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一生全文阅读:2010年江苏省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 高考频道 - 代 写 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07:22
 

 

附答案:
1.A(B项"血"都读"Xuè";C项"蔓"都读"Wàn";D项"婢"、"裨"都读"bì")
2.B(A句多主语;C句搭配不当;D句不合逻辑)
3.(1)要注意积累材料(2分)  (2)积累要长期坚持(1分)  (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1分)  (4)要多积、广积材料(1分)
4.(1)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普遍应用,固然可以使昙花的开花时间延长,但都离不开植物学家和园艺师的共同努力。  (2)诚然,植物学家和园艺师共同努力使昙花的开花时间得以延长,但更重要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的普遍应用。
5.D(自负:自己怀有)
6.B
7.C("心灰意冷"不对)
8.(1)朱彝尊正好有这种主张,得到黄宗羲的书信以后拿给大家看,便删去《明史》中的《道学传》。
(2)虽然朝廷征召都以死拒绝,可是公卿称赞,天子动容,他们的著作容易在世上流传。
9.(1)从视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衬托:远近分明,动静结合。
(2)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
10.(1)审问之   笃行之    (2)蟪蛄不知春秋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5)衣冠简朴古风存   (6)怜子如何不丈夫
11.B.(文章将马克思的名言与"9o11"事件联系起来,旨在表明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准确性、预见性)
12.(1)欧洲学术界结束冷战思维,能客观地看待马克思。
(2)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欧洲劳工阶层。
(3)欧洲学术界发现了马克思的多方面的魅力。
(4)马克思的重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得以显示。(答对二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对四点得6分)
13.(1)为什么是奇迹: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马克思在欧洲却受到重新认识和热烈追捧(2分)(如果用第一段原文回答,可得2分)
(2)为什么说是进步:①无论是民间还是学术界,都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影响走了出来,能客观地对待马克思了。(2分)  ②还原了马克思的真面目。(2分)
14.分别从南北方的名胜、民居、山河、人物典故传说、诗词名句、戏剧等方面进行比较(4分);突出了南方的的秀丽(柔美)、北方雄健(粗犷)的特点。(2分)
15.这样写,一是与首段的"雨"、"雪"相衔接,只有景和物才能承接"落雨""落雪",行文丝丝入扣(2分);二是具体点明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景和物,引发我们联想起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典故传说,使文章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含蓄,更具文学色彩。(3分)
16.作者这样写,强调南北关系密切、互补和谐;(2分)呼应了上文"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2分)为第⑥段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点明"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作了铺垫。(2分)
17.文章末尾运用比喻,(1分)以黄河长江比喻祖国大地南北儿女,以同归大海比喻中华民族的融合,(2分)形象生动,含意隽永,(1分)表达了华夏儿女对团结和谐的追求。(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是明朝御史黄尊素的长子。黄尊素因为弹劾太监魏忠贤死在诏狱里。明思宗即位后,黄宗羲赴京师为父亲申冤。抵达时太监魏忠贤已被分尸处死,便写了奏疏请求皇帝处死曹钦程、李实。正逢朝廷审问许显纯、崔应元,黄宗羲和他们对簿公堂,拿出衣袖中所藏的铁锥子刺许显纯,刺得遍体流血。当时曹钦程已经牵连到魏忠贤的逆案中,李实上疏申辨原先的奏疏并非出自己手,暗地里送给黄宗羲三千两银子请求他不要出面对质,黄宗羲立即把这件事奏报朝廷,在和李实对簿公堂时又用铁锥子刺他。官司了结以后,他和受害各家的子弟到狱门前设祭台对亲人祭奠,痛哭声传到皇宫里。明思宗听到以后,叹息说:"忠臣孤子,朕的心中很可怜他们。"明朝灭亡后,清廷下诏征求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他上路就任,推辞两次才得以避免。过了不久,叶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聘请他,又被推辞。皇上说:"可以召他到北京来,朕不交给他任务,如果他要回去,当即派遣官员送他回去。"黄宗羲虽然不肯来,而史局凡有重要的问题,一定向他征求意见,请黄宗羲审订改正而后定稿。曾经说到《宋史》另外列有《道学传》,是元朝者的鄙陋所致,《明史》不应该按照《宋史》的旧例这样做。朱彝尊正好有这种主张,得到黄宗羲的书信以后拿给大家看,便删去《明史》中的《道学传》。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张献忠攻陷衡州,王夫之避居南岳,张献忠抓住他父亲作为人质。王夫之自己举刀遍刺肢体,被人抬去交换父亲。对方见他伤重,放了他,和父亲一起回家。明王驻扎桂林,任命他担任行人一职。当时国势危急,大臣们仍然水火不容。夫之多次弹劾王化澄,化澄想杀他。明朝灭亡,更加收敛锋芒,隐蔽行迹。回到衡阳石船山,学者称他船山先生。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有人让王夫之上劝进表,王夫之说:"亡国遗臣,剩下的只有一死罢了,现在怎么会写给此不祥之人呢!"于是逃人深山,作了祓楔赋来表明心志。吴三桂被平定,上级官员闻听此事,心中称许,嘱咐郡守赏赐王夫之粟帛。召见他,王夫之以患病推辞。当时,海内大儒,首推容城、馀姚、昆山。然而这些人通过隐居声望日盛,虽然朝廷征召都以死拒绝,可是公卿称赞,天子动容,他们的著作容易在世上流传。只有王夫之避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最终得以完发而死。  
    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他看到明末变故很多,所以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南明的鲁王授他为兵部司务,事情没有成功,他的母亲便绝食而死,死前告诫顾炎武不要到异姓的清朝做事。炎武认为自己怀有为世所用的策略,不得一展自己的志愿,因此在所到的地方就稍稍地试一下。他在山东的长白山下开垦农田,在山西的雁门北面放牧,积累了千两白银。顾炎武走遍了边关要塞,四次到明孝陵拜谒,六次拜谒明思陵,才在陕西的华阴住下来。他认为"华阴控扼潼关和渭河的路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听到天下的事。一旦有警报,就能进山把守险要的地方,不过只有十里路那样的距离;如果有志于四方,那么一出潼关的关门,也有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的便利"。因此在这里定居。他曾经和友人谈论学问:读书人如果不首先说是非荣辱,就是没有根基的人;不是好古多闻,就是空洞的学问。没有根基的人去讲空洞的学问,我看他每天声称从事圣人的事业,而离开圣人的言行更远了。"康熙十七年,朝廷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纂《明史》,大臣们争相举荐他,他誓死不从。

