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谷丙转氨酶偏低:藏地风土人情------玛尼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06:42

玛尼石堆

在青藏高原上,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神湖”、“神山”、“神树”旁边,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石头被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刻有佛像及佛教经文的“神堆”,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形状,制作者用不着刻意选择,捡着什么石头就在上面刻画,经文多为“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也就是阿弥陀佛之意)、和咒语,放在路旁,日积月累而成堆,故称为玛尼堆,也有些刻有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玛尼堆是一堆不动的经文。玛尼堆,多由刻满藏文和多种图案造像的石块组成,它凝结着藏族工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藏文多刻“六字真言”和各种佛教经典,字体流畅规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藏文版本。 

藏民们精心雕琢的玛尼石,起着为藏民消灾祈福的重要作用,与寺庙里和藏民手中的转经筒、无处不在的风马旗一样在充当着念诵经咒、消灾祈福的角色。因为藏民们认为:它们是人和佛陀以及其他神灵沟通的的媒介!信徒们每经过一个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丢一颗石子就等于念诵一遍经文。玛尼堆随处可见,喇嘛庙附近有,神山下有,圣湖畔有,一座座玛尼堆连起来,成这一堵堵长达上百米、大半人高的玛尼堆。

玛尼堆原为藏族群众于交通要道或山口设置的作为计算路程的标志,以石块堆积的标志,以石块堆积而成。藏传佛教兴起后,其信徒把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或压有各种佛像的泥模置于其上,再插上经幡,遂成为过往行人巡礼的玛尼堆。玛尼堆是构成西藏高原宗教氛围的重要环节,玛尼堆也称“十万经石”堆,是人为的神圣所在。藏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徒步或骑马,只要负重从跟前经过,总是顺时针方向绕其左侧转过,有些甚至要旋转数周,以便消灾免祸,赐福延年,因此成为民间简易的礼佛朝拜场所。

在藏传佛教地区,常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消灾延寿。藏民们精心雕琢的玛尼石、寺庙里和藏民手中的转经筒、无处不在的风马旗都充当着念诵经咒、消灾祈福的角色。因为藏民们认为:它们是人和佛陀以及其他神灵沟通的的媒介!信徒们每经过一个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丢一颗石子就等于念诵一遍经文。寺庙和藏民手持的转经筒上刻的,正是这六个字。通常情况下,是一边念诵六字真言,一边手摇转经筒(藏民认为,转经筒转一圈,也相当于亲口念诵了一遍六字真言)。风马旗(经幡)一般是五种颜色,上面除了印有各种咒语之外还会有其它经文、佛像等。藏民们坚信:当风吹过的时候,经幡的每一次摆动,都相当于把经咒念诵一边。它会给藏民消灾、祈福。每逢藏历年,藏民们都会插挂在自己的房顶、门首,甚至山坡、桥梁、树枝上,那接天连地的五彩经幡,带着它神秘的使命,在大地与苍穹之间迎风摇曳,形成了雪域高原的独特景观!

看着这些玛尼石,转经筒和五彩经幡,会觉得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我们无法探究它们在与神灵沟通时起到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承载着藏民族的期盼,是藏民们心灵的寄托,同时也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葬台,水葬台的经幡主要是为了超度亡灵。家里有了病人,藏民也会在河边挂上经幡为病人消灾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