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假墙怎么做:实施找矿突破战略面临重要机遇-中国矿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17:09
 地质找矿突破已经酝酿了好几年。经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行业内的认识越来越统一,思路越来越清晰。尤其是去年6月份杭州召开的“百家地质队长会”和去年11月份在郑州举行的“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推出了“新机制”和“358目标”两面旗帜,构成最终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
  在日前召开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用了两句简短的话“势在必行、恰逢其时”对当下的找矿形势进行了一个精确的概括。徐绍史部长为何会作此论断呢?

势在必行:有需求、有要求、有可能
      需求刚性的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矿产资源的消耗有过一个评估,但这个评估到2009年就已经被全线突破,而且突破的幅度很大,最少的突破50%,多的突破100%。“十二五”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快速推进。这“三化”的实现对资源的需求是刚性上升。尽管我国已经提出要围绕着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实施节约优先的资源战略,但实现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可以预见的“十二五”、“十三五”,对资源的需求依然会持续上升。
  在日前召开的矿业企业行业协会座谈会上,有色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说,2005~2009年五年时间,10种有色金属产量从1600万吨翻到3200万吨。翻了整整一番,才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去年我国的GDP接近4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23.8%。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撑,未来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必将持续上升。
  资源供给的刚性制约。虽然有60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基础,但发展至今,我国可以开发利用的探明矿产储量已所剩不多。特别是近30多年来,在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至少有15~20年的时间,整个地质找矿工作与体制改革的整体步伐不适应,地质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地质找矿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油气以及一些大中矿产,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有的甚至超过了50%。目前,虽然一些矿业单位开始“走出”寻求资源,但是受国际大矿业集团、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走出去”寻求资源并不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资源供给的刚性制约与需求的刚性上升,这对现实的矛盾是我国目前所必须解决的。
  党中央、国务院有要求。近年来,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都先后到国土资源部视察指导工作,并对地质找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地质工作者努力实现找矿突破的压力和动力。
  需求刚性的上升,资源供给的刚性制约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和要求,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谋划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势在必行!

恰逢其时:找矿突破具有基础
  资源潜力巨大。我国矿产资源的潜力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低、浅、少。所谓“低”就是基础地质工作的程度还很低。到目前为止,我国陆域仅完成了1∶100万和1∶25万的区调,1∶5万的区调才覆盖了180万平方千米,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只有一幅1∶100万的地质图,地质工作程度很低。反过来,也表明了我国地质找矿还有很大的潜力。“浅”就是指现有的绝大多数矿产、矿山,勘查和开采的程度一般也就是300~500米,深部勘查开发的为数不多。上世纪我国的勘查技术水平、装备、理论认识较低,制约了对深部资源的勘探开发。通过近年来实施的危机矿山找矿专项,在230座危机矿山当中实施深部和外围找矿,有133座矿山通过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之后,发现了储量都达到中等中型或者大型矿山的水平,证明了我国深部资源储量潜力巨大。“少”就是指现在探明的资源量占资源潜力的比重低,绝大多数已探明矿产资源量只是潜力评价出来资源量的1/3左右。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院士专家们一直反映,搞一次潜力评价,我国的资源量会涨一块,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地质找矿工作本来就是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通过潜力评价,对地质条件、成矿条件、资源条件的认识又深化了,就会新发现一批潜在资源。
  我国有良好的地质工作基础。我国地质工作60年的积累,特别是近12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1∶5万的区调已经覆盖180万平方千米,国土资源大调查还发现了9万多个异常,400多个大中型矿藏。近三年,资源潜力评价、储量核查和矿业权核查,这些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开展也为地质找矿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国从理论、技术、装备,一直到队伍,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去年西南抗旱,14个省、7个部的直属单位1万多人,打了2700多口井,成井率87%。在这一工作中,使用了很多新的仪器设备、钻探设备,打井速度非常快。今年山东、河南等北方八省的干旱,国土资源部继续组织各地的力量进行打井抗旱。基础工作的作用在抗旱打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找矿投入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大约330亿,同比增长27%。在这“330亿”里面,属于财政性投入的接近100亿,增长了9.4%,占整个投入的比重接近30%;社会资金的投入230多亿,增长了35%,占到整个投资规模的70%左右;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之比是1∶2.4。前两年,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之比最多是1∶2。这个趋势说明财政投入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在目前,国家出台越来越严厉的政策,限制资金进入楼市进行炒作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外汇储备、储蓄余额以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将在市场中寻求利润。目前,矿产勘查开发还是一个回报率较高的领域,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投入到矿产勘查开发领域的资金还会持续增加。
  “大讨论”为找矿突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自2009年3月份开始,国土资源部在全系统、全行业发动了一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从思想理论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围绕着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规范标准三大方面展开了讨论。这次大讨论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地质找矿新机制,即:“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新机制比较好地反映了市场机制在地质找矿领域里面的特征。实践层面,在地质找矿行动中,总结出了青藏专项经验、新疆“358”经验、安徽泥河模式、河南嵩县模式等。这些经验、模式大都是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典型。在大讨论中,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对于整个地质找矿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次大讨论中,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共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地勘单位在实践探索中,实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改变为找矿突破的主力军——地勘单位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目前,找矿突破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契机。“十二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并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无论是关键时期、攻坚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地质找矿来说,都是重要的机遇和契机,必须抓住机遇,很好地谋划、制定、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