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和蛐蛐的区别在哪:谣言为何难以止于智者-中国青年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0:16:55

谣言为何难以止于智者

本报记者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18日   07 版)

    3月17日,在烟台食盐包装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有序地为经销商配送食用盐。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今天你买盐了?”3月17日,一场食盐抢购潮让许多中国人的问候语变成了这句话。

    多位专家学者都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抢盐潮发展之迅速让他们惊讶不已,甚至没来得及观察这场风波产生的路径,就已经发展到了目前的状态。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周裕琼一直致力于研究流言和谣言,她认为,抢盐潮的发生,源于3个纠合到一起的小流言。

    这3个小流言,一是核辐射会影响到中国,二是吃盐能防止核辐射,三是日本的核辐射会污染海水,从而污染到食盐。“这三方面信息整合到一起,造成了民众的恐慌。”

    恐慌正是造成抢购行为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樊春雷研究了2003年非典时期一些地区对醋、板蓝根等物品的抢购潮,发现几次抢购风潮的共同之处是在恐慌心理下出现的群发性行为,且每次抢购都伴随着各种传言。

    樊春雷说,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传言,并且发生抢购行为?原因就在于“总要做点什么的心理的影响”。在一种恐慌心理下,即使有再多的人说什么也不用做,但总会认为“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因此,一旦有抢购风潮,从众心理立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形成非理性冲动。

    樊春雷说,这几天,日本的核危机事件在持续发酵,人们从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事态在恶化。根据社会心理的发展来看,当对危机事件未取得科学定论时,人际交流倾向于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危机进行加工和放大,从而加重危机情景的恐慌气氛。而当预期结果很糟时,总得做点什么的心态会促使人们选择突击购物,“这实际上是一种谨慎决策,不求收益最大,但求遗憾最小”。

    周裕琼说,据她的观察,抢购潮的突然爆发,也有“第三方效应”因素在里面:有些人认识到抢盐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但盐是生活必需品,如果盐卖光了,家里需要用盐怎么办,所以都去买盐,且盐的保质期长,囤积久了都没关系,这样一来,也加大了抢购人群的规模,使抢盐潮更加惊人。

    她认为,“第三方效应”也是这次抢盐潮跟非典时期抢购醋、板蓝根等最大的区别,非典时期的抢购,有一定的理性因素在内,但这一次,许多人是被卖光的担心裹挟着抢购的。

    她同时认为,抢盐潮也是本地社会心理的折射,比如极少数人对2012末世预言的恐慌等。同时,抢盐潮率先发生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也是因为这些地区临近海洋,使大家产生对海盐被污染的担心,而且,浙江、广东都有核电站。如此一来,现实的担心与谣言一结合,抢盐潮的发生具有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

    樊春雷认为,这事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许多人宁可相信传言,也不相信专家。由此说明社会信任度比较差,这也是谣言容易传播的现实基础。周裕琼也认为,政府及专家公信力的缺失,是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一些专家不说,一些专家乱说,导致事件的发展要么缺乏专业意见,要么与专家预测的背道而驰,这使得谣言和不实传闻难以止于智者。

    对于应对措施,周裕琼和樊春雷都认为首先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发布信息,稳定市场,消除恐慌情绪。同时,各专业部门专业发布各自掌握的信息,从而使具有公信力的信息迅速传播,也将有利于缓解社会情绪压力。

    樊春雷说,国务院要求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就是很正确的做法,能有效减少社会情绪压力。此外,中国盐业总公司强调食盐供应充足,海盐只占小部分等信息,也有利于及时阻止恐慌情绪的蔓延。“恐慌性抢购反映了我国这个人情社会对公众自我意识的深层影响。政府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口传信息对公众行为的影响,注意对口传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时,政府的公开和透明有助于规避类似抢购现象的群发性行为。”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相关文章:

    北京:一包食盐小贩要价20元

    上海:明早将正常供应

    河北:24小时内冰火两重天

    重庆:存货够用1个月

    湖北:“盐情”的人际传播

    河南:发信安抚市民

    食盐80%以上是井盐

    专家:含碘盐不具抗辐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