 

 

 

 

附加题(40分)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登山不必有径,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20."亘古以来,一人而已"中的一人指的是明朝的哪一位旅行家?(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最能概括文中"一人"探险精神的句子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名著阅读。(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通过丹麦王子为父复仇而遭毁灭的悲剧描绘,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黑暗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一曲悲壮的颂歌。
    B.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叙述清新自然,描绘时情景交融,以含蓄洗练、流畅优美、富于形象感的语言歌颂了一位美国老渔民与鲨鱼搏斗的非凡毅力。
C.《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单刀赴会、群英会、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计等都写得非常精彩,既有深刻的内容,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英雄形象。
D.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的感情和惊人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丰碑。
E.巴金通过《家》中一系列悲惨故事的描绘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烂和溃败,通过觉新这个既有明确爱憎是非观念又懦弱无力不敢反抗的人物鞭挞了整个旧制度。
23.概述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关于哈姆雷特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突然来的村妇刘姥姥,不但没有受到冷遇,反而受到欢迎,这是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躯体,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象。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弯下腰向你致敬。我的手轻抚你洋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25.这篇散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分析鉴赏文中画线句子的做含意与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
20.徐霞客
21.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22.BC(B项桑提亚哥是"古巴老渔民";C项三顾茅庐、单刀赴会、群英会,不是主要表现诸葛亮的)
23.具有人文主义的先进思想,勤于思考,有强烈责任感,但性情忧郁、犹豫。
24.一是刘姥姥幽默诙谐;二是刘姥姥说的是外面有趣的事儿;三是作者设计情节的需要。
25.第二人称。拟人化,拉近距离,便于对话与抒情。
26.作者热情称赞青菜生动、纯粹、简洁、丰润、朴素、高贵的品质。
27.作者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进而写它内在的"美德",内表及里,作者对青菜的认识和感情得以深化。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