笑地跨出电视台大门,突然一名小个子男子朝她们冲过来,扑向了最前面的小叶,男子用左臂卡住小叶的脖子,右手拿着一把二三十厘米长的尖刀,面无表情,看上去非常凶。

  电视台的保安、员工赶紧上前劝说,不过这名男子反而把胳膊卡得更紧,小叶吓得不敢挣扎,众人此时也不敢贸然靠近。

  一名当时也准备出门的女记者告诉记者,该男子一身黑衣,黑色的休闲外套,黑色裤子,白色运动鞋,三十岁左右,个子一米六左右。“听说,已经在电视台门口等了快一天了。”

  众人机智劝下行凶男

  该男子随后便拖着小叶进入了编辑楼,乘坐电梯上了三楼,并走进三楼的第一间大办公室。随后赶来的电视台领导和员工们纷纷对他进行劝说,而该男子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开始号啕大哭。电视台某领导看到该男子情绪失控就乘机劝说,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随后便安排了一台摄像机架在了前面,男子这才将小叶放下。电视台某部门主任便上前拍着男子肩膀说,把刀放下来吧,慢慢说。该男子紧绷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将刀放在了桌子上。

  据在场的一位记者介绍,当时该男子还主动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但因为情况实在太紧急了,大家也没仔细看,只知道是四川人。

  据一直在现场的小敏介绍,“他断断续续地说自己也是万不得已,为了寻找女朋友才做出这种举动。”因为他一直哭,说起话来也含糊不清,当时也没听懂他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但应该是与女朋友有关的。据透露,该男子似乎想通过电视台报道寻找弃他而去的女朋友,但好像并没得到回应。

  记者了解到,辖区的派出所很快赶到了现场,该男子见到警察后情绪再次失控,不过很快被制服。随后,被劫持的小叶和该男子一起被带到派出所。目前,案情正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